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吧 关注:2,723贴子:178,275
  • 7回复贴,共1

【关于李二】人造成“圣君”李世民-转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原帖的地址,在历史吧
http://tieba.baidu.com/p/2326082761?fr=itb_feed_jing


1楼2013-05-14 11:35回复

    导语:提起唐太宗李世民,人们心目中浮现出的往往是雄才大略、开明包容,创造了一个伟大帝国和一个辉煌时代的“圣君”形象。可是,这个“圣君”的形象,却是一个染上太多玫瑰色而失去了原来面目的人造货


    2楼2013-05-14 11:41
    回复

      杀死兄弟逼父退位,靠政变上台的唐太宗李世民怎样解释帝位的合法性。从而迈出走向“圣君”的第一步呢?对了,就是修改史书造神。


      3楼2013-05-14 11:41
      回复

        唐太宗李世民给大多数人留下的第一映像大概就是虚心纳谏了。诚然,他纳谏不可谓不虚心。只是左耳进右耳出,在听取完臣下的意见后照旧做自己原本要做的事。好名声得到了,也没少享受。
          理想圣君:开明纳谏的形象如此建立
        普通大众一直都有仰望的需要。所以,历史和现实生活一样,也都是需要偶像的,尤其需要具备偶像气质的皇帝。对此唐太宗似乎一直都表现得相当配合。在唐太宗认真求谏的鼓励下,贞观一朝君臣确曾一度形成了一种直言进谏、纳谏之风。民部尚书裴矩佞于隋,也能大胆进谏力争。司马光就说:“裴矩佞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我行我素:纳谏虚心倾听 听完不改还按自己意愿做据《贞观政要》卷二记载:贞观四年,唐太宗下诏修洛阳宫乾阳殿以备巡狩。给事中张玄素上书切谏,唐太宗虽然很不高兴,却没有发作,而是下令“所有作役,宜即停之”。还借题发挥地说出“众人之唯唯,不如一士之谔谔”这句千古名言来。不过,《资治通鉴》卷193却记载,说过这话的次年,刚刚修缮完九成宫,唐太宗就再次提出要修缮洛阳宫。这一次,民部尚书戴胄站出来反对太宗依然虚怀纳谏,不仅表扬戴胄“忠直体国,知无不言”,还给他升了官。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太宗还是忍不住命窦璡修缮洛阳宫。诸如此类一面从谏如流、一面我行我素的事情,史书中还有不少零散的记载。 “虚心纳谏”的唐太宗只是儒家士大夫们与唐太宗本人联手炮制出的一块“内圣外王”的“道德假象”。大臣们极力想要压抑太宗的私欲,将他纳入“内圣外王”的正确轨道,所以频繁进谏。太宗则几乎逢谏必纳,对进谏者无不大加赏赐,但在行动上却几乎没有什么改观:奖赏过谏臣之后,他想去游猎,仍然会去;想修筑新的别宫,仍然会修。 纳谏的秘密:形式主义表演塑造出一代圣君的形象反观贞观年间的历史,是不难发现李世民那些浓厚的表演痕迹的。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对自己日后留在史书中的形象是如此强烈地关注,以至于他对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做出了刻意的修饰。他不止一次地通过与臣僚们对话的方式,极力塑造出自己生活简朴、爱惜民力的光辉形象。贞观时期的20多年里,太宗确实接受了太多太多的进谏,然而接受是一回事,执行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数的进谏最后并没有得到有力的贯彻。当他在朝堂之上充分展示自己虚怀若谷的帝王风度,当他对犯颜直谏的宽容被史官们载入实录之中后,很快他就忘记了谏言的具体内容。对太宗而言,重要的是接受进谏,而不是接受进谏的内容。意味深长的是,对儒家知识分子,尤其是文职官僚们而言,重要的也只是纳谏,而不是执行纳谏的内容,因为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个性平淡的天命的代表”。所以,在儒家政治理想中,唐太宗的全部意义,只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内圣外王”的乌托邦罢了。至于贞观之治,剔除那些家给人足的“神化”,也只剩下一场完美的形式主义表演罢了。 魏征是唐太宗虚心纳谏的一面旗帜


        5楼2013-05-14 11:42
        收起回复
          自己顶


          9楼2013-05-14 12:49
          回复
            总结:
            李2 “圣君”的形象,其实是一个染上太多玫瑰色而失去了原来面目的“人造货”。


            11楼2013-05-14 14:22
            回复
              李元吉吧里太冷清了,我把贴转过去增加点人气。


              13楼2013-05-14 20:22
              收起回复
                发现不少吧里都有这个帖子,就连唐吧都有了,哈哈。。。。


                14楼2013-05-15 15:1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