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剧本时间线设置
1、由于春秋战国不同时期各国国力此消彼长、不断变化。除地理因素外,人才因素亦是重要衡量国力之标志。故各国之人才将随时间之推进而登场。以秦国为主场,初步设计如下:
①剧本1年,为春秋时期,各国春秋武将登场,也就是各国的初始武将。秦国对应穆公时期,此时秦国初始武将10人;
②剧本3年,为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即社会转型期。秦国对应灵、惠、献、孝公时期,此时武将为秦国16人;
③剧本5年,为战国中期,合纵连横、列国交争期。秦国对应惠文王时期,此时秦国武将为28人。
④剧本7年,为战国末期,天下大争时期。秦国对应昭襄王时期,此时秦国武将为40人。
⑤剧本8年,为始皇帝灭六国统一期,秦国对应为始皇帝时期,此时秦国武将为62人。
2、如上所述,秦国势力随时间而不断变化。
①初始秦国武将只有10人。此为秦国创业之艰难期。尽管接收了周王的封地,拥有5城,但人才不足、经济社会落后制约其发展,面对相邻晋国(包括魏、韩)、楚国、义渠国之强大威胁,随时有覆灭之危险。这阶段需要玩家有一定操作技巧,分配武将,看看如何抵御各国的威胁。
②随着孝公、商鞅登场,秦国的国力有所上升,武将增加为16人。此时秦国有一守之力,然变法之成果,似乎需时间才能显露,故此时秦国相对于魏国、齐国、楚国依旧弱小。
③第三阶段,惠文王登场后,此时秦国国力上升,武将至28人。此时秦国已有对外扩张之力,但仍需纵横捭阖,通过外交与征伐两手,不断削弱对手。
④第四阶段,昭襄王登场后,此时秦国武将40人,且武将质量有了大幅提升,对外战争已经能够做到任意攻伐东方六国了。
⑤始皇帝登场后,此时秦国武将暴增至62人。且登场武将质量较高,这是对应“扫六合、一天下”时期。
3、以上是秦国之历史。对于其他国家也有此种设计思想在里面,比如:
①魏国初始武将50人,对应战国初期文侯、武侯之魏国霸业。此后随着时间推移,武将仅再增加5人,则对应魏国霸业的衰败,相对于秦国增加至60多武将,秦、魏之间形势逆转,同时,随着秦军东出,魏国的飞地河东之地将为秦国所攻占。
②齐国作为魏国之对手,初始22人,虽能与魏国有一战之力,但胜率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至剧本第三年,齐国武将暴增至48人,对应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的齐国,即威王、宣王时期。此后齐国武将不再增加,对应闵王、五国伐齐后,齐国转入衰落。
③赵国初始武将15人,对应晋阳之战后,赵国损失之巨大,及赵国宗室内乱导致国力衰落。随着时间的推移,剧本的第三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武将暴增至33人,赵国国力大增。而随着赵何之即位,赵国武将辈出,武将数增至43人,且质量优异,在三晋中后来居上,隐然占有优势,成为抗秦之主要力量之一。
④楚国初始武将48人,代表吞灭小国时期,此后庄王增长至70人,此时为晋、楚争霸,一国战中原时期。至战国威王、怀王时期,武将增至84人,然质量较秦、赵稍差,但亦成为秦之最主要对手。
⑤其他势力亦会有相关设计。如图所示,括号内数字为剧本年数,括号外为武将数(暂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