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语的第一章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入则孝,出则悌。可以说就是这短短六个字便构成了儒家真正的思想核心,以此为出发点,能够连贯儒家思想体系;但是在此之前,对论语地注释,几乎都停留在文字表面,以一种极其庸俗地角度强行解释,根本没能企及这句格言的真实内在。
入则孝,出则悌;入有指向内的意思,这里的向内指可不是指向家内,而是指向人的内在,自我的内在,如果说孝的对象是父母,那么入则孝的对象则是自己,人首先应该学会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自己,人应该学会像父母爱护自己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爱护人本身;只有先做到这样的孝己之孝,才能更进一步地做到孝亲之孝,孝不仅仅是对父母地尊重,也是对父母地爱护,有时甚至要做到把父母当成自己地孩子一般来爱护,做到父母之父母的责任。只有做到这些才刚达到人之初始,所以才有人之初,性本善。同样只有对自己先做到善,先善己而后善孝,而后善悌,而亲仁。人只有做到,待自己如何便待父母如何,待父母如何便是待自己如何,才是孝道之始,人之初始,仁之初始。
悌则是孝在家庭内部的进一步推广,从自己与父母之间地孝,推广到自己与同辈之间于是便有了悌,悌是同辈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爱护。出则悌,是从自己出发,正如我尊重我自己这般,我也会尊重我的兄弟姐妹,正如我爱护自己一样,我也会爱护兄弟姐妹。
孝悌是家庭内部地仁,仁是超越家庭关系而存在地孝悌,与其说仁是脱离了家庭上升到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地存在,不如说仁是把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都当作一个大家庭来处理人与人自身、人与人之间关系地沟通方式,仁地力量源自人本身,是人主动成为人地动力,亦是使人成为人地力量,既是自主又是自从;人对于人本身地建构,对于人本身地实践,就是仁的源泉。
正所谓,用孝则孝,孝之为孝,用仁则仁,仁之为仁,用道由道,是归于道!孝成为孝的过程,亦是仁成为仁的过程,亦是道成为道的过程,但是三者各自涵盖的范围不同。道不仅包含了仁孝等等,道包含了所有以及道本身。从孝至仁,从仁至道,都是一以贯之。
道如何包含所有?因为道存在于孝与仁的中间,道不仅可以使孝转变为仁,亦可使仁向孝回归,这便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在孝的己内,道也存在于孝与孝之间,父与子之间;在仁的己内,道亦存在于人与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在道的己内,亦是一阳与一阴,道恰处于这所有二者中间,便是中道,执两用中便包含所有。
孝的本意就是效仿,原本就有着效法天道的意思,而孝通过这层本意便与学和习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和教有着密切的关联,教这个字光从字形就可以看出一开始便和孝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可以说教就取自孝,因材施教,绝不可能到孔子之时才提出的,而是孔子非常推崇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早在教之初就已经写在教义中了。
一名称职的老师最先教好的应该是他自己,自己教自己的过程,同样也是自己学自己的过程,他如何教自己便会如何教学生,因为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本质上只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学自己,学得如何便教得如何,最好的教师在本质上并非最好的教师而是最好的学生。再好的学生,学的也是他自己的所见,好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所见教导自己发现自己,教导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精进自己达到自觉自主,并且时刻保持着这份自主自导,所以最好的学生也并非最好的学生,反而是最好的老师,这才是因材施教。
能在这世间能指引你的有且仅有你自己,别人始终无法成为你,你也无法成为他人,人就是做自己成自己,你所做的一切终将是在成为你自己。你要怎样做自己,你便会成为怎样的你自己,这便是天道之所在。
入则孝,出则悌;入有指向内的意思,这里的向内指可不是指向家内,而是指向人的内在,自我的内在,如果说孝的对象是父母,那么入则孝的对象则是自己,人首先应该学会像尊重父母一样尊重自己,人应该学会像父母爱护自己孩子一样爱护自己,爱护人本身;只有先做到这样的孝己之孝,才能更进一步地做到孝亲之孝,孝不仅仅是对父母地尊重,也是对父母地爱护,有时甚至要做到把父母当成自己地孩子一般来爱护,做到父母之父母的责任。只有做到这些才刚达到人之初始,所以才有人之初,性本善。同样只有对自己先做到善,先善己而后善孝,而后善悌,而亲仁。人只有做到,待自己如何便待父母如何,待父母如何便是待自己如何,才是孝道之始,人之初始,仁之初始。
悌则是孝在家庭内部的进一步推广,从自己与父母之间地孝,推广到自己与同辈之间于是便有了悌,悌是同辈之间的互相尊重和爱护。出则悌,是从自己出发,正如我尊重我自己这般,我也会尊重我的兄弟姐妹,正如我爱护自己一样,我也会爱护兄弟姐妹。
孝悌是家庭内部地仁,仁是超越家庭关系而存在地孝悌,与其说仁是脱离了家庭上升到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地存在,不如说仁是把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都当作一个大家庭来处理人与人自身、人与人之间关系地沟通方式,仁地力量源自人本身,是人主动成为人地动力,亦是使人成为人地力量,既是自主又是自从;人对于人本身地建构,对于人本身地实践,就是仁的源泉。
正所谓,用孝则孝,孝之为孝,用仁则仁,仁之为仁,用道由道,是归于道!孝成为孝的过程,亦是仁成为仁的过程,亦是道成为道的过程,但是三者各自涵盖的范围不同。道不仅包含了仁孝等等,道包含了所有以及道本身。从孝至仁,从仁至道,都是一以贯之。
道如何包含所有?因为道存在于孝与仁的中间,道不仅可以使孝转变为仁,亦可使仁向孝回归,这便是一阴一阳之谓道。而在孝的己内,道也存在于孝与孝之间,父与子之间;在仁的己内,道亦存在于人与人自身以及人与人之间,在道的己内,亦是一阳与一阴,道恰处于这所有二者中间,便是中道,执两用中便包含所有。
孝的本意就是效仿,原本就有着效法天道的意思,而孝通过这层本意便与学和习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和教有着密切的关联,教这个字光从字形就可以看出一开始便和孝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可以说教就取自孝,因材施教,绝不可能到孔子之时才提出的,而是孔子非常推崇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早在教之初就已经写在教义中了。
一名称职的老师最先教好的应该是他自己,自己教自己的过程,同样也是自己学自己的过程,他如何教自己便会如何教学生,因为教师的所有教学活动本质上只是教师在学生面前学自己,学得如何便教得如何,最好的教师在本质上并非最好的教师而是最好的学生。再好的学生,学的也是他自己的所见,好的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所见教导自己发现自己,教导自己以自己的方式精进自己达到自觉自主,并且时刻保持着这份自主自导,所以最好的学生也并非最好的学生,反而是最好的老师,这才是因材施教。
能在这世间能指引你的有且仅有你自己,别人始终无法成为你,你也无法成为他人,人就是做自己成自己,你所做的一切终将是在成为你自己。你要怎样做自己,你便会成为怎样的你自己,这便是天道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