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最怕什么?我想百分之九十的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考试。可是读书总得考试,不考试就没有分数,没有分数就没有学分,学分不够就没有学位,没有学位就没有工作,找不到工作就找不到老婆……考试前半个月,学校文印社的生意好到爆,那14天里估计占了全年生意利润的90%,印笔记的、复习题的、来自各种小道消息的真题、答案的……,对很多人来说的,整一个学期也没有考前半个月里学的东西多,也可以理解为,到了考前半个月才知道整个学期都讲了些什么。早在考前一个月,男生们开始积极展示和女生们良好的同学关系,能够借到班里学习最认真的女生的笔记去复印,那简直是等于捞到了保底的救命稻草。同步进行的还有疯狂地拷贝老师的PPT,甭管有用没用,拷得越多越好,病急乱投医的时候,回到宿舍才发现连同其他年级或者专业的课件也拷来了。从06年的教学评估开始,教务处对学生越来越严格,除了不让老师划重点、规定挂科率指标外,考卷也分为ABC三套,考前随机抽取,出卷老师也不知道究竟会考哪一套。于是,我们绞尽脑汁想了各种套路,比如求老师划“非重点”,趁老师课间去厕所,把他的U盘狂搜索一番,拷出自认为有用的线索,最终的一招就是行贿了,不过成功的几率基本是0%。每当抱着厚如水泥板的专业书,听老师用一种漫不经心的口吻说“凡是我课堂上讲过的都是重点”的时候,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于是,每个学期的考前半个月里总能涌现了一批复习神人,我们宿舍要以小四儿和南南这两位河南老乡为代表,从她们身上能够看出,河南的考生有多么坚韧顽强。那几天里,她们的案头永远摆满了红牛、咖啡、可乐、洋参含片等等一切可以用来提神的食物。每天下了晚自习,南南就提着书包和一大塑料袋的罐装咖啡回到宿舍,然后奋战到三点钟,东北妞很快就发现了这招的高效之处,并迅速效仿。那段时间里,我们宿舍永远弥漫着咖啡和红牛的让人神经的混合气味,仿佛大烟馆。但最拼命的还是小四儿,要不是我们要死要活地劝说,估计她真的打算“头悬梁,锥刺股”。酷暑难熬的夏夜里,她直接坐在水房里看书,因为那儿窗子多,风大一些,当然蚊子也更多;暖气充足的冬夜里,她特意坐在有穿堂风的走廊上复习,那样可以冻冻更清醒。她永远都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上床,有时候天都微微发亮了,她的床铺还空着。小四儿真的是拼命三娘,不得不佩服河南人的韧劲啊!记得考中国法制史的那个学期,有一天后半夜,小四儿终于扛不住回来睡觉了,刚躺下,大家就听见她念叨开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的历史意义是什么?”还以为她在考大家呢,没睡下的几个人赶紧翻书,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听她大声背诵了起来:“西周五刑是墨、劓、宫、剕、大辟!”被她吓了一大跳之后才发现,原来她是在说梦话。我们说,小四儿的法制史不得满分就没天理了。但是后来听其他专业的老乡说了才知道,还有更强悍的,为了不让自己睡着,整个晚上就站在凳子上看书,为了不掉下来,当然得精神百倍。大学的考试啊,真是逼出了很多神人,也让我们充分发掘出了自身的潜力,其实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续半个月,也不会出人命。回过头来想想,大概这就是年轻的优势。
考完试,就该放假了。想到能回家,考前怎么受苦受难都是值得的。公大学生除了在校有恋人的,几乎都是开学前一个星期就开始情绪低落;踏上北京的土地后,那种发配充军般的惆怅更深了;公交车开到南五环,能看到那片黄不啦叽的宿舍楼了,恨不得马上地震,把那片楼给震塌吧!所以学期结束放假了,便犹如获得了假释的罪犯,恨不得立马坐上直升飞机逃离。尽管说是“未来的警界精英”,到底仍旧是小孩子的心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