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吧 关注:3,440贴子:44,564
  • 2回复贴,共1

组织领导的地方武装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1-05 21:25回复
    广东工农讨逆军第七团、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七团   民国15年(1926)10月,五华县农会成立农民自卫军常备大队,下设3个中队,各区乡分别设中队和小队,全县有农民武装2000多人,有枪600多支。次年5月,自卫军常备大队改编为工农讨逆军五华县大队,大队长古定欧。不久又改编成广东工农讨逆军第七团,同年秋又改称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七团,古大存任团长。     
         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二团   民国16年(1927)9月上旬,兴宁农军第二次兴城武装暴动后,在永和区湖尾成立广东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队,团长刘光夏,党代表蓝胜青。同年11月,工农讨逆军第十五团队改称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二团,团长刘光夏,党代表蓝胜青。     
         大埔县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   民国15年(1926)秋,广东省农会农运特派员、中共大埔县部委农运委员赖释然与饶龙光等在太宁、桃源组织农民自卫军。次年夏,整编为大埔县农民自卫军独立第一团,有300余人。     
         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八团、第十团   民国16年(1927)10月,梅县松口、三井、阴那等地农民武装,在松口成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八团,团长李啸,党代表王之伦。同月,梅县郑兴(郑天保)、朱公伟带领农民自卫军30余人到松南九龙嶂与丰顺县黎凤翔、张泰元带领的农民自卫军汇合,成立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团,由郑兴任团长,蔡若愚(胡一声)任党代表。     
         工农红军教导团   民国18年(1929)4月,为坚持斗争,五华县委在八乡山成立教导队,次年扩充为教导团,以古宜权为团长,全团300余人,活动于五华、兴宁、丰顺、紫金等县。     
         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第十六团   民国16年(1927)10月,大埔县农民自卫军在配合南昌起义部队三河坝战役后,撤至桃源整训,并整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五团,下设2个营。团长兼党代表饶龙光。次年1月,李明光继任团长,党代表何常德,政委黄炎。6月,第一营至永定参加暴动,被编为广东工农革命军东路第十六团,团长李明光,党代表丘宗海。     
         东江红军蕉岭第二独立营   民国17年(1928)冬,中共蕉岭县委在油坑成立东江红军蕉岭独立营,下设3个连,40多人,不久发展至200余人。营长张宏昌。     
         饶和埔独立支队   民国17年(1928)冬,饶(平)(平)和(大)埔3县部分领导协商决定,集中失散的武装部队人员在大埔西岩山西竺寺成立饶和埔独立支队,下辖3个大队。支队长詹阿遂,党代表温仰春。     
         梅县、大埔、丰顺、平远县模范赤卫总队   民国18年(1929)春,梅县在各区、乡建立赤卫队的基础上,成立梅县赤卫总队。同年夏,编入红六军第十六师四十六团。同年秋,大埔县成立模范赤卫总队,各区、乡建立赤卫队和区联队。同年3月,丰顺县成立模范赤卫总队,人数约100人,总队长刘春;各区设区联队;各乡设赤卫队。同年6月,丰顺县模范赤卫总队部份队员编入红军四十六团。次年5县城,成立平远县模范赤卫总队,总队长陈炳南。红四军一纵队撤离平远县后,总队分2个大队,第一大队长陈炳南,政委曾庆禄。第二大队长赖兴邦,政委李万炎。2个大队活动于兴宁、寻乌、龙川、平远等县,由于国民党军队严密封锁和“围剿”,不久停止活动。     
    


    2楼2011-01-05 21:26
    回复
           红军独立第十四团   民国18年(1929)1月1日,经中共丰顺县委决定,成立丰顺县教导队。同年2月,教导队改编为红军独立十四团,下设2个连,隶属丰顺县军事委员会。团长邹玉山(曾毅生代),政委彭化民。     
           铜山四区联队   民国18年(1929)11月,活动于铜鼓蟑、明山嶂的梅县、大埔、丰顺县部分中共游击队武装,组成铜山四区联队。次年1月,红四军进军东江,四区联队编入东江红军第四十六团,编为第二营,营长刘竹。     
           丰梅武装大队   民国20年(1931)1月,丰(顺)梅(县)县委成立,同时成立丰梅武装大队。大队长黎通。     
           东江红军游击队   民国22年(1933)春,原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古大存率政治保卫局武装人员5人,从国民党军包围中突围,与陈华所率之丰梅游击队12人汇合,组成东江红军游击队,队长古大存,后古关贤、张观亮继任。民国24年12月,转移至大埔埔南山区隐蔽,发展一批武装队员。民国27年8月北上闽西整编。     
           五兴龙游击大队   民国20年(1931)1月,根据中共闽粤赣特委指示,成立中共五(华)兴(宁)龙(川)县委,同时在兴宁黄陂成立五兴龙游击大队。大队长罗柏松,政委潘火昌。次年6月,五兴龙游击大队改为兴龙游击大队,隶属中共赣南特委领导。大队长罗义妹。政委周昭汉后廖志标。     
           蕉平寻红军独立营、独立团   民国18年(1929)4月,蕉(岭)平(远)寻(乌)县委、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东江游击大队和兴(宁)平(远)寻(乌)等县赤卫队合编为东江红军蕉平寻独立营,初设3个连,后扩为4个连,近500人。营长彭城,政委罗屏汉。民国20年秋,以蕉平寻独立营为主体,吸收地方赤卫队,扩编为东江红军蕉平寻独立团。团长罗文彩(次年2月由黄世昌接任),政委罗屏汉(次年2月由梅云香接任)。     
           饶和埔独立营   民国19年(1930)冬,组建饶(平)(平)和(大)埔独立营,下辖3个连。营长张英瑞,教导员罗铁山(肖铁生)。     
           饶和埔独立大队   民国21年(1932)5月,闽西红军占领漳州后,准备进军东江,组织在漳散失武装人员,成立饶(平)(平)和(大)埔独立大队,共500余人(后一部份编入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大队长张大伟,政委温仰春。     
           饶和埔诏游击大队   民国21年(1932)9月,由红军第三连一部和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县委警卫人员共同组成饶和埔诏游击大队。大队长黄伟,政委张宗。     
           永和埔游击队   民国24年(1935)7月,红军第九团在永定、大埔、平和、南靖一带坚持斗争中,协助地方组建起永和埔游击队。负责人曾寿宁。     
           永埔游击队   民国25年(1936)4月,在成立永(定)(大)埔工委的同时,成立永埔游击队,后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队长陈茂辉,政委郑树昌。     
           中共梅埔地委特务队、粤东支队   民国35年(1946)11月,原韩江纵队队员20人组成梅埔特务队。队长程严,政委王立朝。次年5月,梅埔地委特务队16人与以刘永生为首的闽西14位武装骨干相结合,在大埔坪沙成立粤东支队。     
      


      3楼2011-01-05 21: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