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桔吧 关注:18,848贴子:491,984

【授权转载】对犬夜叉和桔梗的未来的探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没新图,就拿我初中画的两张阿桔镇楼吧(原谅我幼稚的字体哈哈)



IP属地:陕西1楼2019-06-11 22:38回复
    这篇文章是我在知乎上看到的,原标题为“犬夜叉和桔梗的未来何以可能?——对《犬夜叉》的一种批判性思考”(因为贴吧有字数限制,所以没法放全),作者分析得十分全面、思想深刻而且论据充分,很感谢作者在作品完结这么多年后还愿意阐发新的观点、建立新的框架,这不仅揭开了困扰着我的一些迷雾,也为一些同人文创作提供了思路。这里分享给大家(自己稍微加了点图),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名为曹祎明,如果想支持作者也可以直接去知乎,这位大大的其他一些关于犬夜叉的回答也很值得一看。授权如下:


    IP属地:陕西2楼2019-06-11 22:40
    回复
      犬夜叉和桔梗的未来何以可能?——对《犬夜叉》的一种批判性思考[1]
      人们一般认为动漫及其衍生品中的世界是与读者/观众/ACGN爱好者自身所存在的世界不同的世界。前者一般被他们[2]称为“二次元”,后者一般被他们称为“三次元”,这两者被一道“次元壁”隔开,形成了(他们所认为的)“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3]根据笔者的观察,那个所谓的“理想世界”并非是原初意义上的作品中的世界,而是ACGN爱好者根据(尽管并非全都进入到意识层面)其审美趣味、情感倾向、价值观、社会政治观等将作品中的元素——诸如部分人物、部分剧情、部分背景——抽象出来再创作后所形成的“新世界”。这里所说的“新”是指这个世界同作品中的世界的区别,它往往会改变作品中被认为不需要的部分,变成一个他们所认为的“真正完美的世界”。举例而言,网络上流传的数量庞大的同人文和同人小说便是代表。就其中被改变的原作部分而言,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一部分人直接改变了原作中的设定,创作了新故事。另一部分人在对原作进行理性辨析(通过合理的质疑和批判)的基础上,改变了原作的故事。这两者至少有两个区别:第一,前者对作品的依赖程度较低,往往不需要符合作品的设定和剧情。而后者对作品的依赖程度较高,通常是对作品的补充和修正。这种补充和修正通常会使作品中的人物和剧情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前面的情况不同,它对原作的改变是间接的。第二,从方法论上讲,前者不需要对作品进行理性辨析,而后者很大程度上依赖理性对作品进行检验。这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具体情况则需要结合特定案例进行讨论。笔者曾经写过一些有关《犬夜叉》的文章,初步提出了一些观点。在这里,笔者拟在之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辨析对《犬夜叉》这一案例进行检验与重构,以完善之前的观点。在此之前,笔者还将简述笔者的动漫观,以方便读者理解本文的思想。


      IP属地:陕西3楼2019-06-11 22:45
      回复
        对于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形成的世界,人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不问作品在剧情和人物上的合理性以及整体意义,只关注作品中自己喜欢的人物。而另一部分人则比较作品和现实,希望通过对作品的理解明白一些启示和道理。对于后一部分人而言,人物的命运被置于对作品的理解下,而不只受制于个人偏好。本文的观点与这两种观点都不同。
        首先,笔者将尽可能地还原作品中的世界,排除包括作者在内的现实中的人对作品中的世界的不当干涉,以使作品成为真正自足的世界。作品的作者实际上是作品中世界的“造物主”,他们自身的状态和生活的世界会对作品中的世界产生巨大影响——从决定人物的命运到改变作品中世界的基本走向。例如,青山刚昌的《名侦探柯南》本来是以平成年代作为社会历史背景的,但是,由于现实中的日本已经进入了令和时代,因而,那部作品里的年号也将发生改变。[4]近期上映的《反叛的鲁路修》剧场版,已经死亡的鲁路修再次复活,这就改变了他的命运。[5]2007年播出的TV动画《风之圣痕》依据山门敬弘的同名轻小说改编而成,但是,在2009年,作者因白血病而不幸离世。在没有后继作者的情况下,《风之圣痕》中神凪绫乃、八神和麻、翠铃等人的故事就无法继续了,不过,现实世界是不可能出现这种因一个人的死亡而导致世界“终止”的情况的。又比如,《七龙珠》后期普尔、乌龙、兰琪等人没有继续出现,给人感觉他们好像从世界上消失了一样。然而,实际情况只是作者把这些人给忘了。再如,在沙鲁篇中牺牲自己的悟空按理说不会再复活了,可是,作者迫于观众的强烈要求,又不得不把悟空复活,继续作为《七龙珠Z》的男主角。由以上例子可知,作品中的世界并没有自行运转,它能够呈现给读者的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品的作者的写作水平(语言运用方面)、逻辑能力和精神状态。
        应用到《犬夜叉》这部动漫,我们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1)奈落和四魂之玉能够称得上《犬夜叉》世界中最终的邪恶力量吗?(2)排除作者不必要的因素[6],犬夜叉一行人还能够在冒险中安然无恙吗?戈薇还会因在作品中的主视角(将观众/读者带入作品的主要视角,换言之,主角就意味着“我”——读者/观众本人)地位而获得不寻常的“聚焦”吗?(3)排除作者不必要的因素,桔梗和犬夜叉的共同命运还会是作品中那样的吗?这包括两种情况,第一,在五十年前,犬夜叉和桔梗会糊涂地中了奈落的诡计吗?退一步讲,即使桔梗受了伤也中了奈落的诡计,但如果她并没有像作品中那样带着对犬夜叉的恨和留恋死去,戈薇还会诞生吗?人们还能够看到原作中那个以人偶的身体存在的怨灵桔梗吗?第二,在戈薇来到战国时代后,被里陶不完全复活的桔梗和犬夜叉的结局仍会是永远的遗憾吗?这便是由上文观点衍生而来的问题。虽然作品最初的设定和架构确实是由作者(必然要有作者)建构的,但是,(理想地说)架空的世界的运行却并不需要作者(但在现实中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一意义上,笔者将作品中的世界理解为一个与现实世界平行的(因此两者互不干涉)、具有自身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于现实。


        IP属地:陕西4楼2019-06-11 22:48
        回复
          其次,笔者将建构一个真正理想/完美的世界。[7]知名哲学学者赵汀阳在评论柏拉图的政治思想[8]时指出,“理念的意义并不在于实现,而在于让人知道现实有多么糟糕,知道现实距离理想有多远,因此这个‘柏拉图问题’(完美政治——引者注)至今有效,它仍然是对任何真实的政治制度的一个严重的理论挑战,也正因为这个柏拉图问题如此强大,因此柏拉图一直被认为是民主制的最大敌人。”[9]动漫作品和这里的评论具有思想上的共性。动漫作品是由人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运用人的理性能力推演出来的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世界。在那个世界,人们想象了他们在现实世界中不可奢求的事物和情境(例如人类长出翅膀翱翔天际,人类将生物意义上的身体改造成机械身体从而获得肉体不灭的生命,人物穿越时空改变历史,社会彻底解决经济贫困和精神匮乏),并在一定程度上给出了那个世界演变的可能性。这些“奇思妙想”在批判意义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质问[10],上升到哲学层面,也可认为是对自由、平等、正义、民主、权利、尊严等价值的追求。[11]就这一点而言,它正与思想家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相契合。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那些从现实的角度反过来对动漫的批评虽然是一种思路,但实际上并不有效。因为动漫的意义本来就不在于反映现实,而在于对现实的超越。不过,即使如此,动漫也不可能完全超越现实。它们必须符合一定限度的现实世界的自然和社会规律。《犬夜叉》是一部动漫,它体现了作者的一些理想和追求(例如爱情的忠贞永恒,团队的互助合作,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些理想和追求虽然有难能可贵之处,但还不够合理。对此,笔者试图提出与作者不同的观点,这将通过对《犬夜叉》作品世界进行理性地检验与重构来完成。
          本文的内容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检验《犬夜叉》的剧情和人物设定,指出其中的缺失和不足;第二部分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重新设计剧情和人物,使其符合作品世界自身的逻辑。根据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笔者将适当对犬夜叉和桔梗的未来(包含爱情)提出观点。这只存在一种情况,即在戈薇来到战国时代五十年前的犬夜叉和桔梗的未来。原因在于,目前的《犬夜叉》作品存在的问题决定了它推不出《犬夜叉》第1集或漫画第1话,故事的走向也因此彻底发生改变。由于笔者能力有限,加上时间久远,未必能很好地再现作品世界,欢迎进行讨论和指正。
          一、检验《犬夜叉》:从非科学的世界观到矛盾重重的剧情
          人们一般认为历史就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因为距离现时代的人们过于遥远而难以理解,甚至有可能因为史料的缺乏而永远湮没在时间的长河中,致使人们无法知晓其存在。尽管如此,现时代的人也不是“无中生有”的。[12]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所生活的社区,所属的民族和国家,都是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历史中演化而来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辩驳。[13]然而,动漫的作品与此不同。其中的世界观、人物和剧情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想象出来的。那个“创造者”不是人物自己,而是在现实世界存在的作者。这就存在一个作者的主观认识与作品的“客观设定”相符合的问题。对于《犬夜叉》而言,其问题是,作者对某些因素的强调、对其他重要因素的忽略以及剧情上的混乱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作者不能很好地证明《犬夜叉》能够得出奈落的诡计得逞、戈薇诞生并来到战国时代等剧情(这是TV第1集和漫画第1话的开头;有趣的是,戈薇诞生的剧情被放在了第148集,而在漫画里连说明都没有)。笔者接下来就从《犬夜叉》的世界观、剧情和人物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9-06-11 22:52
          回复
            (一)非科学的世界观
            一般而言,科学所研究的是现象层面的事物,不包括事物的本质/本性/根本(或科学对事物本质的回答也是现象层面的,不是哲学层面的;[14]例如,科学家就不会说某一事物的本质是“相”或“物自体”)和超验世界的事物。科学家对现象所做的解释至少应该符合这样的标准,第一,它是客观的,不受研究者本人的主观性因素的影响,这些主观性因素包括研究者的个人偏好、道德观念、社会政治观、价值观等;第二,它是精确的,应该按照科学共同体所一致认可的规范进行操作,并使用精确的语言进行描述;第三,它是普遍的,既将所有同类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也是指在相同条件下,这种解释对世界上任何地方所发生的同一现象均适用;第四,它是可验证的,科学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均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对解释进行检验,判断其正确与否。而且,不同的研究者对同一现象所做出的解释应该是相同的。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审视《犬夜叉》的世界观,我们就会发现,它并不能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释。第一,《犬夜叉》很可能是按照神话传说或宗教学说(东方的某些宗教)来解释人类社会的演变。其典型体现是作者将人类的“心”设定为由伟大的神明将自身的灵分给人类而形成的。并且,作者还认为万物皆有其“心”,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一灵,一灵又是由四魂构成的。四魂正常即一灵的正常,就是与自然法则一致,称为直灵;而四魂不正,即一灵的失常,就是与自然法则相悖,称为曲灵。这里,作者似乎还认为“心”本是正的,但会受到来自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影响而被污染。因此,对于人类而言,即使他们不追求完善,也要防止向恶堕落。这已经不是在用生物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科学来解释人的意识,而是在用神学(某些东方宗教学说)来解释;第二,《犬夜叉》中存在大量现实世界不存在的现象和事物,或者保守地说,《犬夜叉》中存在的大量现象和事物到现在为止也无法被科学地证明,它们很可能并不存在。除了上面所说的神、魂之外,至少还有这样的东西:冥界,具有超时空能力的时代树/御神木,连接不同时空的食骨之井,妖怪,妖力,灵力(似乎只有巫女具有),转世,净化,穿越时空,复活,灵魂出窍,等等。观众/读者甚至连作者都没有任何经验可以用来理解这些东西。例如,作者想象的像桔梗那样死过一次的人复活后的主观体验和“生命活动”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这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完全在科学和人类社会规则的范围之外。用现实的例子类比,AI之所以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巨大震动是因为那是既有的社会科学理论和社会规则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对人类而言,AI尚无法被理解。第三,“万物有灵论”的设定意味着连作者都无法说明《犬夜叉》的世界可能存在的“意志”对人间的干预。她只不过是正好用了几个人物的例子(如翠子,妖狼族的长老)来表明另外的世界对人间的干预。这意味着,按照《犬夜叉》的剧情,灵魂升天[15]的桔梗将真得如犬夜叉所言(犬夜叉:“桔梗告诉我们不要悲伤,她会永远守护着我们。”)永远守护着他们。由此可见,《犬夜叉》的世界是一个无法完全用现实世界的经验事实和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加以理解的世界。这是任何围绕着《犬夜叉》的讨论的前提。然而,也正是由于这样的世界观,《犬夜叉》也存在诸多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人物和剧情。


            《犬夜叉奥义皆传》中关于世界观的描述


            IP属地:陕西6楼2019-06-11 22:57
            回复
              (二)残缺不全的人物
              上文指出,人们及其生活的世界并不是非历史的,它们是在历史中产生并在历史中不断演化而来的。这是将现象和事物放在时间中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一种思维方法,可以称之为“历史主义”。这种思维认识到了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事物处在其变化的不同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每一事物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同其他因素处于一种互动的关系中。事物在不同阶段同不同因素的互动关系使事物在每一阶段形成了不同的结果,并影响着其未来的变化趋势。简言之,现在所存在的一切是由过去的一切所决定的。一旦我们将这样的思想应用到《犬夜叉》中,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诸多人物本应该有的用来理解其“现在”的“过去”却是一片空白的。这并不说它们真得不存在,只是作者并没有交代。举例而言,我们对桔梗的过去一无所知,只知道她在离世之前是四魂之玉的守护者,并且和犬夜叉有过一段深刻的爱情故事。至于桔梗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她的父母是谁,我们一概不知。这就存在着一个问题,当作者必须交代人物的过去时,他/她对人物过去的描述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我们还能得出现在的结果吗?这个问题已经暴露出了动漫经常出现的、但被许多人(包括作者)有意略过的失败——作者不是从过去推出现在(从事物的产生到某一阶段),而是从现在回溯过去(从事物某一阶段回到事物的产生)。他们是在用一个大大缩水的故事去强行覆盖丰富的作品世界。简言之,作者在不知道人物的经历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已经安排了人物的结局。
              我们首先来谈桔梗。桔梗是《犬夜叉》的重要人物或者说配角,而戈薇是《犬夜叉》的女主角。这一设定上的差异并不是指两个人物在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外貌、能力、社会地位、出身等方面的差异,而是指她们是这部作品的主次视角。我们(即观众/读者)并不是直接置身于作品中,而是通过人物带领我们进入到作品中。我们所看到的,所感受的,所思考的,不是我们自身去做的,而是由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下所展现出来的。例如,当桔梗在神社净化四魂之玉时,读者/观众也被引导着去关注这一场景。当桔梗对犬夜叉说:“我终于变成平凡的女人了。”读者/观众也被引导着去注意这句话。主次视角的差异一般意味着在作品中出场次数和时间的多寡。戈薇是《犬夜叉》的女主角(观众/读者的主视角),她在作品的每一集(话)里均有出现。而桔梗是配角(观众/读者的次视角),她只在少量的故事中出现。这一出场次数和时间的不同往往也意味着故事被展现的多寡。毕竟出场次数多,观众/读者所能够看到的围绕着这一人物所展开的故事也就多,反之就比较少。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就容易产生这样的结果——观众对出场次数和时间比较多的人物的印象的深刻程度一般要高于那些出场次数和时间比较少的人物。即使这并非必然,也会产生客观的效果,那些想要更多地了解那些出场次数和时间比较少的人物的读者/观众无法从作者的叙述中得到很多的信息,因而也很难完整地描绘这一人物的形象。桔梗就是如此。作者通过大量的故事对主视角戈薇的名字的来历、身世、性格等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叙述,但对桔梗却交代甚少,以致于人们很难对桔梗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这并非是指桔梗的过去不存在,而是并没有被展现出来罢了。


              IP属地:陕西7楼2019-06-11 23:00
              回复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简单地进行一个概括。第一,桔梗的人格。当我们想要对桔梗在《犬夜叉》中(包括活着的时候和死后不完全复活)所表现出来的人格进行描述和分析时,我们必然需要借助对桔梗的过去的理解,也就必然需要了解桔梗的过去。这是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所要求的。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在一个人发育的早期阶段,他/她克服其所经历的事情的程度将会影响其日后的人格的健全程度。一个人最初建立的人际关系将会影响其在日后建立的一切关系。[16]例如,一个从小受到父母的冷漠和虐待的人,很有可能身心受到创伤,对他者产生怀疑和恐惧,退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去,从而形成内向型人格。总体而言,桔梗是比较健全的内向型人格,她并不习惯于将自己的心事向他者表达出来,而且在遇到困难时倾向于自己独立克服。要说明这一点,我们就有必要了解她的过去了。
                第二,桔梗的外貌和力量。这一问题主要是由比较所引出的。桔梗的倾城倾国之姿在战国时代十分突出,并且与她的亲生妹妹阿枫差别甚大,这容易引起人们的疑惑。桔梗的巫女天赋也和她的妹妹形成对比,她在十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巫女了,而阿枫到了老年灵力也一般,几乎没有什么长进(当然,如果桔梗还活着,可能会有不同)。这也让人生疑。为什么同一个父母所生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差异?戈薇在这上面的设定可以从桔梗的转世这里获得理解,但桔梗不行,我们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对戈薇的设定违反了遗传学的规律,因为她引入了转世这一现象,并且设定转世之人获得和其前世相似的容貌和力量。
                第三,桔梗和犬夜叉的爱情。这是许多人关注的焦点。但作者并没有特别地讲述这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她不过采取片段的方式以不同的人物之口来讲述,根本没有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一点也可以从TV那里说明。整个《犬夜叉》都在讲犬夜叉和戈薇的爱情,而犬夜叉和桔梗的爱情却只有区区2集,而且还是在末尾(TV有167集,加上完结篇有193集;第147-148集)。这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比如说,有人以此为由说犬夜叉和桔梗交往时间不长。其潜台词无非是说犬夜叉和桔梗的感情不牢固。这一观点并不正确。首先,《犬夜叉》的时间和《名侦探柯南》一样是混乱的。作者在没有准确交代时间的情况下就让故事糊涂地发展下去,根本不顾及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如果)他们不把这说清楚,他们根本画不出他们想要的剧情(笔者将在下文谈这一点);其次,犬夜叉和桔梗那样最初是敌对关系又独自奋战(犬夜叉说桔梗是“沿着血腥之路不断往前走的巫女”,而桔梗说犬夜叉是“不能算人类又不是真正的妖怪,不断追寻自己地位的可怜的半妖”)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克服人与人之间的“墙壁”,更不用说发展到长相厮守了。这也可以反过来从犬夜叉和戈薇的交往中印证;最后,就算犬夜叉和桔梗的交往时间不长,但他们在这不长的时间里也发展出了远超绝大多数人的刻骨铭心的爱情,以至于桔梗会为了和犬夜叉长相厮守而放弃作巫女、犬夜叉为了桔梗想要放弃成为强大的妖怪而变成脆弱的人类。如果算上后面的事则更能说明问题。
                第四,桔梗和村民的关系。笔者之所以会提到这一点有两个原因。首先,笔者将在下文讨论《犬夜叉》的剧情,需要先对这一关系进行说明。其次,笔者曾阅读过一些同人文,其中有对这一关系的描述。那些作者将村民刻画得十分丑陋,一遇到危机就抛弃守护他们的巫女,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至少有两个理由。第一个是枫之村的村民绝不是忘恩负义之徒,他们对于带领他们对抗各种灾难的巫女桔梗有着无以言表的尊敬和爱戴。桔梗在离世后还不断受到村民的祭拜是一个例子。这可以看成是村民对桔梗的品质和贡献的高度认可。第二个是桔梗具有强大的力量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质。这甚至也影响到了村民对戈薇的态度。在TV第2集,当阿枫告诉村民戈薇是桔梗的转世的时候,他们的态度立马就变得恭敬起来。而且来自犬夜叉的负面影响并不见得有多少。同样是在TV第2集,犬夜叉还能够跟着戈薇进村子就很能说明问题。可见,桔梗和村民的关系十分友好,根本就不是那些作者所写得那样。从第四点中还可以增加一个内容,那就是桔梗在枫之村的成长经历。这是对桔梗的过去的一个具体限定。依据是桔梗曾经对犬夜叉说过枫之村是她成长的地方,也是养育她的地方。[17]相信当这些被完整描述时,人们对桔梗的认识将会得到增进,对她的形象的看法也会大大改观。


                IP属地:陕西8楼2019-06-11 23:02
                回复
                  接着我们来讨论犬夜叉。正如其名[18]所显示的那样,犬夜叉身上同时具有两部分的特质,第一部分是来自妖怪(笔者倾向于将这理解为动物)那部分的身体结构和战斗天赋(比起人类),这可以从犬夜叉的魂值中得到佐证;第二部分是来自人类那部分的情感和理性[19]能力。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犬夜叉身上的妖怪部分很可能削弱了他人类部分的特质,使得他在情感和理性能力上均处于原始状态。这在行为上的表现就是在战斗和策略以及爱情上的种种。然而,作者所设定的犬夜叉这一半妖的特性并不完全令人信服。因为在现实中不存在妖怪,更不可能有半妖。作者也只是从某些已有的经验中借用过来加以设定的。笔者对此的质疑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对犬夜叉人格的形成产生的影响。这同样涉及到对犬夜叉过去的完整交代,还涉及到犬夜叉对此的反应。犬夜叉已经活了两百年,而且,这不是按照神话中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那样,而是真切地度过了两百年的时光。这远远超过了现实世界中所有人的生命长度,应该能够带来难以想象的经验和情感体验。然而,作者只是以犬夜叉是少年类(或少女类)热血漫画的男主角为由,说犬夜叉要等到再晚一些的时候才能真切体会桔梗的痛苦(她实际上是想说“大人们的烦恼”)。这个理由的合理性不高,它是从作品的定位而言的。从剧情的角度言之,犬夜叉在更早的时候就应该表现得更具有“人性”(不是人道主义,而是人的特性),这才是合理的。一旦采用这样的思路,我们便可以跳出一般热血动漫过多围绕友情、成长、团队等内容的一般逻辑,从而进入到更深刻和广阔的世界中去。
                  这还有两部分内容可以考虑。第一,犬夜叉和桔梗的交往中所缺失的内容,尤其是那个转折前犬夜叉的活动。犬夜叉和村里的人的关系如何,他那段时间有什么心理活动,我们同样是一无所知的。这对于理解犬夜叉那时候的选择和苏醒后的行为是不可或缺的。第二,与桔梗一样,在论及犬夜叉的人格的形成时,同样需要对他的父母进行分析。然而,作者对犬夜叉的母亲却没有多少交代。我们仅仅在杀生丸与犬夜叉争夺铁碎牙和剧场版《天下霸道之剑》中看到他的母亲,其他地方完全看不到。这一段过去就像是一段不存在的经历一样尘封在犬夜叉记忆中的某一角落,对他缺乏影响。这令人感到诧异。即使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即使她缺乏地位和权力,无法为犬夜叉提供实质性保护,但是,她作为犬夜叉最早接触的、最亲近的人,在犬夜叉心里应该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这对于犬夜叉“人性”的形成本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IP属地:陕西9楼2019-06-11 23:04
                  回复
                    (三)无法自圆其说的剧情
                    这里所说的剧情的问题主要是指由上文所涉及的来自于人物的过去的缺失部分,那些缺失的部分对已有剧情本该产生的影响被作者(有意还是无意)消除掉了,成了被悬置的部分。除了那些没有交代的剧情外,已有的剧情同样问题重重。就本文所讨论的主题而言,它尤其涉及到犬夜叉和桔梗的那一部分。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戈薇来到战国时代以前的内容,另一个是戈薇来到战国时代后的。就犬夜叉和桔梗在戈薇来到战国时代以前的那一部分而言,它至少可以归纳出如下的问题:
                    第一,时间上模糊不清。我们不清楚从犬夜叉和桔梗相遇到离别究竟经过了多久,每件事具体发生在哪个时间段,这些事件之间相隔了多久。《犬夜叉》的漫画压根就没有多少犬夜叉和桔梗的爱情的描写,而在TV里,只有第147-148集部分弥补了这方面的缺失。然而,TV这一部分也是问题重重。从桔梗瞒着犬夜叉救下了重伤的鬼蜘蛛,到鬼蜘蛛与妖怪融合诞生出奈落,再到奈落诱使妖怪袭击村子,接着桔梗向犬夜叉提出放弃战斗、长相厮守的想法,最后双方达成约定,再到第二天犬夜叉和桔梗被奈落所设计,这究竟是在多长时间内发生的?我们仅能肯定这一定过了两天以上的时间,至于具体是多久则没人知道。
                    第二,人物活动不明。在危机前后这段时间里,桔梗除了进行例行的修行外还在做什么?她是一个人,还是跟犬夜叉在一起?是跟犬夜叉一起消灭妖怪,还是做其他事情?她又是在哪一片区域活动的?同理犬夜叉也是一样。
                    第三,人物的社会关系不明。桔梗和村民的关系如何?桔梗为村民提供了什么样的帮助,村民又是如何感谢桔梗的?犬夜叉在和桔梗一起接受委托这段时间同村民的接触如何,或他和枫之村以及其他村的村民的关系如何?这对他此后的社会交往有何影响?
                    第四,各种细节的不合理安排。这里举一例,当犬夜叉中了桔梗的封印之箭时,他的意识并没有立刻消失,他的视线仍然注视着前方。然而,他却没有看见桔梗身上的血迹。同时,嗅觉灵敏的犬夜叉也没有嗅到距离不远的桔梗身上的血的味道。这两个细节加进去后,犬夜叉应该是带着疑惑而不是仇恨沉睡[20],50年后又是带着困惑苏醒,而不是有意回避那段经历。
                    第五,莫名其妙的鬼蜘蛛/奈落。这是一个神奇的角色,他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从洞穴中诞生,使用“隐身术”将自己的存在抹去,将邪恶的妖气“隐藏”起来,“复制”他人的气息,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杀死桔梗并夺走被污染的四魂之玉。带着这样的不甘,他沉寂了五十年,直到四魂之玉随着桔梗的转世戈薇再次出现……




                    IP属地:陕西10楼2019-06-11 23:07
                    回复
                      奈落的诡计要想要成功必须清楚交代这上面指出的缺失的内容:(1)时间上的条件;(2)人物(包括犬夜叉、桔梗、鬼蜘蛛/奈落、村子里其他的村民、阿枫等)活动和居住地点的条件;(3)人物的社会关系的条件;(4)鬼蜘蛛和妖怪融合以及其后的谋划不被发现的条件。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例如,鬼蜘蛛与一大群妖怪融合的时候周围有没有人,特别是有没有正好被阿枫或桔梗察觉?奈落被发现应该是一个必然发生的事情。因为鬼蜘蛛身受重伤、不能动弹,必须有人按时照顾他,否则他就会死。根据剧情,照顾鬼蜘蛛的是桔梗和阿枫。那么,在那段时间,桔梗和阿枫最有可能发现鬼蜘蛛不见了,在他躺过的地方还残留着大量的邪气。可剧情却是,鬼蜘蛛在后面没人管了!再如,犬夜叉住在哪里?离枫之村近不近?他住的地方桔梗是否知道?这几个问题涉及到犬夜叉和村民的关系,需要进行一定地辨析。人类对于妖怪是存在敌意的,这主要源于无知和利益矛盾。[21]从本质上讲,村民的无知是他们对自身和他们所存在的客观世界的性质、特征、结构、功能等的错误认知。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一般而言,通过正规的教育让他们学习科学知识、提高道德修养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方法。但是,在战国时代这是不现实的。因而,我们需要其他的方法。从认识的来源看,它从根本上来源于实践,来自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的实际接触。认识主体通过运用其思维能力对认识客体进行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形成一定的认识(即对某一事物或现象的性质、特征、结构、功能等的观点、看法和见解)。这里面的关键环节就在于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接触。人类对于妖怪的种种认识之所以会是错误的,可能就在于他们既缺乏和妖怪的接触,又不主动和妖怪接触。犬夜叉要想和村民建立起良好的关系,缓和他们的敌意,就需要和村民保持接触,并通过自身的行动让村民相信他不会对他们造成威胁,反而能够帮助他们。人类那边也需要向犬夜叉表示友好,让犬夜叉认识到人类并不都是排斥他的。这就需要有一个既受到村民的拥戴也受到犬夜叉的信任,还能够控制局面的人,以保证双方能够保持接触,接触不会中断。与犬夜叉有着特殊关系又受到村民爱戴的桔梗自然而然成了沟通犬夜叉和人类世界的纽带。就利益矛盾而言,由于犬夜叉的利益(生存、安全和认同)和村民的利益(生存和安全)并不存在难以解决的对立,反而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在对生存和安全的需求上是一致的),因而这并非问题的主要方面。我们这里的分析还得到了《犬夜叉》剧情的支持。《犬夜叉》TV第148集表明,犬夜叉已经能够在桔梗不在的时候和人类并肩战斗。因此,我们应该说犬夜叉融入人类并实现自我认同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一旦奈落的诡计无法成功,那么处在因果链条末端的桔梗的灵魂转世、戈薇在现代日本的诞生、戈薇在15岁生日当天带着四魂之玉来到战国时代等剧情就无法成立了。这给我们提示了两个方向,一个是在既有故事的基础上完善《犬夜叉》的故事,另一个是补充《犬夜叉》缺失的部分,以50年前的人物来重新建构故事。就本文而言,已有的《犬夜叉》故事缺失了太多必要的内容,将这些内容补充完整后不可能与《犬夜叉》已有的设定衔接,加上本文持有与原作者不同的理念,因而,本文将在第二部分以新的故事替代《犬夜叉》原有的故事。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与本文所提出的对作品世界的理解相一致的,也即本文作者认为作品世界有它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从理想状态上讲不受现实世界的干涉。




                      IP属地:陕西11楼2019-06-11 23:09
                      回复
                        就第二部分的剧情而言,犬夜叉在知晓奈落对桔梗的威胁后,仍然继续和戈薇等人同行,而没有去桔梗那里,剧中给出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
                        第一,我们必须清楚,剧外的因素大于剧内的因素。戈薇主视角的设定是作者在作品开始连载时就已经确定的,这是讨论《犬夜叉》的前提。上文已经指出,主视角的主要意义并不在于人物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外貌、能力等方面的出众,而在于他/她是带领观众进入作品的主要视角。故事是围绕着主视角来建构的。一旦作为主视角的人物发生更替,整个故事的结构和内容都必须进行调整。论者经常引述的作者所说的“谁在犬夜叉身边,犬夜叉就喜欢谁”的真实含义是“谁是作品的主视角,谁就在犬夜叉身边”。因为,犬夜叉是作品的另一个主视角。一旦犬夜叉去了桔梗那里,桔梗就会成为故事的主视角,而在(作品的)次要场景的现代日本的戈薇就不再起主视角的作用了。
                        第二,根据TV第48集的剧情,戈薇向犬夜叉表达了爱意,希望能够留在他身边。在犬夜叉犹豫不决之际,戈薇主动拉住了他的手,让这变成了既成事实。犬夜叉也给出了回应,他也拉紧了戈薇的手,然后双方就和好了。从犬夜叉和戈薇的关系来看,这没有什么问题,但真正的问题解决了吗?这起事件的起因是桔梗被奈落追杀,奈落对桔梗有着致命的威胁。犬夜叉之所以想要去桔梗那里,是要更好地保护桔梗。而他现在与戈薇等人同行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那么,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做出调整,要么让桔梗和他们同行,要么犬夜叉离开队伍,去桔梗那里。然而,剧情却是,犬夜叉既没有让桔梗和他们同行,也没有离开队伍去桔梗那里,而是维持现状,就好像问题已经解决了似的。作者设计这个剧情的用意当然是众人皆知的,但她的设计一点也不合理。即使这一选择意味着在感情问题上的选择,也不意味着犬夜叉应该那么做。桔梗作为犬夜叉的伙伴,他有必要去保护她的安全,关心她的状况,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更何况桔梗还不只是他的伙伴,她还是对犬夜叉而言非常重要的人,这个人不仅追随在他之后死了,还因为他的缘故而复活,并且,他们仍然爱着对方。桔梗现在的存在十分脆弱,她更需要有人来保护,而犬夜叉声称自己是“唯一一个能够保护你的人”。[22]然而,事情的轻重缓急却被作者以众人皆知的理由搪塞过去,变成了一桩悬案。就算犬夜叉在那个时候认为桔梗的处境还是比较安全的[23],但后面一再发生的事情该作何解释?当鬼蜘蛛(无双)攻击戈薇的时候,犬夜叉为了戈薇的安全,让她回到现代日本去。这是一个正常的做法。但同样正常的做法是,犬夜叉应该认识到桔梗更有可能遇到危险而去桔梗那里,因为鬼蜘蛛最想要得到的人是桔梗而不是她的转世。犬夜叉连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想不到吗?可是,我们连犬夜叉想到桔梗这个情节都无法看到。[24]在白灵山那里,犬夜叉和桔梗都大意了,这可以得到解释。但是,在后来得知桔梗还在人间时,犬夜叉还继续维持现状已经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释了。可能有人会说是桔梗主动离开了犬夜叉,她本可以和犬夜叉一行人同行。这个说法听起来好像没错,然而,我们需要考虑桔梗的死人形态。在《犬夜叉》中,整个人间都从观念和行动上否定桔梗那样的死人,唯独犬夜叉等少数几个人把桔梗当成“正常人”,然而,就是这种“特殊对待”反而大大削弱了桔梗对他们而言的特殊性。她比起戈薇,在生命力和行动力上都脆弱不堪,而且还有观念上无法消除的束缚。正确对待桔梗的方法不是用普遍性的思维去理解,而是站在桔梗的角度考虑问题。犬夜叉应该认识到这次不应该是桔梗主动对他投桃报李,而是他需要主动作为。可惜的是,作者描写的犬夜叉无法领悟到如此简单的道理。至于桔梗无法和他们同行的理由还有一个,就是戈薇对待桔梗的态度。其理由是众所周知的,没必要进行交代。不过,有趣的是,剧情里没有一次明确地表示戈薇认识到了这一点,难道它很难懂吗?作者一而再、再而三地用桔梗本就脆弱的性命去表现犬夜叉和戈薇的爱情,不仅不合理,还起到了负面作用。不知道她笔下的犬夜叉是真得重情重义呢,还是寡情薄意呢?
                        综上所述,在桔梗不完全复活后,合理的剧情安排不是犬夜叉和戈薇等人一起冒险,而缺乏对桔梗的关注,它应该是犬夜叉到桔梗那里去,而戈薇不再继续留在战国时代。或者退一步讲,犬夜叉对桔梗的态度和情感不可能是剧情所显示的那样,表现得缺乏必要的保护和关怀,这种设计上的缺失很可能是导致桔梗最终化光离去的重要原因。从这一点而言,犬夜叉没有保护好桔梗是他自己(实际上是作者)造成的。



                        IP属地:陕西12楼2019-06-11 23:13
                        收起回复
                          二、重构《犬夜叉》的一种可能:以犬夜叉和桔梗为视角
                          《犬夜叉》作品的定位是以日本战国时代为背景的童话故事,它的主要人物是半妖少年犬夜叉和生活在战国时代的巫女桔梗在现代日本的转世戈薇等。故事以四魂之玉作为线索,人物围绕着四魂之玉的争夺展开他们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以犬夜叉和戈薇为核心的犬夜叉一行人与以鬼蜘蛛与妖怪融合后诞生的半妖奈落为核心的邪恶力量之间的较量。在这两方之外,还有诸如犬夜叉同父异母的哥哥杀生丸、被不完全复活的巫女桔梗、驱魔师珊瑚濒死的弟弟琥珀等人作为故事的重要角色。由于作品自身的定位、人物的设定、剧情的逻辑等方面的局限导致作品的世界并未得到很好地表现。本文拟根据上文已经指出的方向,对《犬夜叉》作品的世界进行重新构想,提出大致的框架和内容,以使作品世界得以合理而完整地呈现。
                          (一)重建以“人事”为核心的世界观
                          这里所说的“重建以’人事’为核心的世界观”并不是指《犬夜叉》的世界观不以人为核心,缺乏对人类社会和人类个体的描写,而是指要让作品中的“世界”真得符合世界的运行逻辑,并且较为完整地展现世界的面貌。这一认识来源于《犬夜叉》作品中的问题。第一,《犬夜叉》作品是以善恶为核心的道德思维来解释社会现象和个体的命运,其背后所体现的理想追求虽然值得提倡,但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无法反映出世界的全貌。上文已经指出,《犬夜叉》的世界观是非科学的世界观,背后隐含着神的意志对人间的干预。而神的意志的体现就是自然法则,自然法则的内容则是那些积极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犬夜叉》的故事显示,代表着正义[25]一方的力量最终战胜代表着邪恶一方的力量。不论正义的一方多么居于劣势,他们只要能够领悟到自然法则的精神就可以凭借意志战胜困难。这种逻辑在剧情上并不合理,也缺乏思想深度。对此,我们试举一例进行对比,知名哲学学者赵汀阳先生以“无立场”分析法对霍布斯、荀子、罗尔斯、艾克斯罗德的观点进行分析和取舍,提出了一个比较能够反映真实政治状态的初始条件,它是这样的:“(1)每个博弈者都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包括自己的专属利益(加粗为原文所有——引者注)和自己可及的共享利益。在专属利益与共享利益之间不存在预先的偏好排序(比如不存在‘专属利益总是优先于共享利益’这样的排序),而仅仅考虑某种利益——无论是专属的或是共享的,是否是自己可及的最大利益。(2)每个博弈者都是理性的。在所有博弈者中不存在一个普遍通用的价值排序表,只有每个博弈者自己特殊的价值排序表。每个博弈者都将按照各自认定的价值排序表去理性地计算得失。假定某人p偏好x,即使其他人都认为x一钱不值,p仍然愿意为了x而牺牲别的利益,这一计算将被认为对于p是理性的。(3)每个博弈者都将不择手段地捍卫自己的利益和价值。(4)足够多次的连续博弈,类似于历史的效果。(5)每个博弈者拥有关于其他博弈者的部分知识。(6)每个博弈者各自拥有不相等的初始策略知识,但可能的策略是有限多个的。每个博弈者都能够模仿并且学会其他博弈者的优势策略。”[26]这样的理论假设具有三个优点,首先,每一个体都得到足够的考虑,他们在整体的素质和能力上是大致平等的,没有一个人拥有绝对优势;其次,每一个体都有足够多的策略进行选择,在行动上具有多种可能性。这样就能够容纳更多的可能;最后,每一个体各自的目的和行动存在冲突的可能,这表明人们共同存在于一个世界,面对着来自他者的问题,突出了真实的问题所在。与此相比,《犬夜叉》作品里的设定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IP属地:陕西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4楼2019-06-11 23:17
                          回复
                            第二,《犬夜叉》作品中的世界是一个排除了(无论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制度和组织的影响的虚假的社会。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的规则,即使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也存在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无规则和无组织的社会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而社会之所以能够维持运转就在于,存在着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协调和解决人们的矛盾和冲突,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社会管理的公共权力组织(不一定是国家和政府)。这些公共权力组织拥有一定的机构和人员,机构和人员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设置,按照组织规则和程序运转,组织成员分工负责不同的事务,遵纪守法,承担责任,履行义务。[27]我们在《犬夜叉》中只看到无数个体生活在一起,却看不到制度和组织的存在,这是不真实的。由于这种设定上的缺失,《犬夜叉》将作品的结局设置为善恶之间的大决战,以为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殊不知人类行为与整体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和文化(包含心理和思想两个层面)之间是复杂的互动关系。就此而言,《犬夜叉》缺乏思想上的深刻性,没有跳出动漫在解释社会现象上存在的误区。这还与第一点中用抽象的以善恶为核心的道德思维有关。20世纪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提出了“平庸之恶”这一著名观点,它指的就是那些缺乏反思精神和原则的普通人作恶的现象,这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却很少被人们注意。在纳粹统治这一特殊时期,来自于普通人的罪恶终于显露,这才引起人们的重视。[28]英国心理学家科恩出于对恶这一抽象概念的不满,提出了一个更具实际意义的“共情腐蚀”的概念,试图纠正人们理解的误区。[29]在他看来,人们之所以作恶,并不是他们的本性是恶的,而是他们缺乏共情。而共情的缺乏又是他们大脑的共情回路出了问题。[30]美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弗洛姆在他知名的反思极权主义的心理学著作《逃避自由》一书中指出,“前个人状态社会(Pre-individualistic Society)既为个人提供了安全保护,又限制了人的发展。现代人摆脱了前个人状态社会纽带的束缚,但并未获得积极意义上的实现个人自我的自由,也就是说,他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及感官方面的潜能。”[31]这种来自自由的正反两方面的力量的冲突在现代人那里产生了一种持续不断的紧张、孤独、无力和焦虑的心理状态。为了克服这种持续不断的心理状态,一部分人选择了放弃消极自由,屈服于纳粹的权威,成为其帮凶,这便是权威主义性格机制的一种简单概括。[32]这些研究向我们揭示的是,恶的现象无法用人格化或具体化的方式加以叙述,那通常是过分简单化的产物。具体而言,奈落根本称不上邪恶的代表,因为他在邪恶的人中既不是最强的,也不能代表其他“恶人”。
                            第三,《犬夜叉》作品中缺乏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看待社会的角度,这与作者未能真正将战国时代与作品相结合有关。因为战国时代的天皇、关白和诸侯代表着社会的统治阶级,属于权力集团最核心的部分。他们围绕权力所展开的争斗本该对社会底层产生巨大影响,可是,在《犬夜叉》里,这一方面的叙述十分罕见。来自社会支配阶级的斗争所导致的社会和政治秩序的崩溃恰恰是《犬夜叉》故事得以产生的最主要原因,但作者对此缺乏考虑,这使她的故事没能利用好战国时代这一日本历史上英雄辈出的部分。综合以上几点,本文认为,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确立《犬夜叉》的世界观:
                            (1)在世界观上不再过度依赖道德思维,而是以更加中立的态度看待各种思想和选择,不再用明显具有道德倾向的设定来安排人物的命运;
                            (2)不再将故事的重心放在四魂之玉和奈落上,也不再以正邪力量的大决战作为故事的结局,这应该成为一个有待讨论的开放性问题;
                            (3)在作品世界中,切实加入战国时代这一背景,将战国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如本能寺之变、山崎合战、朝鲜壬辰卫国战争、关原合战),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背景,英雄人物,底层民众融合到一起,使《犬夜叉》真正变成战国时代的故事;
                            (4)人物的活动区域将不再局限于乡村,而是更多地与城镇结合起来,并且,封建社会的各种中间组织也将得到体现,这就使这个社会真得像个社会;
                            (5)日本战国时代的各种典章制度和礼仪风俗也将得到表现,作为国家崩溃后自治的社会的规则,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IP属地:陕西15楼2019-06-11 23:18
                            回复
                              (二)完善人物的形象
                              根据笔者在上文中所做的分析,我们认为,《犬夜叉》中的人物犬夜叉和桔梗的形象并不完整,他们的过去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展现,过去与当下的情况也没有得到合理的衔接。这与作者的构思有很大关系。从《犬夜叉》的剧情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她并没有对故事真正的开端进行细致地描写,而只是简单地进行交代。这个故事的开端就是四魂之玉的诞生。那是在公元11世纪左右的事情,涉及到那个时代的巫女翠子、暗恋翠子的人类和妖怪之间的故事。在四魂之玉诞生后的几百年的时间里,它在不同的人类和妖怪的手中流传,形成了围绕着四魂之玉的因果轮回。
                              其基本逻辑是:由于四魂之玉是一块具有巨大力量的宝玉,人类和妖怪希望通过占有四魂之玉,增强自己的力量,以达到满足自己各种欲望的目的。于是,来自天下各地的人类和妖怪纷纷加入争夺四魂之玉的行列。在某一时刻,四魂之玉是在A手里,过了一段时间,它就被B夺走。又过了一段时间,C又从B手里抢夺了四魂之玉。就是在这样的争夺中,人类和妖怪负面的欲望和邪恶品质得以释放,不仅污染了四魂之玉,也让天下大乱了。不过,我们不能就此得出这几百年的历史也是如此度过的。这是上文已经指出的道德思维的局限。坦率地讲,我们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直到公元16世纪左右,当时有名的巫女桔梗从驱魔师那里接受了已经污秽不堪的四魂之玉,承担起了净化和守护四魂之玉的重任。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半妖犬夜叉由于机缘巧合与桔梗相遇,也卷入到了四魂之玉的因果轮回之中。与桔梗的命运关系紧密的另一个人物强盗鬼蜘蛛也是因为觊觎四魂之玉和仰慕桔梗而卷入到四魂之玉的因果轮回中的。他仿若几百年前爱恋翠子的人类一样,在邪念和贪欲的驱使下,和一大群意欲杀死桔梗的妖怪融合诞生出了奈落,使自己的心智也扭曲了,堕落成了“奈落”。
                              然后,故事就以这三个人物为核心进行,发展成了犬夜叉、不完全复活的桔梗、桔梗的灵魂转世后诞生的戈薇、奈落之间的因缘。这因缘是在四魂之玉的因果轮回之下的,受到它的制约。故事的结局就是犬夜叉他们和奈落、四魂之玉的因缘都被切断,围绕着四魂之玉的因果轮回终结。另一个需要强调的就是我们在第一部分已经分析过的关于主角的问题。作者在有意识地增加女主角的故事,描写女主角的心理,展现女主角的个性,表现她和男主角的情感,而刻意回避次要角色的故事。因为,主角不仅是主角(某部作品中的主要人物,character),他/她更是主视角(perspective)。然而,我们已经指出,这从作品世界的角度看并不合理。



                              IP属地:陕西16楼2019-06-11 23: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