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古风吧 关注:2,832贴子:157,906
  • 7回复贴,共1

感觉古风似乎变味了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来是古风圈的,现在基本无感,平静地说几个自己的看法


IP属地:广东1楼2020-05-22 22:16回复
    1.古风歌
    关于抄袭什么的没去关注,我听歌只管好听与否,
    一开始喜欢古风歌,觉得调子好听,
    后来听了一些经典老歌,发现古风歌在某些方面有点一言难尽,
    (1)调子弯弯绕绕,不出彩
    我听歌一般比较关注副歌,主歌情感铺垫到副歌情感迸发,换句话说就是副歌调子好听,有一个情感最高点,以达到打动人心的效果,然而现在好多古风歌,到副歌部分,调子就像三角函数曲线,上上下下弯弯绕绕,始终没有一个集中的点,经常是第一段都唱完了,我听得一脸懵逼——亮点呢?似乎与主歌没啥区别
    (2)堆砌歌词
    现在有个现象是堆砌一些看上去很华美的字眼,乍一看很有深度,但是放一块来看不知所云,美丽而虚无空洞,缺少中心含义


    IP属地:广东3楼2020-05-22 22:26
    回复
      2.句子和字眼
      为了满足某些人自己的文艺情调,古人的句子被敲碎了乱拼一气,譬如李白的“林深时见鹿”被接上了“海蓝时见鲸”,上下句对应感强了、更文艺了,却敲碎了古人营造的意境,这种“古风”说到底只是牺牲古文化为文艺服务,粉饰过了,也失了本味。
      有些字眼似乎很受青睐,以“殇”为例,也是乍一看很古风,配上其他字眼就有一种文艺的忧伤,但是这个字在古代有着很沉重的含义——夭折、为国战死,多指烈士英魂。而现在有些古风圈的人动不动就把殇挂在嘴上,殊不知他们自己的那种文艺、有时带点无病呻吟的忧伤哪里比得上烈士为国捐躯的悲烈。
      大概就是,古风里的一些曲解造就了所谓的朦胧美感,但这根本不是值得国人五千年代代相传的中国古文化。


      IP属地:广东4楼2020-05-22 22:43
      收起回复
        随便写一些见解,有时间还会补充一些


        IP属地:广东5楼2020-05-22 22:44
        回复
          3.汉服
          矛盾最多的领域,圈内主要有仙汉之争和山正之争,圈外的争论更多。
          了解得比较少,感觉现在的汉服已经和前面的句子一样过度文艺化了,少了那种庄重感
          (整体风格变得有点像。。。网红)


          IP属地:广东7楼2020-05-30 16:54
          回复
            4.绘画(这是我作为古琴初学者怨念最大的一个方面)
            不可否认,有些绘画的配色值得学习,但是。。。另一些画真的很不走心
            以古琴为例,
            这是古风画中很经常出镜的一个代表性元素,然而。。。
            画之前好歹了解了解古琴的基本知识吧
            这几年唯一的进步是总算搞清楚琴弦有几根了,
            但是还有一堆人,
            把琴画成七根弦的瑟(人家琴是有曲线的,结果直接给画得又方又宽)
            双手弹弦(正常是右手弹弦左手按音,还有画反了的)
            所以后来自动避开已成习惯
            唉,真要为传播传统文化出力就认真去了解一下,别把古人的器物当成无足轻重的背景和配饰


            IP属地:广东9楼2020-05-30 18:32
            回复
              啊这。。。发生什么了?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20-07-17 17:04
              回复
                最近在忙着备考,下周末考完有空会再发一点


                IP属地:广东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20-07-17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