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前头已经解释过了,但是我们所有现在的人,都是被习气,被后天的气质所困。“民鲜久矣”,有的人是完全不能够发显;有的人则是知道了一点道理之后又不能长久保持,所以这是一个感叹。“民鲜能久矣”,一个指不能够长久保持,再一个“民”就是指多数的人,也就是一个感叹。“民鲜能久矣”更主要的意思就是不能够明白“中庸”久矣,好比是母子失散多年的这种感觉,就是很可怜,很可叹,很可悲,很可惜,所以夫子在这儿是一个感叹。紧跟着,“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他知道什么呢?后面有具体的解释。我们说行道嘛,大道之所以不能够“行”,大道之所以不能彰显,我知道它的原因。首先,我们每个人都是被后天的气质习俗所困,所以说要想恢复道,必须依赖圣人的“修道立教”。具体就是说两种人有“两种过失”,大的总结概括就是“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知”通智慧的“智”,这个“智”是以耳闻目见而自作聪明的人,就是靠自己的耳闻目见,自认为聪明的人,知识很广博,这种人是“过之”。还有一种人是“愚者不及”,所谓的愚者指麻木不仁,耳目不开,没有知见,不能够广学多闻的人,这种又是“不及”。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一个是“智”,一个是“愚”。聪明的太过了,机心太重,而愚笨的人又不能够通过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去体悟到道的存在,一个是以耳目见闻为聪明,一个是耳目不开。智者是以自己的知见,以自己的私心为利益,然后去“耳闻目见”;而愚者是耳目就不开,所以这是一个“过”,一个“不及”。这是“道之不行也”的原因。下面紧跟着说“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这是两重含义,一个是“不行”,一个是“不明”。什么“不明”呢?“不明”的原因是什么呢?“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还是一个“过”,一个“不及”。那么这儿说的哪两种人,一个是贤者,一个是不肖者。所谓的贤者,是自诩为修道但是又执着于道的人,叫做所谓的贤者。不肖者,就是对道德本身就不屑一顾的人,“不肖”指不能够与道相亲相近的人,就是对道本身就不屑一顾,故“不肖者不及也”。这两种人其实就是我们过去说“渡河须用船,到岸不须舟”。贤者,他不知道“到岸不须舟”的道理,执着于法、执着于道;而不肖者呢,就是过河他又不修船。一个是过河不修船的人,就是不肖者;一个是到岸还不肯放舟的人,就是贤者。其实夫子在这说了一个“道之不行”,一个“道之不明”。“道之不行”的原因就是一个是有智者,一个是有愚者,“道之不明”就是一个是贤者,一个是不肖者。其实这儿和《道德经》里的行文方式很接近,就是用对比的方式。“执着于两端,不能够守得其中”,我们还是要围绕《中庸》这个主题,之所以“道不行”,一智一愚;之所以“道不明”,一贤一不肖,都是“偏于两端而不能得其中庸”。所以下面一句话很有味道,很有意思。“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其味也”,你看夫子拿最简单的,就是最日常的饮食来譬喻,禅宗曰“饥来吃饭困来眠”,“终日吃饭,未曾咬到一粒米;终日走路,未曾踏到一片地。”孔夫子在这也是用最浅显、最浅近的饮食来表述这个。“人莫不饮食也”,人人都吃饭,但是就不知道吃饭这最平常的一个过程,如果说本身吃饭就是吃饭,它就是道的体现,大道无非就是平常心而已,是最自然、最简单、最平常的,人人都吃饭,但是“鲜能知其味也”。我们注意,能知味的是谁呢?真正如果说在这个吃饭上搞明白了,也就能够真正尝到所谓的法味。《中庸》里很有这个味道,很多人对儒家有一种偏颇的认知,认为儒家是一种教条的,是一种很禁锢人思想的,但是《中庸》也好,《大学》也好,乃至于《论语》、《孟子》里头有很多孔夫子的话也好,乃至于师徒之间的对话都是非常活泼的、很自然生动的。这一段很精妙,把“道不行、道不明”的原因说出来了,简而言之就是“执着两端,不能得其中庸”,然后拿一个最平常的饮食来点明根本的义理,就在于“平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