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f329550cadc4b7453494b71efffd1e78/1a9f349b033b5bb53096f3db70d3d539b700bcfa.jpg?tbpicau=2025-02-20-05_ae4ea1610f1bd5154e9e593e705308fe)
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1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信召红 摄影报道)辛安河水静静流过,四周鸟鸣清脆悦耳,丰收的果实晾满了晒场……初冬时节,走进位于高新区新添堡村的烟台鸿运家庭农场,自然淳朴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在这里,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11月3日,鸿运家庭农场红薯种植基地,随着小型收获机走过,一垄垄体态饱满、颜色鲜艳的红薯破土而出。工人们紧张有序地清理着红薯表面的沙土,并按照大小分拣、打包、装车,忙碌的身影与累累硕果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叮咚”,正干着活儿,农场主李传璧的手机响了起来。“今年地瓜开始卖了吗,价格咋样?”“3两到8两的电商货订5000斤,尽快安排发货。”打开微信对话框,一条条订单信息跳出来。“要货的都是老客户,有北京的、济南的,还有本地的,每年红薯刚收完就被订走了,不愁卖!”李传璧乐呵呵地说。
“嗒嗒嗒……”几辆拉红薯的小型卡车驶进地里,很快满载而归。“条形好、产量高、糖度高,老李的红薯确实不错!”前来收购红薯的招远市四海薯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原瑞峰竖起了大拇指。
“按照惯例,红薯应该是霜降之前就收完,不过今年天气特殊,有几天连续下雨,地里湿进不来车,就拖到了霜降之后收获。虽然收得晚,但产量增加了,红薯口感也更加绵甜。”李传璧说,今年农场种了5亩红薯,品种有烟薯25和鸣门金时,由于管理得当,亩产达到了6000斤以上,光是标准的电商货就能达到4000斤。
红薯种植,仅是烟台鸿运家庭农场事业版图的“冰山一角”。农场结合新添堡村自然资源优势,流转村里140多亩土地,种植蔬菜、五谷杂粮、花卉、果树等多种经济作物。在巩固种植的基础上,农场探索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重开发第二产业,进行农副产品深加工,提升产品附加值,产业兴旺之路越走越宽。
就拿红薯来说,农场联合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烟台大学等高校食品院系,开发以红薯为主的休闲零食、饮品、营养早餐、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目前杂粮粥、红薯月饼、红薯面粉等产品已经上市。下一步还将开发红薯粉条、红薯芝士等产品,扩大加工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眼下,农场果园中,一排排新栽种的西梅树长势旺盛,待到明年便能结果。“我们把山上的70多亩地捯饬好了,建上了温室大棚,除了西梅,还计划种植樱桃树、猕猴桃、蓝莓等,打造一个百果园,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李传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