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吧 关注:5,135贴子:46,076
  • 7回复贴,共1

尝试理解乌尔第三王朝国王们的名字后,发现几乎是一水的阿卡德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不要一看“萨尔贡”名字,就人云亦云,说什么阿卡德人。萨尔贡的确是闪语名字。除非验他DNA,否则不应轻率下结论,他女儿可是苏美语名字。有些人会说,这是话语权作祟,给女儿起苏美名字,博取苏美人欢心。
同样道理,萨尔贡一上台,就取个阿卡德语名字,这又何尝不是为了博取阿卡德民众的欢心?
基于这一点,我们就尝试理解一下,相当讽刺的,经常自我标榜苏美人的乌尔第三王朝统治者们,他们的名字。
————————————————————————————
先入为主是种糟糕的坏习惯,当错误根深蒂固,有人指出错误时,被指出者如若够谦虚、公正判断事情,或许很快会接受,并改正。 反之……
错误的乌尔纳姆(Ur-Nammu),相对准确的乌尔纳玛(Ur-(d)Namma):
肯定很多人,一眼看去,认为这是苏美语名字,名字意思为:纳玛神的仆人。本民科也这么认为。
早在1985年,已有学者Miguel Civil,摆证据,讲道理,上期刊论文,指出乌尔第三王朝首任国王,名字确切念法,应为:Ur-(d)Namma,或者,更严格来说是:Nannamak。学界也普遍接受这一观点。可当你打开国内互联网、知乎,随意一搜索,瞧瞧是什么景象?将近四十年,这臭毛病显然难改。皆因:很多人先入为主,导致麻木不仁。(不过,也怪不了大多数人,国外互联网不也如此吗?纳姆、纳玛,就是改不过来)

Nammu是后来(古巴比伦时期文本)我们所理解的形式。不要总是拿明朝的剑去砍夏朝的官,很离谱,也很滑稽
Namma,词源上可能与“创造”有关,尚不清楚这是否为“民间词源”(既后续者,牵强附会,出于某种玄学目的,故意把该术语和“创造”混淆)。在埃勃拉文本中,Nammu可能被解释为:毒牙,不清楚埃勃拉人为何如此理解。

《RIA》,第九卷(或《RIA系列N卷》)内容,请念乌尔纳玛(Ur-Namma),谢谢。

Lambert,2013,433P。434页没截图,感兴趣自己翻,会看到阿卡德语名字。
无论《RIA》,还是亚述学巨匠Lambert——其遗作,均有援引1955年书籍内容,该书收录的古巴比伦时期文本里,有这么一句话短语内容:Ur-na-am-na-am-mi=Ur-na-am-ma(既:乌尔纳玛,Ur-Namma)。巨匠在此还特别评语为:“后一种情况(指1955年收录的文本)特别有趣,因为na-am-na-am-mi,是苏美语,Namma是阿卡德语名字”。(见433-434页,也见上述截图)
古巴比伦时期文本里,该书吏给所有人暴击:乌尔纳玛(Ur-Namma)是阿卡德语名字。


IP属地:广西1楼2024-10-22 19:27回复
    舒尔吉(Šul-gi):字面意思,可能是:高贵(贵族)青年、(此)青年(人)(是)高贵(的)。唯一没有异议的苏美语名字。这位君主留下蛮多文本,很喜欢显摆、标榜自己的苏美人身份。然而……
    牛津大学苏美语电子文库收录的《舒尔吉赞美诗B、C》“A praise poem of Culgi (Culgi B、C)”内容中,此人的自我吹嘘里,似乎出了一些问题。特别在《赞美诗B》206-220行,舒尔吉吹嘘、夸耀自己是语言方面的大师:埃兰姆语、苏美语、black mountains、阿摩利(玛图)、Subir语,五种语言,没有任何人能在他的宫殿里,比他更懂这些语言,特朗普都不行。(抱歉,是有些说过头,原话翻译应该是:没有人能比他更快的切换到另一种语言。)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舒尔吉偏偏不提阿卡德语。按理,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会向外人吹嘘自己母语如何厉厉害、何等了得。因此,有学者推断,舒尔吉这个人的母语是:阿卡德语。即便你不认同该观点,下文出现的舒尔吉儿子、孙子,尝试理解他们的名字时,可看出是什么成份。
    无论如何,这居然是唯一一位苏美语名字国王,这似乎就离谱。


    IP属地:广西2楼2024-10-22 19:43
    回复
      阿玛尔-辛(Amar-sin):乌尔第三王朝,第三任国王,舒尔吉之子。Amar,苏美语,意为:牛犊、小牛等。sin,不需要赘述。这个名字严格来说,苏美语、阿卡德语,五五开。可原因不明,现代学者似乎认为是苏美语名字(没有解释),尽管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最后的这句内容,是学者书中原文,并非本民科瞎编)。
      或许苏美语“Amar”在前,整个名字就以苏美语去理解?难道名字里的阿卡德神名,比重不更大?
      没什么好惊讶的,只要嘴硬,这个名字完全就是阿卡德语的:Māru-Sin。
      取决于𒀫,是以苏美语Amar去念,还是阿卡德语Māru去念。


      IP属地:广西3楼2024-10-22 19:48
      回复

        苏美语念法:Shu-Suen;阿卡德语:舒辛(Shu-{d}Sin)。
        舒辛(Shu-{d}Sin):第四任国王,舒尔吉另一位儿子,阿玛尔-辛(Amar-sin)的兄弟。原因不明,此处不把“šu”(𒋗)以苏美语去理解,翻译成“手“。这个名字反倒是以阿卡德语去理解:(此人)属于辛神(?)。

        舒辛(Shu-{d}Sin),这是阿卡德语名字。谢谢。


        IP属地:广西4楼2024-10-22 19:50
        回复
          伊比-辛(Ibbi-Sin):舒尔吉(Šul-gi)之孙,舒辛(Shu-{d}Sin)之子。
          此处“i-bi”(Ibbi),是为阿卡德语nabû。传唤、任命、提名等意。伊比-辛(Ibbi-Sin),阿卡德语大概意思为:辛神提名(此人)、辛神的传唤(之人,既:辛神安排此人在这个位置)。


          IP属地:广西5楼2024-10-22 19:52
          回复
            以名字去界定,或轻率妄断对方的民族,可能是荒诞离谱的。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父母或本人乐意,今天他就可以是埃兰姆名字,明天或许就是阿卡德、苏美语名字。
            例子如:

            Kudur-Mabuk之女。有可能,En-ane-du的苏美语名字,以及Manzi-wartas的埃兰姆名字,两者并存。
            又或者,分别有苏美语名字的女儿,以及埃兰姆名字的女儿。
            Kudur-Mabuk,他本身是埃兰姆名字。
            两个儿子是阿卡德名字……


            IP属地:广西6楼2024-10-22 20:15
            回复
              The latter case is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as giving Namnammi as the “Sumerian” and Namma as the “Akkadian” form of the name. ——————
              Lambert,2013,433-434页,原话内容。


              IP属地:广西7楼2024-10-22 21:40
              回复
                我们不是苏美尔人,不好理解他们,考古长期很难有重大发现,真想搞清楚苏美尔人是什么人种?网上夸大说和其他民族没有一点关系,这完全不可能!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31 08: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