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77,554贴子:16,756,330
  • 3回复贴,共1

人的遡因能力究竟去了哪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什么是遡因,以下是一些例子:
1.有时一些问题的出现后,人在指责他人时用了遡因
2.人在明白潜台词时用了遡因
3.人在被暗示时(被动地)使用了遡因
另外还有别的大量的地方用了遡因,但是刚刚我说的这三个是非常常见的,可以辅助把握什么是遡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11-02 20:56回复
    注意,如果人在说:“一件事情的发生是因为没有怎么怎么做”时,很多时候是在指出应对的举措,不一定使用了遡因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11-02 20:58
    回复
      遡因(Abduction),又译为逆推法、外展推理或假设演绎法,是查尔斯·桑德斯·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提出的一种推理方式。它是一种形成假设的过程,通常用于科学发现和日常推理中。遡因推理旨在为观察到的现象提供最合理的解释。
      以下是对您提到的三个例子的解释,以及它们如何体现遡因的应用:
      1. **指责他人时使用遡因**:
      当问题出现时,人们往往会尝试找出问题的原因。使用遡因时,人们会基于现有的证据(例如,某个人的行为模式或特定情况下的迹象),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即假设),来指责某人。例如,如果项目失败了,某人可能会遡因地推断:“失败是因为小张没有按时完成他的部分。” 这里的假设是基于对小张过往行为的观察,而非确凿的证据。
      2. **明白潜台词时使用遡因**:
      当人们理解潜台词时,他们实际上是在推断说话人背后的意图或未明说的信息。这种情况下,听者会根据说话人的言语、语气、表情等非言语线索,以及对话的上下文,遡因地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例如,如果有人说:“今天的天气真不错”,而你知道他们通常不喜欢户外活动,你可能会遡因地推断他们实际上有其他的意思,比如暗示应该出去走走。
      3. **被暗示时(被动地)使用遡因**:
      当人们被暗示时,他们可能会无意识地使用遡因来理解暗示的含义。例如,如果老板说:“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更加高效”,而没有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员工可能会遡因地推断老板可能是在暗示他们的工作效率不高,需要改进。
      遡因的特点是它不提供绝对的确定性,而是提供一个可能的解释,这个解释需要进一步的经验证据来支持或反驳。在日常生活中,遡因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推理方式,它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和应对复杂的情况。然而,遡因得出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因此需要谨慎地验证这些假设。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1-04 22:21
      回复
        古话叫追根溯源,或者说通过现象看本质。
        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人对于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是很难产生共情的(或者说看的更透彻)。
        举例来说,有孩子的人看到别人家的小孩也会心生父爱或母爱之情;当过老板的人比没有当过老板的人思考的角度和问题更多(针对公司经营)。
        这就是为啥很多公司在重要职位的招聘上,更加看重工作经验。
        对于这个问题,王阳明曾给过解决方案,不过说实在的,没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也很难吃透其深意。
        所以古人会讲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所谓的格局,说的浅显一点,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更加多样性,并且对因果关系的推理更加客观和理性。


        IP属地:山东4楼2024-11-05 1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