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战避难所吧 关注:2,349,403贴子:33,048,597
  • 25回复贴,共1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专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要探讨点什么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1-02 23:51回复
    作为一种近似于部分人本能的心理层面反应,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下简称斯德哥尔摩)应当像其他本能一样,能够在人类演化过程中或是个人生活经验中找到根源,足够高的泛用度侧面佐证了它应当有演化过程中的原因存在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1-02 23:56
    收起回复
      (认真学习中)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02 23:57
      回复
        如上,也就是说在人类演化史上的某个时期,大脑结构会对加害者产生同理心的部分人拥有了更高的生存能力,更多地存活了下来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1-02 23:58
        回复
          可能来源于打不过就加入?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1-03 00:00
          回复
            要深刻理解斯德哥尔摩的各项相关内容,当然要从成因讲起。而正如上文所论证的,我们可以总结到一点:至少在历史上的某个时期(可能短或长,但不会太短以至于无法自拔在基因中固化下来),加害者共情是有利于受害者的生存的,换句话来说,“爱上”绑匪说不定会提高人质的生存率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1-03 00:02
            回复
              向更早的原始社会看过去,大多数情况下道德观念是极其淡薄的,人际关系更直接地阐述为党同伐异(以氏族公社为单位),也就是说,此时的加害受害关系往往是基于血缘隔离、相当稳定的。一般思路来看,此时的受害者合理想法只有两个:反打或者逃离,“爱上”绝对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我们已经认定多数基因本能都来自漫长的原始时代,难道斯德哥尔摩就这么特殊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1-03 00:06
              回复
                或许我们可以认为,多数时间,氏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A强B弱,而反而更可能是复杂的力量制衡关系。此时任意一条加害受害关系都不是绝对的,受害者可能转化为加害者,加害者也有可能转化为受害者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1-03 00:07
                回复
                  我们不妨提出第一种可能性构想:少部分古人类意识到过度的仇恨很可能在攻守的N重互换中带来无法挽回的毁灭,于是乎共情加害者的基因成为了氏族延续(或者说物种生存发展)的桥边栏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1-03 00:10
                  回复
                    我很讨厌一个人,每天又都会接触到,真的很烦他,但时不时的会想起他…有点在意的感觉,这种是斯德哥尔摩吗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11-03 00:32
                    收起回复
                      或者也不妨有另一种解释:多方力量制衡下,共情加害者有利于将对方转化为盟友,不妨以炎黄克蚩尤为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1-03 00:42
                      回复
                        总之,不管怎样,我们可以知道,“共情加害者帮助活下去”,这一观点是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1-03 00:43
                        回复
                          我信了(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11-10 08: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