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吧 关注:160,569贴子:2,995,425
  • 2回复贴,共1

逻辑和常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01
我完全没有在学校或书上学过什么正规的逻辑学知识,只能从自己个人杂七杂八的所闻所思所想所为的一些方面,勉强来整理一下关于这个逻辑的情形。
我的逻辑常识,是从打牌、看悬疑推理的小说影视剧、自己创作小说的经历中,以及学习儒释道经典中,得来的。这些经典很多我都是写了三四遍的阅读笔记的,加起来大概有百万字,每次都在大部分否定前面所写的而重写。
小说也写了两百多万子,创作小说,最困难的一点在于,所写的东西都要具有一定方式的“合情合理”性,这种合情合理性未必完全要和现实中一致,但也一定是要让读者能接受的合情合理,不然,就太假太荒诞,失去了可信度而让读者无法认同了。
我们先从合理上来说,逻辑是事物和事物之间联系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的一种法则。它包括因果关系、异同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先后关系。
因果关系,是由一个原因而产生出一个结果的法则,在运营这种因果关系思辨事物的时候,容易犯的逻辑错误有几种。
一种是非因计因,比如这样的原因不产生这样的结果,不是写个因为和所以,两者之间就形成了因果关系的,一般小孩子撒谎就会这样。再比如,生病和做坏事之间。
一种是不具备绝对的排他性,就是说不能排除这个结果是由其它原因造成而不必然是这个原因,所以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不一定是必然的或单一的。比如花钱很大方的人不一定非常有钱,也可能很穷而喜欢装阔。
一种是倒果为因的推论,从一种结果而去自以为是地推论原因,比如成功的人一定很优秀,失败的人一定很废材。


IP属地:上海1楼2024-10-29 15:08回复
    02
    因果关系常被我们运用在对过去的追究和对未来的预判上。
    对过去的追究,比如追究已有行为的动机、目的;对未来的预判,比如从现有的现象判断未来会发生的现象。
    追究过去或内在的原因,要在全面和充分了解这个人事物的信息、活动规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因为因果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的法则,所以如果在做到以上几点后,是一定程度地可以找出原因来的。
    但我们在进行这样两种推论中,容易犯的错误基本就是以上说的三种方式造成的。从追究过去来说,产生现有结果的原因,可能不是你以为的那个,可能不是你以为的只有一种,可能这个原因并不对应这个结果。从预判未来上来说,原因如果不够充分或者没有充分的外缘,不一定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所以有时我们就是在瞎当心或瞎期望。


    IP属地:上海2楼2024-10-29 15:35
    回复
      03
      再从“常情”的角度来说这种因果的推论,它有一个程度和概率的条件在,比如虽然对这个人有仇恨,但还没有到要杀了他的程度。比如买彩票可以中奖,但有一个中奖的绩效概率的条件在。比如一个原因可能导致某个结果,但这个结果的严重性未必如你以为的那么大。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给人物的情感、行为,设定一个原因或动机,或者设定一种情节或结局,常会犯的错误就是排除现实情况中的这两种条件,而强行地单一地设定这样的因果联系,看起来就会觉得理由很单薄很书面很自以为是很虚假很瞎扯。


      IP属地:上海5楼2024-10-29 17: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