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的邓自刚老师的视频简洁的介绍了磁浮技术路线。网页链接 我个人根据搜集的信息,对国内不同高校,企业的技术路线做了一个列举。欢迎专业人事来纠错。1.常导电磁悬浮:代表单位:中车四方+同济大学。技术难度相对低,且国外有较为成熟的技术。中车四方的磁浮全国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参建)就是引进德国的技术再创新。上海的磁浮线也是引进德国技术。同济大学的磁浮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也是这个技术路线。国内目前所有建成运营的磁浮线都是该类型。2.电动悬浮:代表单位航天科工。航天科工联合中北大学等在大同建了一条2公里的全尺寸试验线。据说采用高温超导电动技术,和西南交大相比,需要运动起来才能悬浮,推测应该有车轮。3.高温超导磁浮(钉扎磁浮)代表单位西南交大。西南交大是国内最早研究高温超导磁浮的单位,目前应该是该技术路线的绝对代表。2021年下线了世界首条高温超导磁浮工程样车。21年在成都开建多态耦合轨道动模试验平台,投资2.8亿,真空管道长1.6公里,直径3米。个人觉得高温超导磁浮应该技术较优。欢迎专业人士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