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世纪(商末至西周初)
今宜兴地区出现独木舟。此舟已用木钉来固定船板、采用木板隔船舱,这种造船的技术比罗马帝国后期用皮条捆扎的造船术要早1000多年。
商朝末年,周太王古公亶父长子泰伯、次子仲雍,自陕西南奔来到江南地区与当地人民共同开发,建立勾吴国,筑城于梅里(今无锡市梅村)。
周灭商后,武王封仲雍之后周章为吴伯(另一说:吴君)。
泰伯开挖沟通苏州(今地名)、无锡(今地名)间的人工河道,名泰伯渎。这是江苏境内最早的一条人工河道,河长81里。
西周早期,秦淮河(今河流名)一带的荆蛮族已掌握青铜冶炼技术。20世纪50年代,在南京北阴阳营、西善桥太岗寺,句容城头山等古文化遗址中,不仅出土了青铜镞,还出土了含有铜炼渣的陶勺。
西周早期,今镇江新区大港烟墩山的墓地用有铭文的铜器陪葬。1954年清理的大港西周墓,出土了铸有120字长篇铭 文的铜质宜侯矢簋,簋上的铭文记载了周王省察了周武王、成王的“伐商图”和“东国图”后,立于“宜土(社)”改封虞侯“侯于宜”。宜邑即今丹徒大港。建国后,在大港的母子墩、磨盘墩等处都发现有西周时的墓葬,出土许多铜器。这些墓葬当是宜侯后裔之墓。宜侯矢簋墓的出土,把江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提前到距今3000多年的西周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