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29,751贴子:104,449,316
  • 12回复贴,共1

说什么四川是从陕西分出去的,这个陕西人神经错乱了吧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7-05-07 15:17回复
    你这蒙元1260年设立秦蜀行省,管四川什么事呢?而这时四川还在南宋统治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7-05-07 15:27
    收起回复
      蒙古对南宋四川地区的入侵以及南宋四川政、军、民对入侵者长达51年的抵抗战争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7-05-07 15:39
      收起回复
        蒙古的入侵战争导致了汉宋中华四川亚文化的毁灭。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7-05-07 15:40
        收起回复
          两宋全国的大行政区以宣抚使和制置使管理全国主要行政大区,如四川、陕西等,宣抚使是文官,制置使一般是武官(参《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官制二》)。大行政区下面有一条或几条“路”级行政单位,如四川下面有四条路:利州府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府路。路以下地方行政区被划为州县二级,州级有府、州、军、监之分:重于州者为府,轻于州者为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7-05-07 15:47
          回复
            抗击蒙元,四川人口由1300万减少到60万至80万之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5-07 15:58
            收起回复
              北宋时四川最北边的利州路包括了文州(今甘肃文县)、兴州(今陕西略阳)、兴元府(今陕西汉中)、洋州(今陕西洋县),蜀之北界的一部分在太白山一带的秦岭主脊。南宋时,因秦凤路、永兴军路(今甘、陕主体部分)大部为金朝所占,南宋朝廷遂将秦凤路、永兴军路残存的部分划入利州路(州治设于今四川广元市),并把扩大了的利州路分为利州东路和利州西路。此时,南宋蜀之北界已全面推进到作为嘉陵江——汉江与渭河之分水岭的秦岭主脊。宝鸡与凤州之间的大散关、牛岭关等为蜀之对外关隘,而沔州(今略阳)、西县(今勉县)以南沿大巴山、米仓山山隘分布的鸡冠隘、阳平关等,为蜀之对内关隘。二者之间还有扼守沔州、兴元之北门户的七方关、白水关、武休关等隘口。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17-05-07 21:51
              回复
                蒙古铁骑的攻蜀之战,始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对利州(州治设于今四川广元市)攻掠烧杀的战争,若以合川钓鱼城(公元1279年)自请归降元朝(忽必烈于公元1271年定国号“元”)为落幕,这场在四川进行的战争前后持续了五十二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7-05-07 21:51
                收起回复
                  蒙古铁骑最初犯蜀,其极端的战争政策表达出两大特点:一是以杀人掠财为要务,不以占城据地为目标,打完即挥师北返;二是杀戮无度,设定的前提是其军队若遇任何抵抗,破城后即屠城,不分妇孺老幼。例如南宋理宗端平三年即公元1236年,蒙古铁骑以突袭方式攻陷成都后,即纵兵屠杀。次年,南宋朝廷派员善后,清点出尸骸竟达一百四十万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7-05-07 21:52
                  收起回复
                    例如,与南宋四川军民构筑城堡抗击蒙元军队的同一时代,位于中亚地域的木刺夷国为抵御蒙古帝国的攻掠,也曾在其所辖的波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等各处险峻山地构建起一百多个坚固的山地城堡。公元1256年,恰逢蒙古帝国皇帝蒙哥汗决意总攻四川前夕,令其弟旭烈兀统率十五万大军前往征讨。在后者指挥的这场历时三年以征服中亚伊斯兰各国为目标的战争中,蒙古帝国军队仅用一年多即全部攻陷或逼降了木刺夷国号称“鹰巢”的一百多个山地城堡,令这个由伊斯兰人中最强悍的阿萨辛部族建立的国家永逝于世界历史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7-05-07 21:53
                    回复
                      1243年(宋淳祐三年),对于南宋的西部屏障四川来说,是重要转折的一年。因成都已遭毁灭性破坏,南宋在四川的军政中心四川制置司治所由成都迁至重庆,名将余玠入蜀主事,他采纳冉、冉璞的建议,在原重庆知府彭大雅修建的基础上,增筑加固重庆城和合川钓鱼城,作为川防基地。而最重要的是,余玠将此筑城法推广至大巴山以南的四川全境,建成了第一批以方山为依托的城堡群落,初步构成较完善的防御体系。自余玠始直至南宋灭亡,四川历年所筑的此类山城要塞有八十余处。但其中最重要者,皆始建于1243年余玠初任之时,后有“川中八柱”之概称。
                      虽然红层方山在四川盆地内普遍分布,但余玠对城址的选择颇具匠心。
                      一是以嘉陵江、渠江、沱江、涪江、岷江、长江等干流为轴线,以山口、峡口等为支点,进行布设,以控扼水陆交通要冲。例如:合川钓鱼城,当嘉陵江穿过华蓥山形成的小三峡之上口,下可与重庆相互应援,上可阻自北面来犯的蒙军,为重庆屏障;金堂云顶城,地处沱江切穿龙泉山形成的金堂峡之下口,历来为川西门户,在成都平原无险可守时,它便成为扼守沱江、拱卫川中丘陵地区的重要据点;乐山的三龟九顶城,岷江由此穿过龙泉山南端的余脉,并与大渡河、青衣江交汇,形成川西至川南的水陆要津;泸州神臂城,当华蓥山余脉与长江交会处,是控制重庆以西长江上游水路的关键;
                      二是靠近原有的州府城镇,便于军政的治所及军民迁入城堡固守;
                      三是充分利用天然的险要地势,提升堡垒的防御能力。我在考察中看到,不少古城都利用了河流的屏障作用,尽量选择三面临江或两面临江的环境,让江流成为天然护城河,使方山四周的峭壁之下,更多了一道障碍。
                      1252年(宋淳祐十二年),宋军的筑城战法开始为蒙军所仿效,蒙军元帅汪德臣在嘉陵江上游的沔州修筑城寨,作为取蜀的基地,开了以堡垒对堡垒的先河,这在蒙军的战术上是一个重要变化,也反证了余玠构建城堡体系的成功。同年十月,在间断了六年之后,蒙军的火鲁赤部又大举入蜀,抄掠成都,进逼嘉定府(今乐山)。余玠调全蜀精锐进行“嘉定会战”,这也是他最后的辉煌一战。依托建于龟城山和凌云山上的三龟九顶城,以及嘉定府旁的万山、必胜两堡,余玠败蒙军于嘉定城下。蒙军在败撤途中,又于苦竹隘、剑门关等多处遭袭阻。
                      1253年(宋宝祐元年)春,蒙帅汪德臣继沔州之后,更深入蜀中七百里,在嘉陵江畔的利州筑城建寨,垦荒屯田。在川内开辟了重要的立足点,并堵死了宋军北进收复失地的大门。对这一事件的严重性,当时宋臣牟子才曾评论道:“敌反用其计,出没于剑、阆两州之间,抄掠粮道困我,不出三年,蜀之命脉绝矣。”在此危急关头,宋理宗反听信谗言,忌余玠拥兵坐大,突发牌符召余入京,并命余晦入蜀接替余玠,余玠积郁成疾,竟服毒自尽,自此川蜀形势发生逆转。
                      红层方山上的城堡群凭其天设之险,仍然给蒙(元)军制造了巨大的障碍。蒙哥死后,蒙军不得已改变了战略方向,主攻荆襄,并以襄樊会战揭开了最后灭宋的序幕。另外,四川城堡中最重要的苦竹隘、鹅顶堡、太获城、运山城、青居城、钓鱼城、云顶城、三龟九顶城、紫云城等,最后皆因降才告破,而非武力所攻取。其中许多城堡也是反复争夺,
                      四川盆地的南宋城堡体系,巧妙地借助了红层方山的地形地貌,以崖为墙,倚山借势,就地取材,在城堡的布局以及城门、城墙、瓮城、炮台等的构筑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这些城堡或城池,是中国建筑史中没有引起足够注意但又十分重要的单元。


                      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17-05-10 16:59
                      收起回复
                        某山城认爹狗不少,我想说想认蒙元秦蜀行省是狗爹的尽管去认,只要你们觉得自己是蒙古种就是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17-05-10 18:23
                        收起回复
                          这个陕西人还好意思在这恬不知耻,陕西开始时被金人占领,成了金人攻击北宋的基地,后来被蒙古占领,成了蒙古攻占南宋的基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82楼2017-05-11 02: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