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科吧 关注:367,859贴子:4,883,437
  • 44回复贴,共1

电场波不是光,光是粒子不是波——送给不愿学术者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呵呵


IP属地:辽宁1楼2024-12-12 09:26回复
    世界只有:虚空和物质,别的啥也没有
    虚空是虚在,物质是实在,两者皆为自然存在,虚空无处不在。
    虚空不动,物质可动,空量守恒,物量守恒。


    IP属地:辽宁2楼2024-12-12 09:29
    收起回复
      自然世界是一个恒在的三维世界,时间并不存在。
      自然基本量纲单位只有三个:距离d,角度a,密度m
      其余均为导出单位。
      而物质分为阳阴两类,所以,阳阴物量相等为电中性,阳阴物量不等才会呈现带电。
      电量,是阳阴物量之和。带电量是阳阴物量之差。
      于是,物质的电量只需附加上阳阴符号即可,进而不再有独立的电量量纲。


      IP属地:辽宁3楼2024-12-12 09:35
      回复
        物质粒子周围有限半径范围之内携带有场物质
        粒子物质和场物质,只有密度差别较为悬殊,并无其它实质差别,都是阳阴两类物质所组成。
        所以,粒子物质与场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而阳阴两类物质不可相互转化。


        IP属地:辽宁4楼2024-12-12 09:39
        收起回复
          自然世界绝大部分是空的
          这是最大的基本自然真相之一。
          这还在于整个自然世界的物空比很低,并且是自然个常量。B=Wz/Cz=const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物质只是点缀在整个自然虚空里的星系而已。
          尽管也有不少物质粒子射线流在虚空里穿梭,但绝大部分依然是纯虚空的。
          整个自然世界90%以上是纯虚空。


          IP属地:辽宁5楼2024-12-12 09:45
          收起回复
            场物质构成引力场,场物质极化形成电场
            电场当然还是场物质,只是出于极化状态的场物质形态罢了。
            前面已经指出,场物质普遍平均密度较低,而带电粒子对场物质的极化,会导致场物质中每个物点之内的阳阴物质密度发生不等,从而呈现出极化状态;l。而通常引力场中场物质未被极化的形态上,场上的每个物点的阳阴物质密度是相等的。
            极化的结果使得场物质中与带电粒子带同性电的物质有所疏远。
            而对于带电粒子,由于同性电物质相斥,所以,通常带电粒子的自身就是极化状态的,粒子表层呈现有部分同性电物质。这有一来就是带电粒子可对外围携带的场物质形成极化的内在基础了。


            IP属地:辽宁7楼2024-12-12 10:05
            收起回复
              稳态的原子
              原子,由四项基本物质组份构成。包含:核子、电子、微子、场物质。
              由于任何单个原子携带的场物质分布半径范围均是有限的,于是在自然虚空里孤立的稳态热原子,会被外界的纯虚空所隔离隔开,于是,这种孤立的稳态热原子内部,其携带的场物质就会处于径向纵驻波状态。进而即便里面的电子依然在绕转,照样不会失散物量、能量及热量。
              也就说,经典电磁学说错了。而古典牛顿力学依然正确,但是19世纪的所谓经典力学却不正确了。


              IP属地:辽宁8楼2024-12-12 10:44
              收起回复
                单个原子可以发射或吸收光子,而可以不释放或吸收电场波
                电场波是波不是光,光是粒子不是波
                光子,是阳阴微电子结成的绕转环,是复合粒子,可退极。不是单纯的球粒子。
                由于原子之中含有大量的微子,于是,对于非稳态原子,经常会有微子的进出,进而通常微子进来带进物质即能量,微子发射出去带走物质及能量。
                一切能量都是物质携带的,没有物质就没有能量,能量不可独立存在。
                微子是一个庞大的序列,其中包括阳阴微电子、中微子、光子等。
                中微子,是阳阴微电子结成的混合粒子,可极化。
                所以,光子与中微子可相互转化。
                γ ↔ v
                e'(h) + e'(η) ↔ v
                e'(h) + e'(η) ↔ v
                因此,有反中微子,就必然有反光子。
                所以,物质分为阳阴两类、各有强弱共四种。


                IP属地:辽宁9楼2024-12-12 11:33
                收起回复
                  虚空的介电常数及磁导率恒为0
                  所以,经典电磁理论玩了个寂寞,白费力气。


                  IP属地:辽宁10楼2024-12-12 11:51
                  收起回复
                    送给不学无术之徒吧


                    IP属地:辽宁11楼2024-12-12 12:05
                    回复
                      光是粒子不是波
                      牛顿对了,那麦克斯韦指定错了。


                      IP属地:辽宁12楼2024-12-12 12:19
                      收起回复
                        也送给不肖之孙


                        IP属地:辽宁14楼2024-12-12 14:14
                        回复
                          物质的粘性导致引力
                          场物质的粘性把不同的星体及云气粘结为星系。
                          物质的粘性密度缩力定律:f=-(1/2)μρ²
                          很显然是粘性接触力,非超距作用的。
                          用此公式可推导出牛顿行星系引力定律:.F=-GwW/r²
                          当然,其也是核强引力的原因。密度高粘力强这是显然的。并非什么短程长程力,所有的力都是物质的接触力,只不过有粘性缩力与电性胀力罢了。
                          物质的电性密度胀力定律:f=αηε²
                          也非超距作用,并用此基本可推导出库仑静电制斥力定律:F=qQ/r²
                          这是由于物质的电性根本没引力,所有的引力统归到物质的粘性上了。
                          也就是说,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是非电性的物质粘性力,中子与质子对核外电子的粘性引力基本相当,但是,中子由于比质子多一个电子,所以,对核外电子具有一个电子的斥力,由此,与中子提供的粘性引力大致相当,于是,只考虑质子对核外电子的粘性引力即可。
                          但是,到原子核内部,如果没中子,则质子与质子之间只干剩下电性斥力了,原子核合不拢了,所以,需要中子提供粘性引力,这样原子核才会不轻易溃散。
                          也就是说,中子不但对质子有引力,对核外电子也有引力,这样方可统一说明。中子提供的引力当然非电性力,这在核领域是公认的事实。


                          IP属地:辽宁15楼2024-12-12 14:43
                          收起回复
                            但是,为什么大的恒星系悬臂会出现缠卷疑难呢
                            按照林家翘错误的密度波理论,其误认为恒星进入悬臂会出现拥堵,于是速度就变慢了,而出了悬臂,就进入快车道了。
                            事实恰恰相反,恒星进入悬臂前受到悬臂吸引而加速进入,而出来悬臂受到相反方向的吸引,所以减速,也就是密度波理论与实际搞反了。
                            而按照场物质粘性密度缩力定律,很容易解释恒星系悬臂现象,恒星近椭圆轨道,两头慢,中间快。
                            纠正别人的错误,也是一项很困难的事情。


                            IP属地:辽宁16楼2024-12-12 14:5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