金线之路吧 关注:402贴子:4,081
  • 10回复贴,共1

文学 | 四世同堂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舍


IP属地:河南1楼2021-03-21 16:38回复
    1943年,东京新潮社翻译出版了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该小说的译者叫竹中伸,当时是一名在北京居住了20余年的日本驻华大使馆一等翻译。1951年,《四世同堂》由铃木择郎等4人合译出版,旋即在日本刮起了一股“老舍旋风”。这是因为,《四世同堂》描写的中国人民的苦难命运和对侵略者的英勇抗争,为日本人民的反省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资料。
    1965年春,老舍访问日本时曾赋诗一首:
    友谊花开春满城,高歌携手赏红樱。
    深情何忍匆匆别,再唱‘东京与北京’!
    老舍写作的习惯是,写完就不改,也不留底稿,所以作品有被毁的,丢失的不少。最典型的是小说《大明湖》,被火烧毁,后来老舍只将其中的精华,浓缩重写成《月牙儿》发表。据统计,他一生写了八百多万字,长篇小说就有二十多部。


    IP属地:河南2楼2021-03-21 16:44
    回复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2月3日,老舍出生在小杨家胡同8号,第二天正是立春,家人为他取名“舒庆春”。老舍儿时居住的胡同、大杂院里,住的都是巡警、车夫、工匠、妓女等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四世同堂》的故事就发生在小杨家胡同。
      《骆驼祥子》被译成《黄包车夫》在美出版,成为1945年全美最畅销的小说之一。1946年,美国正式邀请老舍赴美访问,并以非常高的规格接待了他。译者未经老舍同意,为了迎合美国人的阅读口味,擅自增删了内容,尤其是将结尾改成了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式大圆满结局,给祥子安排了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美国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俱乐部“每月一书俱乐部”,强力地推荐了这本书。“每月一书俱乐部”,成立于1926年,是美国最早、规模最大的俱乐部,它出的刊物每期都会重点推荐一本新书,同时配发一组评论文章以及作者简介、照片等等,哪本书有幸被它选中,几乎肯定会成为畅销作品。


      IP属地:河南3楼2021-03-21 16:54
      回复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渴望通过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他用三年的时间省吃俭用,终于实现了理想,成为自食其力的上等车夫。但刚拉半年,车就在兵荒马乱中被逃兵掳走,祥子失去了洋车。祥子没有灰心,他依然倔强地从头开始,更加克己地拉车攒钱。可是,还没有等他再买上车,所有的积蓄又被侦探敲诈、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成泡影。
        当祥子又一次拉上自己的车,妻子虎妞死于难产,他不得不卖掉人力车去料理丧事。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
        臧克家在《老舍永在》中回忆说:“一进门,小院极幽静,草坪碧绿,一进楼门,右壁上挂满了刀矛棍棒,老舍那时为了锻炼身体,天天练武。”一次与友人提及理想的安家之地时,老舍毫不犹豫地作了排序:北平和青岛,其次是成都和苏州。


        IP属地:河南5楼2021-03-21 19:37
        回复
          老舍在伦敦先后居住过几个地方,其中居住时间最长的是圣詹姆斯花园31号的旧居。2003年11月,英国遗产委员会将这里列为“英国遗产”,挂牌保护起来。这是中国作家在英国的旧居中第一个被挂牌保护起来的。
          从英国回国的时候,老舍穷得连一张最便宜的三等舱的整船票都买不起,只好先到新加坡,在那里教书,挣到了钱再走。老舍在英国住了整整5年,然而除了一个汉学家艾支顿,没有第二个英国朋友。
          在伦敦,贫穷意味着彻底的孤独和寂寞。老舍的旅英生涯,基本上是在宿舍公寓、东方学院的课堂图书馆度过的,社交、娱乐、休闲消费之类与他几乎不沾边。徐志摩、朱自清在英国的时间都没有老舍长,却能一定程度上融入英国社会,至少在情感心理上与英国社会没有太大的隔阂。


          IP属地:河南6楼2021-03-21 19:42
          回复
            朱自清的留英日记记录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生活,1931年12月23日的日记这样写着:“到今天为止我已看了27次演出。”这时作者到英国仅3个月多,也就是说,每隔三四天,他就要去剧院看戏或者听音乐。朱自清一个月的零花钱,有时高达20多英镑,相当于老舍一个月的收入。
            彻底失望之后的祥子开始走上他的堕落之路,既然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好好的活着,那就干脆不努力好了,祥子开始变得懒惰、变得好吃懒做、吃喝嫖赌,曾经那个充满活力、充满希望的祥子再也不见了、回不来了。
            唐代前后是茶馆的萌芽和形成时期;宋代到清代,是茶馆的大发展时期;清末民初,是茶馆的繁兴时期。鲁迅小说《药》中的华老栓就是开茶馆的老板,鲁迅本人也常年杯不离手,茶不离口。


            IP属地:河南7楼2021-03-21 19:51
            回复
              老舍22岁时,在一所小学担任校长,他的初恋女友则在学校里带课。即使这样,老舍也只是希望能够在学校里遇见她,不敢提婚事。后来,父亲失了财产,将她卖给一个阔公子。丈夫疑心重,对她家暴,还把身无分文的她赶了出来。生活所迫,不得不做起了“皮肉”生意,来供养父亲。
              朋友们劝老舍,给他介绍对象。老舍认定了她,不但给她送去钱财,还托朋友带去要娶她的想法。她什么也没说,只是用狂笑来表达拒绝。老舍仍不死心,去找了她三次,都没见到人。等到第四次的时候,她因打胎去世,停在一口薄棺材里。
              老舍在写给妻子胡絜青的信中提出“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过日子。


              IP属地:河南8楼2021-03-21 20:40
              回复
                季羡林:他(老舍)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
                老舍:写过一遍,尽管不象样子,也会带来不少好处。不断地写作才会逐渐摸到文艺创作的底。字纸篓子是我的密友,常往它里面扔弃废稿,一定会有成功的那一天。老舍活了67岁,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剩下的25年分别在伦敦、青岛、济南、重庆等地度过。
                老舍:“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做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


                IP属地:河南9楼2021-03-21 20:55
                回复
                  在法国为红十字会做志愿者之后,海明威在1917年参战后成为美国军队的救护车司机。1920年10月,海明威在芝加哥的一个聚会上遇见了哈德利·理查森。她比他大七岁。两人于1921年结婚,不久后他们搬到了巴黎。
                  1927年,当哈德利发现他与一位名叫波琳·菲佛的时尚记者的绯闻时,他们离婚了,海明威之后和菲佛结婚了。1928年,他们搬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菲佛和海明威在一个汽车展厅的公寓里居住,海明威继续在那里完成《永别了,武器》。几个月后,菲佛的叔叔格斯于1931年为他们买了一所房子。
                  《永别了,武器》的结尾他修改了39遍到40遍。海明威像个园艺匠一样剪掉了所有多余的枝节,以及所有可有可无的章节。他在高中毕业之后,放弃了去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而是入职《堪城星报》当记者,正式开始了写作生涯。


                  IP属地:河南10楼2021-03-21 21:34
                  回复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辞去了记者的工作,远赴意大利前线当救护车司机。1937年至1938 年,他作为战地记者奔波于西班牙内战前线。1941年春,他和妻子以情报人员的身份访问了中国。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独自驾驶着由游艇改装的巡逻艇,侦查德国潜艇的行踪。1944 年,他作为记者随同美军赴欧洲采访,并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海明威经历过两次飞机失事,多次身负重伤,曾经身中237块弹片,头上缝过57针。
                    海明威所有的作品,包括虚构和非虚构的,加起来大概有300多万字,其中书信占据了重要的部分。自1961年他去世之前的50年里,海明威大概写了六七千封信,为美国各所大学的图书馆所收藏,小部分为私人收藏。


                    IP属地:河南11楼2021-03-21 21:38
                    回复
                      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美洲大陆的航行到达了古巴,他形容古巴有人类所能见到的最美丽的景色。以后西班牙人在哈瓦那建立了港口,修筑了军事工事。
                      据说海明威每天一大早在正式创作之前,要先写封信让自己热热身。一天的故事、情节、人物全部弄好之后,晚上临睡之前他还要再写封信让大脑冷却下来,这就好比一个运动员跑到终点之后,还要缓和再跑一阵一样。因为对私人生活的保护欲很强,所以海明威生前不允许这些书信发表。
                      直到1979年他的遗孀、也就是第四任妻子玛丽才同意公开。可以想象,所有那些在公开场合、作品里不能讲、不好讲的,在书信里全部可以肆无忌惮地说出来。而且其中充满了大量的趣闻轶事,可以大大满足我们的八卦之心。


                      IP属地:河南12楼2021-03-21 21: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