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吧 关注:119,164贴子:1,653,238
  • 178回复贴,共1

关于芯片良品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闹麻了,又给人私信骚扰还自以为高明拿个芯片良品率来做文章。本来想写篇长文的想想算了,毕竟知乎上四五年前相关话题下不管是正方还是反方的雄文辩论长篇大论大把大把有。写多了也是当文抄公把别人的“借鉴”一遍,没有多少意义。
就简单说下良品率问题吧,来私信我的那个靓仔说,1978年我国芯片生产良率在1%以下,而同期美国日本都在80%至90%
这个说法也见过很多遍了,有说不到1%的也有说良品率是个位数的,反正说白了差不多都在那个区间。
那么较权威和有资料佐证的可信说法是什么呢?参考北风先生的回答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2-07 18:24回复
    本文转载自帝国提督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2-07 18:24
    回复
      当时我国LSI的成品率处于1-3%的低水平局面”
      “就这样,尽管当时用的全部是国产设备、材料、试剂,自主研究开发的电路设计和工艺技术,连续十批投片达到了平均28%的好成绩,并将该成果转移到上海元件五厂。随后用一年的时间又研究成功16K位DRAM,并继续将该成果转移到上海元件五厂。”
      1978年10月,中科院请王守武全面负责这一任务。他带领团队奋战一年到1979年9月终于把4K芯片的成品率提高到了20%以上。1978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成功研制4K DRAM,1979年在109厂成功投产,平均批量成品率达28%,最高的达40%。这一重要突破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历史。经过王守武和研究人员的努力到1979年9月他们做出的三种版图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样品的成品率都提高到了20%以上,达到了预定目标。该项研究为解决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管芯成品率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于198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半导体所后来将这项技术成果转让到上海无线电元件五厂,用于生产。
      1983年,实际上也就是这篇报告撰写当年,用了一年时间王守武把256位MOS随机存储器最高批量成品率进步到了其时国内史无前例的水平,最高一批达40%,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
      这其实印证了我之前的结论,你说产能如何落后也好,可靠性只有对方十几年前的水平也罢,不管中国再怎么落伍也在自力更生步步攻关。不管当时中国再怎么菜也是仅次于美日的水平——因为当时世界上能踏进这个领域的玩家就那么几个,而且直到今天也只有寥寥几个国家在研光刻机。
      所以说回最开始那个人的说法。1978年中国芯片良品率仅个位数这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只提这一点其实是在刻意忽略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快速发展中,短短几年内成品率有重大突破的事实。言外之意就在暗示一直停留在1%左右个位数的水平,这么菜实在没得玩了早该下马了。
      拜托,良品率是慢慢做出来的,所有国家包括美日一开始良品率都趋近于零。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4-12-07 18:25
      收起回复
        1973年美国PerkinElmer公司推出首台扫描投影光刻机,光刻精度高,又改变了把光掩模压在光刻胶上的技术路线,芯片生产的良品率从10%一夜之间提升到70%,但国内仍停留在接触式光刻机时代。
        这说明什么?截止到1973美国首次推出新一代的投影式光刻机之前,芯片良率也在10%,再往前也是个位数。他们也是凭技术突破一下子大幅提升的。难道按某些人的意思1973之前美日芯片良品率在10%以下的时候是计划经济吗???
        中国是什么时候突破该技术达到同一阶段的?答案是1980年,徐端颐团队首次推出投影式光刻机。这也能印证为什么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短短几年成品率开始有大的上升。你拿1977和1978年还在接近/接触式光刻机阶段,跟同时代早已领先一代的美日投影式光刻机比良品率和产能?你能比得过就有鬼了。
        这里直接引用一段他人的结论:当我们在说规模的时候,对比的对象是整个西方发达国家联盟,需求的也是整个发达国家以及第三世界市场的需求,而当时中国的整体本身发达程度和财富体量远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联盟,这种简单的绝对数量的对比本来就并不科学,即使加入了良率和规模这两个因素,也不能否定当时中国半导体工业水平较为先进,产业链完整的事实。生产规模体现的是生产力水平,能不能生产体现的是科技水平,两者不能混淆。正如现在美国的生产能力水平不如中国,但科技水平仍比我们发达。
        良品率不是研制过程所关注的东西,是量产过程中才关注的东西。不量产,“良品率”这个指标何来?没人买,如何有资金进行量产?所谓“良品率”低,而不能量产的逻辑,难道指的是先有儿子再有母亲么?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12-07 18:26
        回复
          事实上类似的问题当代仍然存在,由于半导体产业赢者通吃的特性,我们的规模和良率跟外国比相对性能有明显差距,比如中芯国际的28nm良率就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得到解决,与国外相同制程有较大差距,导致没有客户愿意28nm流片,我们选择的做法并没有抛弃中芯国际,而是通过对高通的反垄断,逼迫高通的低端芯片选择中芯国际28nm流片(因为单个芯片面积小,良率低的问题影响没那么大),从而维持了中芯国际的28nm生产线,支撑了中芯国际向更高的制程进军。包括很多其他的半导体产业也是类似。当我们说40年前我们存在规模和良率有差距的问题的时候不代表今天这个问题就不存在或者程度降低了多少。
          举中芯国际的例子就很有意思了,众所周知对孟松先生的赞誉,其中一项就是:梁孟松以一己之力将中芯国际14nm的产品良率一夜之间提升到95%,而此前的良品率仅有3%
          吓人吗?
          不等式又秒了。虽然这是2020年的事,但在梁孟松先生到来之前产3%良品率的中芯国际也是计划经济,梁先生前来助阵当天晚上就成了市场经济。对吧?
          我只能说,疯狂抨击我国70年代刚萌芽——幼稚但步步紧跟的半导体产业大言不惭论证皂不如买合理性的,按照那帮人的逻辑,张汝京和梁孟松等大佬归国助力报效祖国从头到尾就是愚蠢的行为。毕竟来瞅第一眼生产规模,哎呀你这才人家百分之多少啊会不会玩?再一瞅良品率,好家伙吓死个人才3%!鉴定为拙劣地手搓仿造。你这什么实力呀老弟还想和欧美台竞争你竞个锤锤,直接向懂王投降吧。别玩了这游戏真不适合你退游吧你这样水平的队友我怎么可能带得动。。。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12-07 18:26
          回复
            @大酱不是大将


            IP属地:江西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2-07 18:26
            回复
              收藏了,刚入贴吧,王吧竟然还有这么正经有用的帖子,感动,太感动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2-09 09:11
              回复
                半导体产业,尤其是芯片是很需要市场的,是典型的三高产业,是和市场紧密结合的产业,最典型的就是比尔盖茨提到的,软件每次都能吃完硬件的性能,倒逼硬件升级,还会催生新的硬件产生,比如显卡。我要反驳←←的是不要为了拔高前三纪元把春风后科研人员的忍辱负重和努力说的一无是处。春风早期确实把光刻机给砍了(确实是没钱,二炮把东风都卖了换外汇),但后来863里就又把半导体加回来了,02年将光刻机单独立项。后面军用芯片和一些重要领域的芯片都是国产的了,02专项一直在稳步推进。而不是←←说的春风后都是买办和短视的人,←←认为什么都应该计划太过二极管了,春风之后我们计划和市场相结合,两个在各自领域发挥作用。反应半导体产业上就是一直计划发展没有市场的话,显卡就有可能根本不会出现,也不会有现在的人工智能了。不要二极管陷入极端。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2-09 09:44
                收起回复
                  这种东西要慢慢来材料基础科学工业产业要跟上设备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2-09 20:20
                  收起回复
                    @看红旗飘! 这不加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2-10 20:58
                    收起回复
                      芯片生产的进步不仅是靠前一代技术,也关乎其他方面的基础科学。例如当下的duv和euv,他们对工业控制,光学,固体物理和量子力学,纳米材料,精细化工,都有极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其实也很难做到这些,美国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他们的政府再基础科研方面又极高的投入和冷战中得天独厚的优势,为后面光刻机制程进入纳米时代打下了基础。我不是说计划经济本身做不到这一点,我只认为当时的⏰的计划经济还没有做到这么成熟。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2-16 15:4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