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原名街子坝,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雍正元年(1723年)兴场,以古庙“东观寺”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径106°14′7〃—106° 19′7〃,北纬30°44′13〃—30°49′37〃。地处高坪区东部,东邻南江乡,东南接黄溪乡,南连万家乡,西交老君镇、走马乡,北挨喻家乡、马家乡。人民政府驻东观场,电话区号0817,邮政编码637105,距高坪城区16千米。
政区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东观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乡为联保,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辖10个保,同时东观场改为东观镇,后撤镇并入东观乡,隶东观区。1950年12月,成立东观乡人民政府,改保为村。1953年析东观乡1、2村建东观镇。1958年10月,撤镇并入东观公社。1959年社、镇分治。1966年更名前锋镇,1971年10月,恢复原名。1984年3月,撤东观乡并入东观镇。1992年9月,老君、二家、万家、天峰、马家乡建制撤销,属地划入东观镇。1994年9月,原老君、万家、马家乡属地划出。1997年3月,原天峰乡属地划出;10月,原二家乡属地划出。2006年6月撤二家、天峰乡建制,属地并入至今。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邱家树、火光、马井坝、元通寺、邓家坝、东观、贺家沟、马曾桥、和平寨、蒋家山、罗家沟、白鹤桥、观音桥、圣灯寺、高桥坝、马蟠井、烂板桥、二家寺、潘家、吴家沟、封门垭、大石头、磐石滩、陶家沟、龙家井、杨家桥、梓潼沟、四方碑、荒草堰、吴家店、糍粑坳、明家庙、高家沟33个村民委员会和老官滩、半边街、打铁街、马路街、东新路5个社区。下设232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7万人,城镇化率16.79%。另有流动人口2300人。总人口中,男性21854人,占52.4%;女性19852人,占47.6%;14岁以下8819人,占21.15%;15—64岁26030人,占62.41%;65岁以上6857人,占16.44%;总人口中汉族41681人,占99.94%;少数民族25人,占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8.6‰,死亡率5.8‰,自然增长率2.8‰。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1千米,总面积47.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5.08平方千米,占94.12%;水域2.82平方千米,占5.8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71人。
名称来历 原名街子坝,始建于元末明初,清雍正元年(1723年)兴场,以古庙“东观寺”得名。
地理位置
位于东径106°14′7〃—106° 19′7〃,北纬30°44′13〃—30°49′37〃。地处高坪区东部,东邻南江乡,东南接黄溪乡,南连万家乡,西交老君镇、走马乡,北挨喻家乡、马家乡。人民政府驻东观场,电话区号0817,邮政编码637105,距高坪城区16千米。
政区沿革 清宣统二年(1910年)设东观乡。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乡为联保,二十九年(1940年),改联保为乡,辖10个保,同时东观场改为东观镇,后撤镇并入东观乡,隶东观区。1950年12月,成立东观乡人民政府,改保为村。1953年析东观乡1、2村建东观镇。1958年10月,撤镇并入东观公社。1959年社、镇分治。1966年更名前锋镇,1971年10月,恢复原名。1984年3月,撤东观乡并入东观镇。1992年9月,老君、二家、万家、天峰、马家乡建制撤销,属地划入东观镇。1994年9月,原老君、万家、马家乡属地划出。1997年3月,原天峰乡属地划出;10月,原二家乡属地划出。2006年6月撤二家、天峰乡建制,属地并入至今。
政区划分
2011年末辖邱家树、火光、马井坝、元通寺、邓家坝、东观、贺家沟、马曾桥、和平寨、蒋家山、罗家沟、白鹤桥、观音桥、圣灯寺、高桥坝、马蟠井、烂板桥、二家寺、潘家、吴家沟、封门垭、大石头、磐石滩、陶家沟、龙家井、杨家桥、梓潼沟、四方碑、荒草堰、吴家店、糍粑坳、明家庙、高家沟33个村民委员会和老官滩、半边街、打铁街、马路街、东新路5个社区。下设232个村民小组,15个居民小组。
人口面积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0.7万人,城镇化率16.79%。另有流动人口2300人。总人口中,男性21854人,占52.4%;女性19852人,占47.6%;14岁以下8819人,占21.15%;15—64岁26030人,占62.41%;65岁以上6857人,占16.44%;总人口中汉族41681人,占99.94%;少数民族25人,占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8.6‰,死亡率5.8‰,自然增长率2.8‰。辖区东西最大距离7.7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0.1千米,总面积47.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5.08平方千米,占94.12%;水域2.82平方千米,占5.8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7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