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子龙吧 关注:91贴子:341
  • 0回复贴,共1

中庸讲记节选 阎玄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常说“顺则成人,逆则成仙、成圣成贤”。顺则成人,就是“人之常情”,就是“顺则喜,拂则怒”,失意则哀、得意则乐,人无非都是这样的,所以说我们要时时刻刻用功夫,时时刻刻都要在道当中,都要合乎自然,具体怎么合乎自然?后面会说。“可离非道也”,道本身是离不开的。无不是道,我们常说“头头是道”,你眼见的、耳闻的声色,种种山河大地、草木丛林、郁郁黄花、青青翠竹,无不是道,无不是道的显现。但是,道可不在一处,所以苏轼说“郁郁黄花,无非般若;青青翠竹,尽是法身”,有个禅师就说苏轼说的不对,其实不是苏轼说的不对,而是这位禅师是站在另一个角度把问题拈提出来,让后人更加清楚这个问题,也就是说,“郁郁黄花,青青翠竹”是道的变化、是道的化现,但你不能说郁郁黄花就是道,青青翠竹就是道。“道”离不开,为什么呢?因为道你“抓不来”也“推不开”。“推不开”,是因为道不在外;“拿不来”,是因为道也不在内。“道”是非内非外,无大无小,所以“道”是不可能离开的,还有一句话就说“道不远人,人自远之”。我们就在“道”当中,如果能够当下合乎自然,当下能够阴阳相合,当下能够人我两忘、物我双亡,当下就在“道”,就合于大道的全体。但如果你是私心一起,妄念一立,人我两立,物我双格,这样的话马上就离开“道”了。不是“道”离开你,是你主动的离开了“道”。所以这说“是故”,也就是“所以”的意思,正因为“道不可须臾离开”,所以“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戒慎”有“小心谨慎”的意思,“戒”我们经常说戒烟戒酒的这个意思。“戒慎乎其所不睹”,“不睹”就是看不到的地方;“恐惧乎其所不闻”,也就是听不到的地方。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真正用功夫要用在人的“不见不闻”之处。这“不见不闻”之处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在见处而“不见”、在闻处而“非闻”,就是《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也就是你不要被声色所牵引随声逐色,流于妄想习气,这是其一个含义,即“不睹不闻”。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在别人看不见、别人听不到的时候用功。儒家常说“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在暗室当中不能亏心。比方说道教、佛教都说身语意,或者说身心意。以身语意这“三业”而言,原来好像也给大家说过,我曾经请教安慰老师,问这“三业”哪个最重?安慰老师说是“意业最重”。我当时不理解,因为我们认知的是动了念头,“动念头”以后才会去说,先是“动念头”然后付诸于行动就是“身”,“说”就是“语”。但是安慰老师说意业最重,当时我还不是很理解,后来去想,慢慢的、逐渐的去理解,确实是“意业最重”。一切的业都源于“意”,都源于这“一念”,所以常说“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念”就觉了,“一念”就“背觉合尘”了。因为你起心动念别人是不知道的,你如果做出来事情,别人是能够感知到的,你说出来的事情别人是能够听闻到的,但是你想什么,别人可不知道。因此儒家说“慎独”的功夫,“独”就是指“人不知我”,但是“我独知我”,只有“我独知我”,才能够“我独知人”。所以功夫就是要在人的不见不闻处去用功,一是不著于外在的见闻,另一个就是指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也就是在心地上用功。下面两句就是具体的解释“莫现乎隐,莫显乎微”。“莫现乎隐”,什么是隐呢?“隐”就是指看不见的地方,就是你看不到的地方,因为心一动,善恶就已经立判了。“莫显乎微”,“微”是已经能看得到了,善恶已萌了。“莫见乎隐”是善恶将生而未生,而“莫显乎微”则就是善恶已经萌发。“隐”就是动了念头但没有付诸于行动,“微”则是已经有了征兆。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16 12:02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