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大师》
黄渤老师和段奕宏老师一直是我的男神,冲着两个男神终于在五一小长假的最后一天终于把这部国产悬疑电影看了。之前没看过预告也没看过简介,电影和我想象的题材有所不同,也有几个设定值得人琢磨。
首先是全篇的背景设定T国,一个架空的国家,很少看见电影有架空的设定,时代背景是科技高速发展的未来,但布景却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有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也有青砖绿瓦的朴素老房,警局也更像是民国时的办公厅,其实我也觉得这既是一种情怀却也成了一个槽点。在科技发达到能够删除和重载人的记忆的时代,在警局却没有高科技的互联网,只是用最普通的办案手法,办公地点更是“古朴”,甚至刚开始我在怀疑自己看的是民国剧。当然每个人对于电影的理解不同,导演到底是何用意也只能自己琢磨。
每部好电影最终都会暗示着一个主题,而《记忆大师》也不例外。在一波三折的剧情下无不暗示着“爱”,虽然爱的各有不同、各有手段却全部都源自于“爱”。
爱第一层理解自然是爱情,电影刻画了三种爱情,一种是被害者们,哪怕遭受着残忍的家暴也迟迟不肯离婚,哪怕再痛苦她们也不肯放手,哪怕卑微到骨子里她们也要坚持,因为她们爱她们的丈夫所以没关系她们一次次的忍耐痛苦。
第二种是男主角江丰和妻子张代晨之间的爱,张代晨在最后说“如果你脑子里有江丰的回忆那么你一定不会杀我。”
现在很多女孩子渴望着第二种爱情却又落入第一种爱情里,用最卑微的姿态挽留对方,哪怕他有一百个不好也只会看到他百分之一的好。电影在刻画着两种爱情的同时也揭示了“家暴”这一社会现象,在江丰翻阅着家暴的案底时资料铺了一地,沈汉强还提到了有很多人并不会因此报案,可见哪怕现代社会家暴依然严重,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传递出女性地位哪怕在今天仍不平等。电影的另一个细节也体现了已婚女性在社会中压力,女主角张代晨因为结婚而放弃写作,又因为怀不了孩子而接受各种药物治疗,她在醉酒后对江丰的质问“如果我当初没有和你结婚,你觉得我现在是什么样子”江丰只能沉默来回答。社会的不公、家庭与事业的选择、男女地位的不平等、生儿育女给予的压力……这是张代晨的悲哀,更是现代女性的悲哀。
再谈谈第三种爱,杀人犯的爱,既有着爱情也有着亲情。看着妈妈被爸爸打得鼻青脸肿自己却无可奈何,妈妈好不容易逃家却又因为爸爸的几句话而回去,回去接着被打。恨着父亲,同情着母亲。因为他爱妈妈,他甚至希望爸爸死亡来换取妈妈的自由,但妈妈却因此斥责他,他选择了杀死母亲来让她解脱,因为死亡是逃避现实最好的办法,后来他爱上一个人,一个遭受着家暴的女人,他同样杀了她。江丰说在回忆里李慧兰死了,杀人犯泪流满面而心里却是在为李慧兰高兴,为她的解脱而开心。到影片结尾的时候突然觉得其实没有谁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有些人的坏源自于他所认为的好,在他看来数十年被家暴的生活不如死来的痛快,所以他替她们做出了选择。很多事情的对错是于道德之间,而事件本质是否对与错只能交由人心来判断。
抛开感情线,电影故事也是扑朔迷离,作为一部推理悬疑电影,剧情层层递进,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网上说的“烧脑大作”也并非毫无道理,剧情的反转让人始料未及。虽然有些地方推进过快但无伤大雅。几位主创的演技可谓登峰造极,江丰记忆前后的变化黄渤老师演绎的堪称完美,同江丰一起关在监狱的人在初看江丰时说“你没有杀人犯那种眼神”到后来对上江丰的眼睛就心里一颤,黄渤老师眼睛里的戏都能碾压无数小鲜肉。不仅仅是黄渤老师,我觉得全篇演技最出彩的就是各种眼神的变化,用眼睛体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而且毫无跳戏,这才是真正的演技。
不得不说《记忆大师》作为一部悬疑推理片无论是从剧情、从伦理道德、从社会问题、从艺术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尤其是在烂片充斥的电影行业。爆米花戏固然不可少,但即叫座又叫好的商业大片才能推动电影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想《记忆大师》为中国的悬疑推理剧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希望以后能够多多看到这种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