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都城的迁徙,存在一个从今山东荷泽迁徙今江苏吴中(原吴县)、上海嘉定、浙江绍兴,然后再由今浙江绍兴迁徙今山东胶南的迁都过程。本文依据史籍相关记载及考古资料。
一、西周之前的越国都城在今山东荷泽
越国的始建时间较早,《吴越春秋》谓少康“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余始受封。”据此,越国即在夏少康时就已经存在。然而从今江南地区的考古资料来看,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的“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人的墓葬,其最早的时代也只为西周早期,这也就是说,越族人在西周之前的居住地并不在今江南地区。西周之前的越族人不在今江南地区居住,那越国在西周之前的都城当然也就不会在今江南地区。西周之前的越国都城在今何处?可通过下面的考证得出。
二、西周早期越国迁都于今苏州吴中
今苏州吴中(原吴县)境内有越城遗址,面积约18万平方米,其城池西、北两面残留有高4.5米的夯土城墙[6]。经考古发掘,越城遗址出土有两周时期的文物[7],说明越城遗址始筑于西周时期。越城遗址西侧为鱼城遗址,在越城遗址与鱼城遗址之间有一小溪相隔,小溪古名曰“越来溪”
[
从城及溪以“越”取名来看,当与昔日越族人在此居住有关。结合该城的考古资料,可确定今苏州吴中越城遗址应是西周时期越国南迁江南之后的都城。
越国南迁江南,应与商禄父及三监叛周而遭周公东征讨伐政治事件相关。依据出土的甲骨文资料,商时越国已成为商的一个属国[9],因而在商禄父及三监叛周时,越国也只会随之叛周。越国随商禄父及三监叛周,当然也就逃脱不了周公的东征讨伐。周公东征讨伐时为周成王时期,故越国南迁今苏州吴中越城处的确切时间应在周成王时期,即为西周早期。
苏州吴中越城遗址为故越王城,从史籍的相关记载中也是可得到佐证的。《越绝书·吴地传》云:“阖闾之时,大霸,筑吴越城。城中有小城二。”吴国都城取名“吴越城”,说明“吴越城”处原为越国都城所在地,因为吴有占领别国都城后用两国国名合称命名都城的例子,如“吴干”、“吴邗”,即指吴占领干国都城和邗国都城之后的吴国都城名(大多学者认为干与邗是一个国家,实际则不然,干在今江西境内,而邗则在今扬州。吴降服干是在春秋早期之前,而邗则是在春秋晚期才被吴降服)。再从“城中有小城二”这点来看,正好与“越”、“鱼”二城相隔很近吻合,说明“吴越城”处原确为越国都城所在地。
三、苏州吴中越城之后的越都迁徙地在今上海嘉定
依据史籍记载,今上海嘉定也曾是越国都城的迁徙地,如《越绝书·吴地传》云:“娄门外鸿城者,故越王城也。去县百五十里。”从《越绝书》的这段记载可得知,距吴越城娄门一百五十里的鸿城,为故越王城,即是越国之旧都。娄门属吴越城何方位之门?《吴郡图经续记》有载:“吴王阖闾建城之始,立陆门八,……其东曰娄门者,娄,县名也,盖因其所道,秦谓之‘疁’,汉谓之娄,今之昆山,其一地也。”据此可知,娄门,即为吴越城之东门。吴越城在今苏州吴中越城处,那苏州吴中越城之东一百五十里处,其地当在今上海嘉定境内。依据以上史籍记载及考证,可知《越绝书》中所说的鸿城(故越王城),应在今上海嘉定境内。
四、“鸿城”之后的越国迁都地在今浙江绍兴
“鸿城”之后的越国迁都地在今浙江绍兴,可通过史籍的相关记载及考证得出。《左传·哀公元年》云:“吴王夫差败于夫椒,报槜李也,遂入越,越以甲盾五千,保于会稽。”《吕氏春秋》也云:“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越绝书·请籴内传》载:“昔日越王勾践,与吴王夫差战,大败,保栖于会稽山上,乃使种求行于吴,吴许之,越王去会稽,入宫于吴。”《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也载:“越王乃以余兵五千人保栖于会稽。吴王追而围之。”从以上史籍所记载的“会稽”情况来看,“会稽”所指有二地,一是指越王勾践时越都所在地的会稽,另一“会稽”则是指吴地吴越城处的会稽。越王勾践时越都所在地的会稽在今何处?可通过对史籍中涉及的“槜李”在今何处的考证,以及对吴、越槜李之战情况的分析来确定。“槜李”在今何处?杜预《注》有曰:“吴郡嘉兴县南有槜李城。”据此可知,“槜李”即在今浙江嘉兴南境。另依据史籍记载,槜李也是吴、越两国的主战场,《史记·吴太伯世家》云:“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去之槜李。”阖闾十九年吴伐越时,吴国都城已在今苏州吴中越城处,吴、越两军在今浙江嘉兴南境对峙,即可知越王勾践时的越国都城所在地会稽应在今浙江境内。
综上所述,夏少康时为了控制东夷,封其庶子杼为越,其都城所在地在今山东荷泽。商至周成王之前,越分别成为商和周的属国,其都城仍在原始封地。周成王时越国随商禄父及三监叛周,而遭周公东征讨伐,迫不得已将其都城迁徙至今苏州吴中越城处。春秋晚期越王允常时,越国对吴王阖闾突然实施南侵先降越的新战略无备,被迫于阖闾元年(公元前514年)临时迁都于上海嘉定鸿城处。越迁都上海嘉定鸿城后,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