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吧 关注:1,110,266贴子:26,932,307

中医基础理论及相关概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本想再好好整理整理过几天再发,但看今天讨论的这么多,我就发了吧
一直想普及一下中医基础理论,省得再看到有人说中医没有统一的理论,但是懒得打字所以就找来我们课本的电子版来发一下。一些不重要或者不相关的就不贴了主要贴理论学说、藏象和精气神津液。
有兴趣讨论的欢迎,黑子喷子想说脏话人身攻击的请点击右上角的红叉,我保留删帖的权利。
我所要说的基本上是按照本书内容来的,尤其在前三章很多概念比较难理解,那它所在段落会比较长,我把书中的举例都摘下来方便理解,而有些好理解或者大家知不知道都没关系的就简单说一下,解释清楚即可,想要详细了解的请去看书,所以虽然目录很长,但我要说的不太多,最后再加上一些中药方剂的东西。
我们学的是孙广仁主编的新世纪第二版教材,以下所选取的定义都是此教材中的。
PS:前几天忘签到了,没办法用黑体或者红字来标出重点,我尽量分段明显一点。


IP属地:广东1楼2013-04-09 18:01回复
    怎么回事?


    IP属地:广东2楼2013-04-09 18:55
    收起回复
      好帖留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04-09 18:57
      收起回复
        在道家思想的大趋势下是中医发展的巅峰,因为道家所说的天不就是自然么,而中医涉及的自然科学是很广泛的,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武侠片里道士总会点医术………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3-04-09 18:59
        收起回复
          话说手机怎么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04-09 19: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3-04-09 19:00
            收起回复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一)整体观念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由多层次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各个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
              整体观念贯穿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辨证、养生、防治等各个方面,是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指导思想。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主要体现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两个方面。
              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人体是一个内外联系、自我调节和自我适应的有机整体。人体是由若干脏腑、形体、官窍组成的,而各个脏腑、形体和官窍各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但它们不是孤立的、肢解的、彼此互不相关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和相互为用的。因此,各个脏腑形体官窍,实际上是人体整体结构的一部分;各个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实际上是整体功能的一部分。
              (1)生理上的整体性:人体自身在生理上的整体性,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结构与功能上是完整统一的,即五脏一体观;二是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即形神一体观。
              五脏一体观:人体由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等构成。各个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它们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之间,又通过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络作用,构成一个在结构上完整统一的整体。每个生理系统中的任何一个局部,都是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结构的完整为机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机能相统一的观点,称为“五脏一体观”。
              形神一体观,即是形体与精神的结合与统一。在活的机体上,形与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离的。形是神的藏舍之处,神是形的生命体现。神不能离开形体而单独存在,有形才能有神,形健则神旺。而神一旦产生,就对形体起着主宰作用。形神统一是生命存在的保证。
              (2)病理上的整体性: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引起的整体性病理反映,把局部病理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发生病变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的影响。
              脏腑之间,在生理上既然是协调统一、密切配合的,在病理上也必然是相互影响的。如肝的疏泄功能失常时,不仅肝脏本身出现病变,而且常影响到脾的运化功能而出现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腹痛腹泻等症,也可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而见喘咳,还可影响心神而见烦躁不安或抑郁不乐,影响心血的运行而见胸部疼痛。因此,五脏之中,一脏有病,可影响他脏。在分析某一脏病的病机时,既要考虑到本脏病变对他脏的影响,也要注意到他脏病变对本脏的影响。
              (3)诊治上的整体性: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统一的,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在生理与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而在诊察疾病时,可通过观察分析形体、官窍、色脉等外在的病理表现,推测内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正确诊断,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局部病变常是整体病理变化在局部的反映,故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在探求局部病变与整体病变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确立适当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如对口舌生疮的治疗,由于心开窍于舌,心与小肠相表里,口舌生疮多由心与小肠火盛所致,故可用清心火的方法治疗。处方遣药时,酌加利水之品,以让火热随小便而出。心火与小肠火得泻,口舌生疮自愈。再如久泻不愈,若属肾阳虚衰,其病虽发于下,但可以艾灸巅顶之百会穴以调之,督脉阳气得温,肾阳得充,泄泻自愈,即所谓“下病上取”;眩晕欲仆,若为水不涵木,其病虽发于上,但可以针灸足心之涌泉穴以调之,肾水得充,涵养肝阳,眩晕自减,即所谓“上病下取”。
              人体是形神统一的整体,形病可引起神病,神病亦可致形病,故中医学强调形神共养以养生防病,形神共调以康复治疗疾病。在养生方面,既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并加强身体锻炼以养其形,使形健而神旺,又要恬惔虚无,怡畅情志以养神,使神清而形健。由于“神乃形之主”,躯体疾病多伴有程度不同的精神损害,而这些精神损害又常阻碍躯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故重视调理精神情志在整个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强调首先“治神”。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大自然存在的阳光、空气、水、温度、磁场、引力、生物圈等,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最佳环境。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这种人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的认识,即是“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IP属地:广东14楼2013-04-09 19:09
              收起回复

                本章涉及的精气、阴阳、五行的哲学理论有兴趣的自己去找,我就不贴了,就贴跟中医有关的。
                第一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有关世界本原和发展变化的宇宙观和方法论,是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最有影响的古代哲学思想,也是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
                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引入中医学,构建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体系,反映了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理性认识过程和方法的总和。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古代的哲学思想如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其较高层次;观物取象、外揣、类比、演绎等较具体的方法,是其较低层次。
                第一节 精气学说
                精气学说,是研究精气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构成本原及其发展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对中医学影响较大的古代哲学思想之一。
                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有升、降、聚、散等几种。升与降、聚与散,虽是对立的,但保持着协调平衡关系。
                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奠基于先秦至秦汉时期。这一时期正值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阶段,故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尤其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和整体观念的构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气学说是研究人体内精与气的内涵、来源、分布、功能、相互关系,以及与脏腑经络关系的系统理论。中医学的精气理论接纳了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精髓,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引入其中,与其自身固有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创立了独特的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
                1.对中医学精学说建立的影响
                中医学的精,又称精气,是指藏于脏腑中的液态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既包括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称后天之精。
                中医学的精理论,来源于古人对人类生殖繁衍过程的观察与体验,是由对生殖之精的认识发展而来。古代哲学的精学说,对中医学的精理论的产生,起到了重要的方法学作用。
                古代哲学所谓的精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对人体内的精是人的形体和精神的化生之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之认识的产生,无疑在方法学上起到了类比思维的启发作用。人体的各脏腑形体官窍,是由精化生的“同源异构体”,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推动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气与神,也由精化生,精是气和神的化生本原。


                IP属地:广东17楼2013-04-09 19:14
                收起回复

                  2.对中医学气理论形成的影响
                  中医学的气,是指人体内生命力很强、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既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激发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源泉,感受和传递各种生命信息的载体。气的不断运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外的新陈代谢,激发着物质与能量的转化,负载和传递着生命信息,推动和调控着脏腑的机能,从而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的终止。
                  中医学的气概念,虽然源于古人运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周易?系辞下》)的观察思维方法,对人体各种显而易见但至关重要的生命现象如呼吸之气、体内散发的“热气”、体内上下流动之气的观察、体悟、抽象和纯化,但与哲学气学说的渗透与影响密切相关。
                  中医学关于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之根本的认识,与古代哲学关于气是运动不息的,是推动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动力等思想对中医学的渗透有关。《管子?枢言》“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等的气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促使中医学产生了“人气”能激发和调控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之间及其与无形之气之间的相互转化的理论。这可以说是古代哲学中的“有形生于无形,有形化为无形”的气化思想在中医学中的体现。
                  人体之气,既是这一气化过程的推动力和调控力,又是这一气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精化气,为有形化为无形;气生精,为无形化为有形。但中医学所说的有形与无形之间的转化,比古代哲学更为具体,更为细致。如对气生精,一般少说气凝聚一起则变为精,而是说气的运动促进精的化生,即消耗了能量而获得了营养物质的产生。
                  由于人体内之气的不断运动,推动了物质与能量的新陈代谢,产生了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因而维系了人体正常的生命进程。若人体之气的运行失常,出现气郁、气滞或气逆等,则可致精血津液等有形之物的运行代谢失常,或郁滞不行,或凝聚为症积,而调理气机,是防治此类病证的主要方法。中医学的重气化轻形质观念,无疑是受《道德经》的“有生于无”的深刻影响而产生。
                  中医学的“气本一气”,人身诸气皆一身之气之划分的认识,无疑受了古代哲学“元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中医学将“元气一元论”作为一种思维方法,类比人体内的各种气也有共同的化生之源。即一身之气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之清气相融合而成;人体内的各种气,包括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和各脏腑经络之气,都是一身之气的分化。此即所谓的“气本一气说”。
                  由精化生并与吸进的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形成的一身之气,《内经》称为“人气”,根据其运动趋势和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阴气与阳气: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肃降;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阴阳二气的运动和功能有序谐和,平衡稳定,人体则健康无病。如《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命曰平人。”
                  人气在体内不断升降出入运动的认识,可能来源于古人在“导引”、“气功”锻炼中对自身之气上下运行的体悟,但无疑也与古代哲学的气学思想的渗透有关。古代医家运用类比思维,将人体比作一个小天地,认为人体内的气,与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相同,也在人体内不断地升降出入运动,以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宇宙中的天地之气的运动规律是: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即阳降阴升,交感合和,协调有序。人气的运动规律也类同天地之气,在下之气升,在上之气降,即阴升阳降,协调共济,畅达有序。如心火下降,肺气肃降,犹天气下降;肾水上济,肝气升发,犹地气上升。如此则维持了心肾水火协调共济,肺肝二气运行有度。而脾气主升,胃气主降,斡旋诸气于人体之中,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人体之气的运行协调有序,称为“气机调畅”,标志着人体的生命活动稳定有序。
                  人体内各种生命信息,皆可通过在体内升降出入运行的气来感应和传递,从而构建了人体之内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外在的信息感应和传递于内在的脏腑,内在脏腑的各种信息反映于体表,以及内在脏腑的各种信息的相互传递,皆可以体内的无形之气为信息的载体来感应和传导。如内在脏腑精气的功能正常与否,其信息可以气为载体,以经络为通道反映于体表相应的部位,“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肺气通于鼻”,“肾气通于耳”。气为精化,色随气华,脏腑所藏精气的盛衰及其功能的强弱常变,皆可通过气的介导而反映于面部、舌部等体表部位。
                  脏腑之间的各种生命信息,还可以气为载体,以经脉或三焦为通道而相互传递,以维护脏腑之间的功能协调。外部体表感受到的各种信息和刺激,也可由气来负载以向内在的脏腑传导。如针刺、艾灸和按摩等刺激,就是通过运行于经络之中的经气的负载以传导于内脏而发挥整体调节作用的。古代哲学关于通过气的中介作用而使宇宙万物得以相互感应的认识,渗透到中医学,对人体之气的负载传递生命信息的理论的产生,提供了一种类比思维的方法。
                  总之,古代哲学的精与气,其内涵是同一的,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中医学所讲的人体内的精与气,其内涵是有别的,是关于人体生命的产生和维系的认识。精与气的概念,在古代哲学与中医学中是有明显区别的:人体内的精与气的概念是具体的,宇宙中的精或气的概念是极为抽象的。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是被中医学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来应用的。


                  IP属地:广东18楼2013-04-09 19:16
                  收起回复
                    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即中医学对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的认识。它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社会环境中,必然受到自然与社会环境各种变化的影响,人类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斗争中维持着机体的生命活动。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时刻进行着各种物质与信息的交流。通过肺、鼻及皮肤,体内外之气进行着交换;通过感官,感受与传递着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因而通过气的中介作用,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相统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各种变化,对人体的生理、病理则产生一定影响。剧烈的气候变化与社会动荡,则引致病邪的产生,侵犯人体而致疾病发生。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强调从宏观上、从自然与社会的不同角度,全方位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防治。


                    IP属地:广东19楼2013-04-09 19:17
                    回复

                      第二节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对立统一理论,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
                      阴阳学说贯穿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组成人体的所有脏腑经络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都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功能特点划分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部分。故《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脏腑形体分阴阳:脏腑及形体组织的阴阳属性,
                      就大体部位来说,
                      上部为阳,下部为阴;
                      体表属阳,体内属阴。
                      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
                      则背为阳,腹为阴;
                      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
                      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分属于阴阳的脏腑形体组织还可以再分阴阳。
                      如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
                      筋骨为阳中之阴。
                      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
                      肌肉为阳中之阴;
                      筋为阴中之阳,
                      骨为阴中之阴。
                      再如五脏分阴阳:
                      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
                      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
                      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
                      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
                      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
                      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经络系统分阴阳:其中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
                      属腑而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一阳分为三阳,因行于上肢与下肢的不同而分称为手足阳明、少阳、太阳经;
                      属脏而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一阴化为三阴,分称为手足太阴、厥阴、少阴经。
                      奇经八脉中的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阴跷、阴维;
                      行于身体之外侧者,称阳跷、阳维。
                      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
                      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
                      络脉中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称为阳络;
                      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的称为阴络。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
                      (二)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来完成的,而脏腑经络的功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活动稳定有序。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由精所化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
                      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功能作用而分为阴气与阳气:
                      阴气主凉润、宁静、抑制、沉降,
                      阳气主温煦、推动、兴奋、升发。
                      正是由于人体内阴阳二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同时又是由于体内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功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若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此外,阴阳学说还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如人体内的阴阳二气,清阳主升,出上窍;
                      浊阴主降,出下窍;
                      清阳主出,发于腠理、四肢;
                      浊阴主入,走于五脏、六腑。
                      人体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也正是阴阳二气升降出入协调平衡,才推动和维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IP属地:广东20楼2013-04-09 19:22
                      收起回复

                        (三)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处于动态平衡的结果。疾病的发生标志着这种协调平衡的破坏,故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
                        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体,引起邪正相争,导致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和生理功能失常的结果。而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为阳,寒邪、湿邪为阴。
                        2. 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故《素问?著至教论》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
                        (1)阴阳偏盛:即阴偏盛、阳偏盛,是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胜则热,阳胜则阴病:阳胜,是指阳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阳”而使机体阳气亢盛所致的一类病证。由于阳气的特性是热,故说“阳胜则热”。由于阳能制约阴,故在阳气亢盛时必然要消耗和制约机体的阴气,致使津液减少,而出现脏腑、组织、器官失于滋润而干燥的表现,即所谓“阳胜则阴病”。故外感温热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口干唇燥、舌红少津等“阳胜伤阴”之症。
                        阴胜则寒,阴胜则阳病:阴胜是阴邪侵犯人体,“邪并于阴”而使阴气亢盛所致的一类病证。由于阴气的特性是寒,故说“阴胜则寒”。由于阴能制约阳,故在阴气亢盛时必然会损耗和制约机体的阳气,导致其虚衰,故说“阴胜则阳病”。仍以寒邪直中内脏为例,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肢冷、蜷缩、脉迟伏或微细欲绝等“阴胜伤阳”或“阴胜阳衰”之症。
                        阴阳偏盛所形成的病证是实证,阳偏盛导致实热证,阴偏盛导致实寒证。故《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
                        (2)阴阳偏衰:即阴虚、阳虚,是属于阴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
                        阳虚则寒:阳虚泛指人体阳气虚衰。根据阴阳相互制约的原理,阴或阳任何一方的不足,无力制约对方,必然会导致另一方相对的偏盛。阳虚不能制阴,则阴气相对偏盛而出现寒象。
                        阴虚则热:人体之阴气虚衰,不能制阳,则阳气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
                        阴阳偏衰所导致的病证是虚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阳虚出现虚寒证。
                        (3)阴阳互损:由于阴阳之间互根互用,所以在阴阳偏衰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阴阳互损的情况。
                        当阳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阳虚不能生阴,继而出现阴虚的现象,称为“阳损及阴”。同样,当阴虚至一定程度时,因阴虚不能生阳,继而出现阳虚的现象,称为“阴损及阳”。
                        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最终都导致“阴阳两虚”。
                        这种阴阳两虚并不是阴阳双方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同样存在着偏于阳虚或偏于阴虚的不同。
                        如由精虚无以化气而导致气虚的阴损及阳,属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由气虚无力生血而致血虚的阳损及阴,属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总上所述,阴阳偏胜偏衰主要用来概括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理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精与气或气与血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的虚性病变。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前者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后者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表现的阴阳皆消。


                        IP属地:广东21楼2013-04-09 19:24
                        回复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的,自然界各种事物和现象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五行学说来阐释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体表与内脏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在环境的统一。五行学说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用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1-3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自 然
                          界 五
                          行 人

                          五音 五味 五色 五化 五气 五方 五季 五脏 五腑 五官 形体 情志 五声 变动
                          角 酸 青 生 风 东 春 木 肝 胆 目 筋 怒 呼 握
                          徵 苦 赤 长 暑 南 夏 火 心 小肠 舌 脉 喜 笑 忧
                          宫 甘 黄 化 湿 中 长夏 土 脾 胃 口 肉 思 歌 哕
                          商 辛 白 收 燥 西 秋 金 肺 大肠 鼻 皮 悲 哭 咳
                          羽 咸 黑 藏 寒 北 冬 水 肾 膀胱 耳 骨 恐 呻 栗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归纳人体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组织器官和精神情志等各种功能活动,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进而与自然环境相联系,建立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并以五行的生克制化规律来分析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以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因此,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思维方法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IP属地:广东24楼2013-04-09 19:33
                          收起回复

                            (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1.说明五脏的生理特点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并以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如木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有温热、向上、光明的特性,心主血脉以维持体温恒定,心主神明以为脏腑之主,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主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以营养脏腑形体,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有清肃之性,以清肃下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具有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
                            2.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行学说除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脏的五行属性外,还以五脏为中心,推演络绎整个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人体的形体、官窍、精神、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等与人体的五脏联系起来,建立了以五脏为中心的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如以肝为例:“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是以知病之在筋也”(《素问?金匮真言论》),这样把自然界的东方、春季、青色、风气、酸味等,通过五行的木与人体的肝、筋、目联系起来,构筑了联系人体内外的肝木系统,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五脏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行学说不仅用五行特性说明五脏的功能特点,而且还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来说明脏腑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即五脏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肝生心即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
                            心生脾即火生土,如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
                            脾生肺即土生金,如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肺生肾即金生水,如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
                            肾生肝即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
                            肾制约心即水克火,如肾水上济于心,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心制约肺即火克金,如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肺制约肝即金克木,如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肝制约脾即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脾制约肾即土克水,如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依据五行学说,五脏中的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的生理联系。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至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和克制,而不致于过亢;本脏之气太盛,则有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则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
                            如脾(土)之气,其虚,则有心(火)生之,其亢,则有肝(木)克之;
                            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
                            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
                            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应当指出的是,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以五行的特性及其生克规律来论述的。然而,五脏的功能是多样的,其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五行的特性并不能说明五脏的所有功能,而五行的生克关系也难以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联系。因此,在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时,不能囿于五行之间相生相克的理论。


                            IP属地:广东25楼2013-04-09 19:35
                            收起回复

                              4.指导针灸取穴
                              在针灸疗法中,针灸学家将手足十二经近手足末端的井、荥、输、经、合“五输穴”,分别配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
                              在治疗脏腑病证时,根据不同的病情以五行的生克规律进行选穴治疗。
                              如治疗肝虚证时,根据“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肾经的合穴(水穴)阴谷,或本经合穴(水穴)曲泉进行治疗。
                              若治疗肝实证,根据“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取心经荥穴(火穴)少府,或本经荥穴(火穴)行间治疗,以达到补虚泻实,恢复脏腑正常功能之效。
                              5.指导情志疾病的治疗
                              人的情志活动,属五脏功能之一,而情志活动异常,又会损伤相应内脏。由于五脏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人的情志变化也有相互抑制作用。临床上可以运用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
                              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这就是情志病治疗中的所谓“以情胜情”之法。
                              以五行生克规律阐释疾病的治疗,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疾病的治疗都能用五行生克规律来解释。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IP属地:广东29楼2013-04-09 19:4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