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兰吧 关注:81贴子:2,331

欧洲末路王朝的国运:好书推荐——《哈布斯堡王朝》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7-12-29 16:56回复
    彼得·贾德森的《哈布斯堡王朝》由中信出版集团推出了中文版,这件事本身就值得庆祝,因为这是第一本被翻译为中文的哈布斯堡君主国的严肃历史著作。在这个多民族大君主国分崩离析将近一个世纪,这个国家的历史也分别被并入继承了它的领土的三个新国家和四个旧国家的历史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一本这个君主国整体的历史著作本身就意味着一个考察中欧和东欧历史的全新角度。在这个书中,一个陌生的形象随着彼得·贾德森的文字慢慢浮现,那是一个如今已被历史遗忘的多瑙河大君主国,三个世纪里哈布斯堡王朝的君主和人民曾经追求、却最终失败的梦想。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17-12-29 16:56
    回复
      一、被人遗忘的王朝和没有名字的帝国
      ————————————————
      在传统的近代史叙事中,哈布斯堡君主国或奥匈帝国是欧洲列强中的异类。这个神奇的生存到二十世纪的中世纪的君主国,就像一个优雅精致的花瓶出现在民族国家的快车道上。在美国军事史专家瓦夫罗的专著《哈布斯堡的灭亡》中,瓦夫罗告诉我们奥匈帝国这个领土欧洲第二、人口欧洲第三的大君主国,实际上羸弱不堪。在军事上匈牙利自由党阻挠任何加强帝国军队的主张,这个欧洲领土第二人口第三的国家的陆军,在规模和质量上甚至无法与海军强国英国相比。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17-12-29 16:57
      回复
        在政治上,维也纳的帝国议会聚集着帝国的大大小小十几个民族和党派的议员,每个议员都有权以自己的语言发言,而帝国议会却不提供翻译服务。于是在这个泰奥多尔·汉森设计的宏伟的古典主义建筑里,各种不同语言的讲话声、喝彩声、咒骂声此起彼伏。德意志民族党的“元首”舍内雷尔把玩具喇叭作为议会辩论的重要工具带到了下议院,其他议员则回敬以桌上的墨水瓶,当喇叭声四起、墨水瓶横飞,拳脚相加也就不可避免。在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市民的一个免费娱乐就是旁听议会辩论。而这些旁听的人中,有一个来自林茨的流浪汉,他在观众席上看到过已经进入政治生涯晚期的“元首”舍内雷尔,还参加过另一个民粹煽动家卡尔·鲁格的葬礼,他的名字叫阿道夫·希特勒。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17-12-29 16:57
        回复
          这种政治上的乱局正与传统的帝国晚期政治史的观点相一致。在关于奥匈帝国的大部分政治史著作中,这个帝国的民族矛盾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题。帝国本身不再被看作是一个整体,相反它被看作是其境内各民族的摇篮。在这个摇篮里构成帝国的各民族从形成,到文化和政治觉醒,进而争取文化和政治独立。第一次世界大战被看作是这个帝国的各民族走向独立的催化剂。当1918年1月美国的威尔逊总统在其《十四点声明》中,宣布了支持“奥匈帝国境内各民族自治”的时候,这个民族独立的事业迎来了决定性的时刻。


          IP属地:中国香港5楼2017-12-29 16:57
          回复
            二、奥匈帝国的民族问题
            ————————————
            在既往的民族历史叙事中,巴德尼事件一直被看作是帝国晚期民族矛盾爆发的标志,用来证明帝国分崩离析或者“民族独立”的不可避免。但是在本书中彼得·贾德森给我们介绍了巴德尼事件的另一面。波希米亚王国本身有三个民族,捷克人人口占多数但是经济上处于劣势,德意志人人口少但是经济上和政治上都占优势,犹太人则人口既少政治上更加处于劣势,但是犹太人讲德语。在公务员只需要懂德语的时代,德意志人和犹太人都没有学习捷克语的动力,而捷克人为了考公务员往往学会了德语。


            IP属地:中国香港6楼2017-12-29 16:58
            回复
              当1897年首相巴德尼伯爵决心推动普选法,把最大的选民团建立在帝国之内全体成年男子的基础上的时候他无疑要把希望寄托在捷克人身上。所以1897年选举法颁布以后的4月5日,巴德尼伯爵颁布了《波希米亚语言条例》。这个条例要求波希米亚的各级政府机关今后应该提供捷克语和德语两种语言的服务,所有在职公务员都应该在三年内掌握德语和捷克语。而且条例没有明确宣布是否三年以后再在公务员考试中适用德语和捷克语两种语言,结果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IP属地:中国香港7楼2017-12-29 16:58
              回复
                5月初想要报考公务员的大学生卡尔-布克曼因为不懂捷克语而绝望自杀。《德意志报》用《第一个牺牲者》的答复标题报道了此事,布拉格大学的大学生随即打成一团。大学生只用拆散的课桌椅就制造了惊人的死伤,帝国议会里的德意志民族党起来声援波希米亚德意志人,而捷克民族党则坚决反对,议会也进入混乱状态。到11月皇帝不得不在解散议会的同时罢免了巴德尼伯爵的首相职务。


                IP属地:中国香港8楼2017-12-29 16:58
                回复
                  巴德尼事件本身无疑引起了严重的后果,但是这种后果是否意味着帝国的各民族已经视帝国为牢笼,想要撕裂或者逃离它了呢?有两个事实应该被注意到。第一,参与斗争的三个民族,大打出手的捷克人和德意志人还有呆若木鸡的讲德语犹太人,他们争斗的目标不是平时生活讲哪种语言,而是帝国公务员应该会哪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帝国公务员考试应该考哪种语言。换而言之,1897年的捷克民族党不是要通过语言斗争缔造一个捷克民族国家,而是在帝国体制之内为捷克人争取到一个公平的基础上甚至再来点特权的优势地位。


                  IP属地:中国香港9楼2017-12-29 16:58
                  回复
                    而巴德尼事件的另一面,死去的可怜的卡尔·布克曼,他只懂德语,因为无法成为帝国公务员的焦虑而选择自杀——但是布拉格距离德意志人的“德意志帝国”的首都柏林只有316公里,距离德意志帝国的萨克森王国的大城市德累斯顿只有152公里。也就是说从布拉格去柏林相当于北京到大同,从布拉格去德累斯顿相当于北京去保定。虽然那是1897年,但是铁路系统已经相当发达,11年以后的1908年布拉格的讲德语的犹太人卡夫卡乘火车去了意大利的布雷西亚,16年后的1913年同样是这位拖延症重度患者鼓起勇气乘火车去了柏林。也就是说卡尔·布克曼在1897年为了生活下去完全可以抛弃他的哈布斯堡祖国,到德意志帝国去,但他宁可自杀也没有离开。


                    IP属地:中国香港10楼2017-12-29 16:59
                    回复
                      相比万众瞩目的波西米亚问题,帝国的民族矛盾真正的焦点实际上在“斯蒂芬王冠领土”,也就是二元君主国的匈牙利部分。在这里自由党强制的马扎尔化政策导致了王国领土上接近50%的斯拉夫人的强烈不满,而弗兰茨-费迪南大公的三元君主国实际上回应了他们的呼声。费迪南大公准备以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和新近吞并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为基础建立一个帝国之内的南斯拉夫王国,与匈牙利王国、奥地利帝国一起组成三元君主国。在小说《帝王的陵墓》中约瑟夫-罗特,让主人公特洛塔满怀深情的怀念他父亲,一个成功的斯洛文尼亚商人老特洛塔的“三元君主国梦想”。在这个梦想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一个追求民族和解和平等的大君主国梦想,而帝国之所以没能实现它,反而分崩离析其原因就在于世界大战。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7-12-29 16:59
                      回复
                        三、王朝的时运
                        ————————
                        如果我们认识到民族本身就是帝国体制的产物,而他们斗争的方向也并不是脱离帝国而是在帝国的体制之下为本民族争取公平的对待,甚至在平等的基础上再多争取到一点特权的话。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审视帝国最后几年的历史。这个曾经被看作是漫长的回光返照的时代,是否真的是一个帝国行将就木时的最后疯狂呢?帝国是不是沙滩上的大厦?就要被民族主义的浪涛席卷而去?


                        IP属地:中国香港12楼2017-12-29 17:11
                        回复
                          这个问题其实有两个不同的层面,首先面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挑战,帝国是不是空中楼阁,从这个意义上回答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奥匈帝国如此,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也都是如此。沙皇俄国实际上1917年就崩溃了,而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二世皇帝比奥匈帝国的卡尔一世皇帝实际上还早退位两天。在本书的第八章中,彼得-贾德森详细描述了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走向崩溃的过程。


                          IP属地:中国香港13楼2017-12-29 17:11
                          回复
                            帝国在这场战争造成的失败、伤亡、缺乏劳动力导致的粮食减产、缺乏粮食和燃料导致的饥寒交迫压垮了。帝国最后时刻里的人民是因为帝国无力再保证他们基本的生存所需,无力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所导致的绝望而抛弃了帝国。到1918年下半年帝国的社会实际上已经崩溃瓦解,人们被迫自己组织起来尽可能的自救。而《威尔逊纲领》中隐含的民族自决色彩,给这些组织的领袖提供了一个以比较宽松的条件退出战争的希望,于是人们抛弃了帝国。


                            IP属地:中国香港14楼2017-12-29 17:11
                            回复
                              那么假如没有世界大战,帝国是不是沙滩上的宫殿呢?我们一再提及的那种民族历史叙事,将战争中帝国的崩溃视作帝国自身民族矛盾爆发的必然结果,无论有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帝国都将崩溃分解为一系列碎片式的小国家。这种观点的基础在站前就是语言和民族矛盾导致的政治斗争和纠纷,而在战争中就体现为帝国少数民族士兵的不可靠、消极怠工、集体投降甚至临阵倒戈现象。


                              IP属地:中国香港15楼2017-12-29 17: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