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吧 关注:12,391贴子:94,385
  • 10回复贴,共1

近期好贴索引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百度


IP属地:北京1楼2015-05-11 16:47回复
    发帖人ID:千愚叟
    首先,不能用正义解释善恶,
    把另外一个概念引进来解释概念只能混淆概念。
    正义与否也是需要界定的。
    所以说标准的时候是在运用公理,
    而不是定理。
    其次,如果把世俗的善恶与正义与否的概念引进来,
    那四句教义在说什么,
    在先生心中是否是善恶不分?
    正义与邪恶混淆的?
    显然这不是先生的本意。
    好了,说到底,四句教是在说什么?
    呵呵,解决了善恶问题,
    四句教就迎刃而解。
    首先,我们看《中庸》中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致中和便是善。
    其次,从《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来看,
    执中即是善。
    再次,从《中庸》之第五章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来看,
    过和不及皆是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善无恶的心体即合于天道,
    人欲合于天道即是善,反之即是恶,
    心体合于天道即可生出体认私欲的能力即是良知,
    运用这种能力去改造世界~!
    可类比《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 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大地之化育;可 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对应参悟。
    说完,收工~!


    IP属地:北京3楼2015-05-11 16:49
    收起回复
      正说心学之“心与理”
      发帖ID:千愚叟
      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 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是故见孺子之入井 ,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是乃根於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是月,舒柏有敬畏累洒落之问,刘侯有入山养静之问。先生曰:「君子之所谓敬畏者,非恐惧忧患之谓也,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之谓耳。君子之所谓洒落者,非旷荡放逸之谓也,乃其心体不累于欲,无入而不自得之谓耳。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
      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君子戒惧之功,无时或间,则天理常存,而其昭明灵觉之本体,自无所昏蔽,自无所牵扰,自无所歉馁愧作,动容周旋而中礼,从心所欲而不逾:斯乃所谓真洒落矣。是洒落生於天理之常存,天理常存生於戒慎恐惧之无间。孰谓敬畏之心反为洒落累耶?」谓刘侯曰:「君子养心之学如良医治病,随其虚实寒热而斟酌补泄之,是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必使人人服之也。
      放两段阳明先生的大论镇楼~!
      先从老子说起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法字,大都理解成师法或者效法,
      其实是不对的,
      某以为法的正解应该是秉承。
      老子实际是在说人、地、天、道、自然之间是有秉承关系的,
      同时也把层次关系进一步说清楚了,
      所以可以把这个层次关系看成心即理的理论发源。
      好吧,再说下一个话题。
      先生说:所谓一见本体立见功夫,
      先生说:夫心之本体,即天理也。
      先生说:天理之昭明灵觉,所谓良知也。
      结论:若心即理则良知是功夫。
      再批判两种观点:
      其一,吾性自足。有些理论认为:既然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即可自说自话。这其实不是先生的本意,吾性自足是必要但不充分条件,吾性自足亦即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其二,片面强调良知的作用,而且引用充分,认为良知无所不能。确实良知无所不能,就如同天理一般,这个毋庸置疑,可是这有啥用?还不是造成八岁小儿都识得,但八十岁老叟都行不得的祸根。
      再回到阳明先生的镇楼两段,
      在说一个事情,
      只有当阳光照进内心,
      才会是真正的光明。


      IP属地:北京4楼2015-05-11 16:52
      收起回复
        标题:心学流弊与顾炎武精神
        谈及心学之弊,必会提到顾炎武亭林先生。亭林先生作为明清交接,反思思想弊端“摧固锋而张新军”的代表人物,梁任公先生在书中总结顾炎武之精神有三,皆针对心学流弊而言:
        一曰贵创。炎武其论著书之难,曰:“必古人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而后为之。”(《日知录》十九)其《日知录》自序云:“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
        二曰博证。《四库全书》“日知录提要”云:“炎武学有本原,博赡而能贯通。每一事必详其始末,参以证佐,而后笔之于书,故引据浩繁,而牴牾者少。”
        三曰致用。炎武之言曰:“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
        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旨、当时之务者,一切不为。”(《亭林文集·与人书三》)


        IP属地:北京5楼2015-05-11 16:54
        收起回复
          值得心学门人关注的东瀛二小城
          发帖人ID:@远方的眼睛
          第一个是髙岛市。说起“髙岛”,在中国,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日本著名的易者髙岛,但是实际上两者毫无关联。而在日本国内,那家著名的百货店----高岛屋倒与髙岛市密切相关,因为她是髙岛人创办的所以才取此名,但是这一事实却极少有人知晓。真可谓是阴错阳差。
          之所以说髙岛市值得心学门人关注,是因为在东瀛,人们普遍认为该国的阳明心学起源于髙岛市。下面先附上几张相关的图片,其他更多的情况容我日后慢慢道来。(后略,见回复原帖链接)


          IP属地:北京6楼2015-05-11 16:56
          收起回复
            晚辈对《传习录》中一句不解,望前辈指教
            发帖ID:1992xiaowj
            1,《传习录》中意知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不解,恕晚辈知识浅薄,能否用具体例子给予解释?后又有“知是心之本体”,那么是不是意也是心之本体?
            2,“博文即是惟精,约礼即是惟一”,这里惟一书上是说人的思想与天理统一,这里的统一是所有事情上的理都和天理相统一,还是不同事情上的理与天理相统一。这个“一”字很难理解。
            谢谢前辈们!
            加精解答:一碗卤煮
            第一个问题董平讲座里有解,还算比较清楚。即“物”并不止是表示“物体”“物品”,也包括事,是一个表达外在世界与自身“意”互动的代词。如果还有不清楚可以去看看。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几个概念
            1:“惟精惟一”
            2:“博文约礼”
            1:惟精惟一出自《尚书》: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2:博文约礼,出自《论语·雍也》:“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通俗的表达可以认为:惟一是发端,惟精是“一”的无限延展性和可能性。此处的”一“与”天理“基本可以视作等同。
            “文”在古汉语中是“衣服”的意思,延伸为一切外在的表现。而“礼”在”白虎通“中解为“履",并引申为”履道以文“。这里可以看到前后衔接上了。一切外在的”文“,表象,博(学)之,并以”道一“为源和标准(来使用)。约礼取其允执厥中。
            更详细的,楼主可以自己去查阅资料,看看《尚书》和《论语》的各代注疏是怎么解释,融会理解一下


            IP属地:北京7楼2015-05-11 17:04
            收起回复
              “贫而乐”之与“贫而乐道”辩
              发帖ID:千愚叟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古之学者或云“乐”后无需加“道”,以为衍文,或云“乐道”与“好礼”对应,莫衷一是。今狗尾续貂,探讨一番“贫而乐”的真意。
              首先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贫贱和富贵,两者是单一相对的吗!?
              简单的说贫贱与之富贵是相对的,但是在孔子的体系中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请看:
              【引文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引文2】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在贫贱与富贵之间又引入了两个概念,其一是大环境即邦国的有道与无道,其二是追求富贵和脱离贫贱的手段是否合理即是否以其道得之。一下子问题就复杂了,单以富贵而言就是一下四种情况:
              A邦国有道,有段合理,富贵不可耻。
              B邦国有道,手段不合理,富贵可耻。
              C邦国无道,手段合理,富贵可耻。
              D邦国无道,手段不合理,富贵可耻。(后略)


              IP属地:北京8楼2015-06-09 13:24
              收起回复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
                我尝试阐述下自己在现阶段对于心学三法则的理解。
                致良知
                心接物而产生意,意之发有善有恶,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就是良知。可以看出,良知如千愚先生所说,是一种能力,知善恶的能力。阳明先生说良知为照心,也是这个意思。知道意念的善恶之后,为善去恶,停止在良知的状态即为致。致者,止也。致良知是分辨意之动的善恶,而保持一种良知的状态。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知合于一,行合于一,一者天理也,知行合一的重点要放在天理上。如果对知和行感觉不深刻,可以套用现代人常说的思想和行为。中庸有言:“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知是知天理,行是行天理,所以说“知之,一也。行之,一也”,而“一”者天理更是同一也。中庸还有一段话,关于诚之者怎么做功夫: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阳明先生在《答顾东桥书》中解释完这段话,总结到:此区区心、理合一之体,知行并进之功。可以看出“一”和“知、行”的关系:本体是天理,知行是功夫,知行合一便是本体和功夫的高度统一。如果有对论语和中庸比较熟悉的朋友,相信下面关于颜回的几章有助于理解知行合一:
                ·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07-11 00:39
                收起回复
                  《传习录》在讲什么
                  发帖ID:侯爷入席
                  内容/概论:传习录在讲:【如何分辨私欲?】【如何去私欲?】
                  原因:直接阐述《传习录》主旨,主楼可算作一家之言,后续讨论更精彩
                  http://tieba.baidu.com/p/4024733510


                  IP属地:北京10楼2015-09-11 14:06
                  回复
                    朱熹的“新民”和先生的“亲民”“有什么区别(原帖标题有误,在此修正)
                    http://tieba.baidu.com/p/3988024356
                    回复中 @千愚叟 @Gpercent @此生两相望 @__张国荣__
                    等几位吧友回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IP属地:北京11楼2015-09-11 14:10
                    回复
                      也说乡愿
                      发帖ID:千愚叟
                      http://tieba.baidu.com/p/3821828225
                      主旨:
                      夫子说:“乡愿,德之贼也~!”
                      通常乡愿解释为言行不一,
                      伪善的老好人,
                      在下不以为然。
                      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首先从德之贼说起。
                      何者为德之贼?
                      在下以为,
                      有德之名而无德之实,
                      却能盗用德的名头,
                      从而占据道德高地。
                      我们可不要小觑这个德之贼,
                      他不仅在身边,
                      更在我们的内心~!
                      再说乡愿,
                      原指乡中貌似谨厚,
                      而实与流俗合污的伪善者。
                      如果这样解释,
                      请问这类人是如何盗取德的名头的!?
                      综上,
                      通常的解释看似有理,
                      实际上解释不通。
                      在下以为,
                      这个乡愿是指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私欲。
                      以一个宏大的名头,
                      站在道德的高地,
                      不经意的实现自己内心隐藏一些私欲。
                      譬如冉子,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
                      子曰:“与之釜。”请益。
                      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
                      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譬如宰我。
                      三年一年之辩,
                      为啥要辩,
                      割舍不下名利场而已。
                      (后略)
                      原因:主楼及讨论皆甚是精彩!


                      IP属地:北京12楼2015-09-11 14: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