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能使自身得福最快,什么方法使我们心中所求很快如愿。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行一善的作用
日行一善就是坚持每天做一个善事,哪怕是给老人让个座位,很多师兄总是觉得行善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善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能为他人考虑,礼让他人,就是善;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刻谨记勿犯,也是善。
1、佛教很多修行改命之法都是在【善男子】【善女人】的基础上,也就是十善业,那么很多经典的开篇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善男子那么佛讲的法门功德利益你是不是对你有用呢?十善业是学佛的基础,不从行善入手,所学一切法都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到实处
2、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利益众生的事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是恶
3、现代人学佛改命好高骛远,以为念了咒皈依了师父就有了保障,殊不知不从事相上改变自己,不具体行善是很难修行得益,对修行人来说,如果说修行法门是引擎的话,那么日行一善、日行多善就是燃料和粮草,也就是经论中所说的资粮。没有资粮,何以前行?日行一善就是广大前行
4、还有的人一边修学佛法,一边干着恶业,以为是方便法,其实是自欺欺人
5、很多师兄修行喜欢偏废,要么热衷于大量功课,不做布施,只喜欢发愿而不去行愿(做具体善行),有的师兄热衷于做善事,而不精进功课,这样也不行,四缘生法告诉我们一定要功德和福德双管齐下,要不然种子没有浇水无法发芽,只有水没有种子也无法结果;善事就是种种子,发愿就是施肥,功课就是浇水
6、著名的《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命由己造的主要内容就是改过和迁善,而日行一善就是强调每天至少做一件善事
7、日行一善的核心意义是:串习力。串习力就是修行的持续性,相续的不断熏习,“串习力”指的是通过持续的修炼和实践,使得某种行为或思维方式成为习惯,并由此形成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修行肉人快速进步,而串习力的力量不是简单的1+1+1,而是1的N次方,是倍数叠加态
8、善行的力量通过每日的串习熏习,乘倍数的增长,看起来简单每天做的不多,但是效果远远超过一次性大量的善行。
9、《摄大乘论》云: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
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
那么如果大家修行求愿让自己改命财富满足,你得到了财富就会障碍你的善心乃至做恶,这样的话菩萨和护法都不会加持你满愿。所以日行一善的意义就是每天养成善心,日久成就改变心性,此时所求皆得
10、《楞严经》里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说明了在佛教和修行上理和事的关系,事障上的修行是不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渐进的,要一步一步地来除掉障蔽如来藏光明的烦恼尘垢,需要按照一定的次第顺序,逐渐的除掉我们的习气。
11、“日行一善”正是帮助我们认知自己的心念,像经中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当一念无明的恶念升起的时候,能及时觉察不被带走,就是古德常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有了日行一善,就随时随地的对心中念头能“善分别”“日行一善”每天的践行,一步一步向“至善”之路迈进
12、不要怕刻意的行善,我们实修社的师兄都知道,南怀瑾老师经常说:“行善必须先刻意为之”因为“一般人的人生,一辈子多半是糊涂的,没有思考,没有辨别的能力。即使有,也搞不清楚。”(南怀瑾《论语别裁》)。通过“刻意”一下、“牵引”一下。经常保持觉察,进而懂得观照,我们就能不被无明恶念带走,慢慢开始能够做主。这是“日行一善”很快能够达到的作用
13、“日行一善”的目的之一,也是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善的、正的念头上,止于至善,心情自然愉悦,坚持下去自然转恶业为善业,善业成就了,那就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这是其一
14、其二,再进一步,假如懂得第一义,如实而住,能够“恒守正念”,定于“真心”,就像南师说的“一心坦然而住,心不动摇。心里清净就是修行”,这是在形而上的道体上修啦,同时,在念念清静、明明了了中,去应事纳物、做一切事行一切善,这就是在道的用上修啦。果能如此,就是南师说的“理与事一齐到,这是华严的圆教,也是禅宗入手功夫最痛快的地方,随时随地在观心。”这样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只要“一心一路下去,就可一路走到底。”
15、如果没有像“日行一善”这样去累积资粮,去做为别人、利益他人的事,那么般若就变成了“般弱”,就像没有动力和燃料的机车,不可能往前走的。福德与智慧就像一架车的两辅车轮,缺一不可。所以,这是从修行和精进的角度看“日行一善”的意义之重大。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 日行一善的意义
第一:每日做一件善事,日日去做,功德利益成几何指数增长:串习力
第二:改命不行善,就是缘木求鱼,日日浇水施肥但是没有种子,永远不会结果:种子
第三:日日行善是为了日日改善习气,养成善心,打下满愿的地基:改习气
日行一善的参考书籍:《了凡四训》《百业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更多资料公众号搜索实修社
答:日行一善,最快。
日行一善的作用
日行一善就是坚持每天做一个善事,哪怕是给老人让个座位,很多师兄总是觉得行善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这其实是很大的误解。善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能为他人考虑,礼让他人,就是善;能发现自己的错误,时刻谨记勿犯,也是善。
1、佛教很多修行改命之法都是在【善男子】【善女人】的基础上,也就是十善业,那么很多经典的开篇都是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不是一个善男子那么佛讲的法门功德利益你是不是对你有用呢?十善业是学佛的基础,不从行善入手,所学一切法都是空中楼阁,不能落到实处
2、善恶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利益众生的事是善,利益自己的事是恶
3、现代人学佛改命好高骛远,以为念了咒皈依了师父就有了保障,殊不知不从事相上改变自己,不具体行善是很难修行得益,对修行人来说,如果说修行法门是引擎的话,那么日行一善、日行多善就是燃料和粮草,也就是经论中所说的资粮。没有资粮,何以前行?日行一善就是广大前行
4、还有的人一边修学佛法,一边干着恶业,以为是方便法,其实是自欺欺人
5、很多师兄修行喜欢偏废,要么热衷于大量功课,不做布施,只喜欢发愿而不去行愿(做具体善行),有的师兄热衷于做善事,而不精进功课,这样也不行,四缘生法告诉我们一定要功德和福德双管齐下,要不然种子没有浇水无法发芽,只有水没有种子也无法结果;善事就是种种子,发愿就是施肥,功课就是浇水
6、著名的《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命由己造的主要内容就是改过和迁善,而日行一善就是强调每天至少做一件善事
7、日行一善的核心意义是:串习力。串习力就是修行的持续性,相续的不断熏习,“串习力”指的是通过持续的修炼和实践,使得某种行为或思维方式成为习惯,并由此形成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修行肉人快速进步,而串习力的力量不是简单的1+1+1,而是1的N次方,是倍数叠加态
8、善行的力量通过每日的串习熏习,乘倍数的增长,看起来简单每天做的不多,但是效果远远超过一次性大量的善行。
9、《摄大乘论》云:何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见彼有情于诸财位有重业障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障生善法故;见彼有情若乏财位厌离现前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为积集不善法因故;见彼有情若施财位即
便作余无量有情损恼因故:是故现见有诸有情匮乏财位。
那么如果大家修行求愿让自己改命财富满足,你得到了财富就会障碍你的善心乃至做恶,这样的话菩萨和护法都不会加持你满愿。所以日行一善的意义就是每天养成善心,日久成就改变心性,此时所求皆得
10、《楞严经》里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说明了在佛教和修行上理和事的关系,事障上的修行是不能一步到位的,是需要渐进的,要一步一步地来除掉障蔽如来藏光明的烦恼尘垢,需要按照一定的次第顺序,逐渐的除掉我们的习气。
11、“日行一善”正是帮助我们认知自己的心念,像经中说的“能善分别诸法相”“就是当一念无明的恶念升起的时候,能及时觉察不被带走,就是古德常说的:“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有了日行一善,就随时随地的对心中念头能“善分别”“日行一善”每天的践行,一步一步向“至善”之路迈进
12、不要怕刻意的行善,我们实修社的师兄都知道,南怀瑾老师经常说:“行善必须先刻意为之”因为“一般人的人生,一辈子多半是糊涂的,没有思考,没有辨别的能力。即使有,也搞不清楚。”(南怀瑾《论语别裁》)。通过“刻意”一下、“牵引”一下。经常保持觉察,进而懂得观照,我们就能不被无明恶念带走,慢慢开始能够做主。这是“日行一善”很快能够达到的作用
13、“日行一善”的目的之一,也是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善的、正的念头上,止于至善,心情自然愉悦,坚持下去自然转恶业为善业,善业成就了,那就福德圆满、智慧圆满,这是其一
14、其二,再进一步,假如懂得第一义,如实而住,能够“恒守正念”,定于“真心”,就像南师说的“一心坦然而住,心不动摇。心里清净就是修行”,这是在形而上的道体上修啦,同时,在念念清静、明明了了中,去应事纳物、做一切事行一切善,这就是在道的用上修啦。果能如此,就是南师说的“理与事一齐到,这是华严的圆教,也是禅宗入手功夫最痛快的地方,随时随地在观心。”这样性相一如,理事不二,只要“一心一路下去,就可一路走到底。”
15、如果没有像“日行一善”这样去累积资粮,去做为别人、利益他人的事,那么般若就变成了“般弱”,就像没有动力和燃料的机车,不可能往前走的。福德与智慧就像一架车的两辅车轮,缺一不可。所以,这是从修行和精进的角度看“日行一善”的意义之重大。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 日行一善的意义
第一:每日做一件善事,日日去做,功德利益成几何指数增长:串习力
第二:改命不行善,就是缘木求鱼,日日浇水施肥但是没有种子,永远不会结果:种子
第三:日日行善是为了日日改善习气,养成善心,打下满愿的地基:改习气
日行一善的参考书籍:《了凡四训》《百业经》《俞净意公遇灶神记》
更多资料公众号搜索实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