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五重适合度之痛
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提到“适合度”。这是我有意为之。我对这个词尚有疑虑,但我一直按兵不动。本书的前几章均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揭露生物个体在争夺“最适子”这一头衔方面暴露出的缺陷。适应可以说正是为最适子这一单位的利益而行事的。生态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通常使用的“适合度”一词,是一种措辞上的花招,一种设计出来的手段,以使人们能够将个体作为适应的受益者,而非作为真正的复制因子加以讨论。因此,这个词是我试图反对的立场的一种言语符号。更重要的是,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混淆因为它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因此,在本书的批评性部分行将结束时,讨论一下“适合度”的问题还是很适合的。
在华莱士(Wallace 1866)的力促下,达尔文(1866)采纳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64)"提出的“适者生存”这一说法。华莱士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很有吸引力,我也忍不住要对他的话详加引用一番:
我亲爱的达尔文,我一再被一个事实震惊,那就是许多聪明人完全看不清或根本看不到“自然选择”的自我运行和必然影响,以至于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术语本身。以及你解释它的方式,无论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多么明白易懂、优美华丽,仍不足以给广大博物学家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雅内"最近关于“当代唯物主义”的著作中……他认为你的弱点在于你没有看到“思想和指导对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反对意见已经被你的主要对手多次提及,我自己在对谈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想这几乎完全是因为你选择了“自然选择”这个术语,并不断地把它的影响与人类的选择进行比较,也因为你如此频繁地对自然进行拟人化表述,比如“选择”“偏爱”“只追求物种的利益”等等。对少数人来说,这是启迪的明灯,但对多数人来说,这显然成了他们理解上的绊脚石。因此,我由衷地向你建议,在你的伟大作品中,以及在《物种起源》的任何未来版本中,都尽可能完全回避这种误解的源头(如果现在还不太晚的话)。我认为,只需采用斯宾塞的术语,即“适者生存”(他对这个术语的喜爱通常胜过“自然选择”),就可以毫不费力且行之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这个术语是对事实的直白表述,而“自然选择”则是一种隐喻式的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间接的和不恰当的,因为,即使把自然拟人化[也有待商榷],与其说“她”是在选择特殊的变异,不如说是在消灭最不适宜的……(摘自华莱士和达尔文的通信)
如今我们似乎很难相信有人会以华莱士所指出的方式被误导,但扬(1971)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实达尔文的同时代人经常有此类误会。即使在今天,这种困惑也并非不存在,比如“自私的基因”这个流行短语也一样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例如“这是一个巧妙的理论,但颇有些牵强附会。没有理由将复杂的自私情绪归咎于分子”(Bethell 1978), "基因不会自私或无私,就像原子不能嫉妒,大象不能抽象,饼干不能以目的论一样”(Midgley 1979;见Dawkins 1981的回复)。
达尔文(1866)对华莱士的信印象深刻,他觉得这封信的主旨“清晰易懂”,于是他决心把“适者生存”纳入自己的作品中,尽管他告诫称,“‘自然选择’这个术语现在已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我怀疑它是否能被放弃,尽管它的缺点不少,但试图放弃它总归让我感到遗憾。它是否会被拒用,如今必定取决于“适者生存”这个术语是否会被接纳”(看来达尔文对“迷因”原则也是了然于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会变得越来越明白易懂,反对使用它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弱。至于雅内先生,他是一位玄学家,他这样的绅士往往过度敏锐,以至于我觉得他们常常会误解普通老百姓”。
五重适合度之痛
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到目前为止,我们几乎没有提到“适合度”。这是我有意为之。我对这个词尚有疑虑,但我一直按兵不动。本书的前几章均以不同的方式致力于揭露生物个体在争夺“最适子”这一头衔方面暴露出的缺陷。适应可以说正是为最适子这一单位的利益而行事的。生态学家和动物行为学家通常使用的“适合度”一词,是一种措辞上的花招,一种设计出来的手段,以使人们能够将个体作为适应的受益者,而非作为真正的复制因子加以讨论。因此,这个词是我试图反对的立场的一种言语符号。更重要的是,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混淆因为它有很多不同的用法。因此,在本书的批评性部分行将结束时,讨论一下“适合度”的问题还是很适合的。
在华莱士(Wallace 1866)的力促下,达尔文(1866)采纳了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 1864)"提出的“适者生存”这一说法。华莱士的观点在今天看来很有吸引力,我也忍不住要对他的话详加引用一番:
我亲爱的达尔文,我一再被一个事实震惊,那就是许多聪明人完全看不清或根本看不到“自然选择”的自我运行和必然影响,以至于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术语本身。以及你解释它的方式,无论对我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多么明白易懂、优美华丽,仍不足以给广大博物学家群体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雅内"最近关于“当代唯物主义”的著作中……他认为你的弱点在于你没有看到“思想和指导对于自然选择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样的反对意见已经被你的主要对手多次提及,我自己在对谈中也经常听到有人这样说。我想这几乎完全是因为你选择了“自然选择”这个术语,并不断地把它的影响与人类的选择进行比较,也因为你如此频繁地对自然进行拟人化表述,比如“选择”“偏爱”“只追求物种的利益”等等。对少数人来说,这是启迪的明灯,但对多数人来说,这显然成了他们理解上的绊脚石。因此,我由衷地向你建议,在你的伟大作品中,以及在《物种起源》的任何未来版本中,都尽可能完全回避这种误解的源头(如果现在还不太晚的话)。我认为,只需采用斯宾塞的术语,即“适者生存”(他对这个术语的喜爱通常胜过“自然选择”),就可以毫不费力且行之有效地达成这一目的。这个术语是对事实的直白表述,而“自然选择”则是一种隐喻式的表达,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间接的和不恰当的,因为,即使把自然拟人化[也有待商榷],与其说“她”是在选择特殊的变异,不如说是在消灭最不适宜的……(摘自华莱士和达尔文的通信)
如今我们似乎很难相信有人会以华莱士所指出的方式被误导,但扬(1971)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证实达尔文的同时代人经常有此类误会。即使在今天,这种困惑也并非不存在,比如“自私的基因”这个流行短语也一样让不少人摸不着头脑,例如“这是一个巧妙的理论,但颇有些牵强附会。没有理由将复杂的自私情绪归咎于分子”(Bethell 1978), "基因不会自私或无私,就像原子不能嫉妒,大象不能抽象,饼干不能以目的论一样”(Midgley 1979;见Dawkins 1981的回复)。
达尔文(1866)对华莱士的信印象深刻,他觉得这封信的主旨“清晰易懂”,于是他决心把“适者生存”纳入自己的作品中,尽管他告诫称,“‘自然选择’这个术语现在已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我怀疑它是否能被放弃,尽管它的缺点不少,但试图放弃它总归让我感到遗憾。它是否会被拒用,如今必定取决于“适者生存”这个术语是否会被接纳”(看来达尔文对“迷因”原则也是了然于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会变得越来越明白易懂,反对使用它的声音也会越来越弱。至于雅内先生,他是一位玄学家,他这样的绅士往往过度敏锐,以至于我觉得他们常常会误解普通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