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播种前测定指标
千粒重:测定方法为千粒法,将随机挑选的苜蓿种子轻轻倒在种子数粒仪上, 启动种子数粒仪,用种子数粒仪选取 1000 粒种子后,将选取的 1000 粒种子倒在一 次性培养皿中,放在电子天平上去皮称重,每个品种进行 3 次重复(马婷燕等, 2019)。
种子发芽特性:根据国家种子检验工程相关标准(王彦荣, 2001),将灭菌定性 滤纸整齐铺在 225px 一次性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铺两层,用手轻轻按滤纸,使滤纸紧贴培养皿底部,用注射器吸取适量无菌水,用手慢慢推动注射器,将注射器 中的无菌水慢慢注入到铺有两层定性滤纸的一次性培养皿中,使滤纸保持湿润;用 灭菌镊子夹取种子,将种子先放入 75%的酒精消毒 30 秒,再将种子浸泡在 1%的 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 1 分钟,随后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无菌水中进行冲洗, 冲洗干净后随机选取 25 粒苜蓿种子,用无菌镊子夹取苜蓿种子整齐摆放在铺有两 层滤纸的一次性培养皿中,每个苜蓿品种 3 次重复;接着将装有苜蓿种子的一次性 培养皿随机放入培养箱中,每天定时采用称重法补充发芽床中散失的水分。试验期 间每天定时统计每皿的发芽种子数,在发芽试验进行到第 10 天时,种子停止发芽 后,统计每皿的硬实种子数、畸形种子数、新鲜种子数、发霉种子数以及死种子数 (董文科等, 2017; 马婷燕等, 2019)。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关指标。
发芽率(%)=(发芽终止期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总粒数)×100%(马婷燕 等, 2019)
发芽势(%)=(4d 内供试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总数)×100%(马婷燕等, 2019) 发芽指数(GI)= ∑(Gt/Dt)(马婷燕等, 2019)
活力指数(VI)=GI×S(马婷燕等, 2019)
式中:Gt 为时间t 日的发芽种子数,Dt 为发芽天数,S 为发芽第 10 天的幼苗 生长量。
幼苗特性:当苜蓿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到第十天时,用无菌尖头镊子从每个培 养皿中随机夹取 10 个苜蓿幼苗, 首先将随机夹取的苜蓿幼苗放在游标卡尺上 (0.1mm),测量其胚根长、胚芽长以及根直径,其次再用无菌尖头镊子夹取苜蓿 幼苗轻轻放置在电子天平上(万分之一)测定其幼苗鲜重,每皿三次重复。最后将 苜蓿幼苗装到小信封袋中放置在铁的托盘中,随即将装有苜蓿幼苗的托盘放在80℃ 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至恒重时使用电子天平测定幼苗干重(马婷燕等, 2019)。
未发芽种子类型确定:当供试苜蓿品种在一次性培养皿中发芽到第十天时,统 计计算以下五种类型的种子:(1)畸形种子:指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构造成畸形的种 子;(2)硬实种子:指在发芽期间一直保持坚硬没有吸水胀破的种子;(3)死亡种 子:是指在试验期间虽然能够进行吸水胀破但是最终仍然未发芽的种子;(4)发霉 种子:在试验期间发霉的苜蓿种子;(5)新鲜不发芽种子:整个试验期间未发芽但 具有一定硬度,有可能成为正常幼苗的种子(马婷燕等, 2019)。第 11 天,将每皿 中硬实的种子用镊子挑选出来,使用挑针轻轻划破种皮,使用2.5ml 注射器将无菌 水注入划破处,放回原培养皿,接着重新放入培养箱,5 天后再次统计发芽种子数 (马婷燕等, 2019)。
千粒重:测定方法为千粒法,将随机挑选的苜蓿种子轻轻倒在种子数粒仪上, 启动种子数粒仪,用种子数粒仪选取 1000 粒种子后,将选取的 1000 粒种子倒在一 次性培养皿中,放在电子天平上去皮称重,每个品种进行 3 次重复(马婷燕等, 2019)。
种子发芽特性:根据国家种子检验工程相关标准(王彦荣, 2001),将灭菌定性 滤纸整齐铺在 225px 一次性培养皿中,每个培养皿中铺两层,用手轻轻按滤纸,使滤纸紧贴培养皿底部,用注射器吸取适量无菌水,用手慢慢推动注射器,将注射器 中的无菌水慢慢注入到铺有两层定性滤纸的一次性培养皿中,使滤纸保持湿润;用 灭菌镊子夹取种子,将种子先放入 75%的酒精消毒 30 秒,再将种子浸泡在 1%的 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 1 分钟,随后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无菌水中进行冲洗, 冲洗干净后随机选取 25 粒苜蓿种子,用无菌镊子夹取苜蓿种子整齐摆放在铺有两 层滤纸的一次性培养皿中,每个苜蓿品种 3 次重复;接着将装有苜蓿种子的一次性 培养皿随机放入培养箱中,每天定时采用称重法补充发芽床中散失的水分。试验期 间每天定时统计每皿的发芽种子数,在发芽试验进行到第 10 天时,种子停止发芽 后,统计每皿的硬实种子数、畸形种子数、新鲜种子数、发霉种子数以及死种子数 (董文科等, 2017; 马婷燕等, 2019)。并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相关指标。
发芽率(%)=(发芽终止期发芽种子粒数/供试种子总粒数)×100%(马婷燕 等, 2019)
发芽势(%)=(4d 内供试种子发芽数/供试种子总数)×100%(马婷燕等, 2019) 发芽指数(GI)= ∑(Gt/Dt)(马婷燕等, 2019)
活力指数(VI)=GI×S(马婷燕等, 2019)
式中:Gt 为时间t 日的发芽种子数,Dt 为发芽天数,S 为发芽第 10 天的幼苗 生长量。
幼苗特性:当苜蓿种子在培养皿中发芽到第十天时,用无菌尖头镊子从每个培 养皿中随机夹取 10 个苜蓿幼苗, 首先将随机夹取的苜蓿幼苗放在游标卡尺上 (0.1mm),测量其胚根长、胚芽长以及根直径,其次再用无菌尖头镊子夹取苜蓿 幼苗轻轻放置在电子天平上(万分之一)测定其幼苗鲜重,每皿三次重复。最后将 苜蓿幼苗装到小信封袋中放置在铁的托盘中,随即将装有苜蓿幼苗的托盘放在80℃ 烘箱中进行烘干,烘干至恒重时使用电子天平测定幼苗干重(马婷燕等, 2019)。
未发芽种子类型确定:当供试苜蓿品种在一次性培养皿中发芽到第十天时,统 计计算以下五种类型的种子:(1)畸形种子:指种子在发芽过程中构造成畸形的种 子;(2)硬实种子:指在发芽期间一直保持坚硬没有吸水胀破的种子;(3)死亡种 子:是指在试验期间虽然能够进行吸水胀破但是最终仍然未发芽的种子;(4)发霉 种子:在试验期间发霉的苜蓿种子;(5)新鲜不发芽种子:整个试验期间未发芽但 具有一定硬度,有可能成为正常幼苗的种子(马婷燕等, 2019)。第 11 天,将每皿 中硬实的种子用镊子挑选出来,使用挑针轻轻划破种皮,使用2.5ml 注射器将无菌 水注入划破处,放回原培养皿,接着重新放入培养箱,5 天后再次统计发芽种子数 (马婷燕等,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