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城市经验与鲁迅杂文的发生】<1>在北京期间,鲁迅自感处于铁屋子,但并不如一般研究界简简单单认为的消极一面,从他的日记看,真实的他并未排斥日常生活,而是作为一个“繁忙的鲁迅”活动着。“主体如果缺席了日常生活经验,其思想与创作必然与社会相脱节”。他后来杂文有震撼力,很重要的一面即在他未脱离日常生活,也因而能写出潜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深层逻辑与结构。但是,他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又有超越,否则会在庸常中失去其启蒙理想。启蒙情结是他对抗世俗都市生活的意识,他不愿随这城市一同沉沦。鲁迅的另一种孤独的生活方式(抄古碑、钻故纸),不仅源于兴趣,更源于内心对生活超越意义追寻的需求。“鲁迅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干什么”,他既生活于庸常,又寻求超越。前者使他没有成为断了线的风筝,后者使他没有成为卑微的蝼蚁与蜗牛。<2>夜间的鲁迅是异端的,“他以对历史的考辨来强化对现实症状的阅读”,将历史与现实对接过并置。鲁迅是一个都市“深夜孤独者”。<3>竹内好:“对绝望都绝望的人只能成为文学家。”他认为鲁迅文学的自觉意识在会馆读古书抄古碑时形成。(《文艺理论与批评》2014/3,pp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