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穆公“东竟至河”与秦春秋霸业的历史建构
秦早期东进所涉地域,自西而东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域:岐以西之地、岐丰之地、河西之地。其中,东周时期的“河西”与“西河”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应作区分。“河西”在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西河”指河水南北流向的部分及魏国行政管理区域。魏国西河包括今陕、晋黄河两岸及上洛地区。两周之际,襄公救周有功,秦始列为诸侯。受封之地,实际仅为岐山以西。伴随平王东迁雒邑,“于是乎定天子”“始启京师”“杀惠王于虢”的晋文侯去世,晋国又陷入二宗内争的长期动荡,为秦东向扩展提供了条件与机遇。秦文公审时度势,突破封域,开始沿渭水以南东进,“营岐雍之间”。
文公去世,宪公即位。《左传》“桓公四年”记:
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此记秦远侵芮,甚至随周师至魏(今山西芮城西北),干涉芮国内政。鲁桓公四年,当秦宪公八年(前708)。芮,姬姓,今据梁带村、刘家洼墓地的考古发现,封国实在今陕西韩城西。这是秦国史事首次见诸《左传》,也是文献所见秦国首次跨过岐、丰之后,进至河西。秦侵小国而败,《史记》纪、表未载,然而仍与芮国建立起联系。
秦早期东进所涉地域,自西而东大体可分为三个区域:岐以西之地、岐丰之地、河西之地。其中,东周时期的“河西”与“西河”概念并不完全等同,应作区分。“河西”在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之西。“西河”指河水南北流向的部分及魏国行政管理区域。魏国西河包括今陕、晋黄河两岸及上洛地区。两周之际,襄公救周有功,秦始列为诸侯。受封之地,实际仅为岐山以西。伴随平王东迁雒邑,“于是乎定天子”“始启京师”“杀惠王于虢”的晋文侯去世,晋国又陷入二宗内争的长期动荡,为秦东向扩展提供了条件与机遇。秦文公审时度势,突破封域,开始沿渭水以南东进,“营岐雍之间”。
文公去世,宪公即位。《左传》“桓公四年”记:
秋,秦师侵芮,败焉,小之也。冬,王师、秦师围魏,执芮伯以归。
此记秦远侵芮,甚至随周师至魏(今山西芮城西北),干涉芮国内政。鲁桓公四年,当秦宪公八年(前708)。芮,姬姓,今据梁带村、刘家洼墓地的考古发现,封国实在今陕西韩城西。这是秦国史事首次见诸《左传》,也是文献所见秦国首次跨过岐、丰之后,进至河西。秦侵小国而败,《史记》纪、表未载,然而仍与芮国建立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