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风云吧 关注:62,380贴子:7,231,596
  • 15回复贴,共1

中美体育叙事与网球:从刘翔到郑钦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相信不少人发现了这次奥运会一方面美国篮球队住住豪华酒店,而其他冷门项目的队伍住奥运村,甚至去奥运会的旅行费还要众筹,为何同是 team usa 差别那么大,这实际上就跟美国体育文化有关,team usa其实跟美国这个国家一样,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在政治上,美国各州各市都是独立的,美国人社区的认同高于市镇,而市镇的认同又高于州,州的认同又高于联邦,所以这就造成美国体育发展上以州或者市为中心的本土职业化联赛的繁荣,美国大学体育发展的繁荣,所以美国体育里政府和国家的角色起不了什么作用也被限制起作用,所以这就造成了美国本土商业化越好的项目,协会收入越多,发展越好,而本土商业化越差的项目,经费越少,发展可能越差,比如美国乒乓球协会和羽毛球协会一年的预算甚至不如马龙一个人代言费的收入,就更不用谈项目在奥运会的备战和成就了,而说起来,奥运会算是每四年一次能稍微增强美国人国家认同的事件了(其他两件分别是珍珠港和911)
而中国与美国不同,在社会传统上,中国是一个强调家国观念的共同体,家国同构的特点使得国家与家庭之间没有任何缓冲区,团结国民的方式是以国家和民族认同为纽带的,在构建社区和地域认同方面,体育还并不是中国人日常生活里最重要的因素,(甚至还不如麻将和钓鱼),所以这就造成了中国体育文化更强调国家荣誉,所以奥运会才如此如此被大多数中国人看重,在体育管理部门的绩效报告里,奥运会每一枚金牌都是平等的,回到地方省里官方的奖励无论冷热门项目也是平等的,同一级别的运动员基本工资也是一样的(只是因为项目热门程度的高低社会影响力不同,所以商业价值不一样),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女排只有打国际大赛时商业价值最高,但是平时的国内联赛甚至一度冠名权都没卖出去
正是以上两种区别,导致了中美在体育叙事和体育明星上偏好又各自不同,在美国,由于本土职业联赛最受关注,所以往往有不依赖奥运会就有不小影响力的体育明星,比如今年wnba的克拉克,在大学时其商业价值就比今年绝大多数美国奥运金牌选手高,甚至只要是外国人你在美国的本土职业比赛出名,也一样可能受欢迎,比如莎拉波娃和费德勒,美国人喜欢的体育明星和体育故事往往偏重于个人化的,或关于种族(比如大阪直美在美国市场如此受欢迎也跟她在黑命贵事件里积极发声有关),或关于个人背景的(比如大小威成长的故事)
而中国我们都知道,从传统的中国女排到东京全红婵的故事,其共同点就是故事符合中国传统的家国理念,为国也是为家,这一点在中国大多数群众那里很受欢迎,就更不用说刘翔了,在竞争更激烈的田径项目极大增强了民族和国家认同感,这也是为什么110米栏在田径里并不是最耀眼的那个项目,但是在大部分中国人眼里刘翔地位如此之高的原因
而谈到李娜,这里插一句,中国人喜欢的那种关于国家关于民族的体育叙事和李娜的个人叙事产生了一场“误会”,我们都知道李娜职业发展的故事基本上就是一个努力追求更多个人职业发展,摆脱原有体制束缚的故事,而国人关注她法网夺冠,1亿多电视观众里只有几百万人是网球爱好者,关注她个人成就,更多的人是把民族自尊心投射到李娜的个人荣誉上,所以这就造成了一种矛盾与误会,导致后来李娜强调打比赛代表自己,不代表任何人,而记者却不断在问“输了,有什么想对全国人民说的吗?”这种问题,李娜打比赛不想背负这种期待,因为这种期待总会让她联想起以前体制内那种压迫感
而郑钦文的故事却刚好展现了解决这一冲突和误会的一种方式,在郑钦文奥运会里程里,个人叙事和国家民族叙事都得到了表达,平常不关注网球的大部分中国观众也喜欢她那句为国再战三小时,关注网球的即使其中一些人不喜欢她的那句国家荣誉高于个人荣誉,但也不得不承认她奥运会金牌在个人成就上的意义,因为她夺冠进程里打败的是红土女王斯瓦泰克,所以在郑钦文这个符号里,爱国和不爱国的人都能找到喜欢的点,新时代里更崇尚个性化的年轻的女性和男性,保守的中老年人都能在郑钦文身上找到喜爱之处,这也是为什么奥运会网球单打冠军在中国商业价值高的原因
事实上当前中国偏好关于民族和国家的体育叙事反而是有利于项目本身发展的,我们看到郑钦文网球奥运会(0积分)夺金带起来的中国第二波网球浪潮,别说职业赛里的wta1000赛也无法做到,澳网亚军也没办法达成,即便李娜的球迷里,有不少就是当初通过北京奥运会认识的她,然后慢慢变成网球这个项目的爱好者,而且我们也看到李娜因伤早早退役,使得当初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批球迷又流失了,而郑钦文这个故事又把这批人带回来了,这就表明了,即使是最关注网球的中国中产阶级里,也有不少重视国家荣誉和奥运会的人,例如李娜伦敦奥运会没打好,评论里就有航空公司的机长批评她,所以说中国即便最有钱的那个阶层,也有不少重视民族荣誉的人,如霍英东先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06 08:35回复
    补充一个,事实上谷爱凌当年全民范围内爆火的一个原因也跟这种叙事有关,在中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一个美国背景的人愿意为中国效力并奥运夺金的故事永远在大众那里很受欢迎,而她最近不断饱受争议也是如此,在国籍问题上的含糊不清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06 08:44
    回复
      总而言之,郑钦文叙事在当下的中国实际情况而言,对于中国网球事业而言,好处远远大于消极因素(消极因素指的是大众的期待对于小郑而言有时候是一种额外的动力,有时候也是一种包袱,不过经过刘翔事件以后,中国的大部分观众已经很成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06 08:45
      回复
        另外,中国其他冷门项目能否学网球那样搞单飞模式,或者学美国体育那种模式呢?我想现阶段是不能的,因为第一,目前中国人的休闲时间仍然少于发达国家,一天996下来就那么点时间,还要洗衣做饭带孩子,大部分中国人没有空去关心本土体育内容(即使是国外体育内容也是,五大联赛版权价值在中国卖得很便宜),其二,观众的时间和金钱是有限的,但是运动项目又那么多,所以受欢迎的项目永远是少数那几个,大部分项目脱离原体制,就意味着半死不活,更不会有全红婵这样阶层跨越的例子了,到时候项目商业化不行,金牌反而没有了,对奥运会有着更多感情的全国人民反而会更不满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06 08:48
        收起回复
          第一次这么大关注,还是晴雯自己要调整好心态,动力和压力找好平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06 08:50
          回复
            楼主说得好!郑钦文将国家民族与个人奋斗完美结合,并且她还更注重国家荣誉,甚至有时牺牲了自己!比如受伤还坚持打而不退赛!为了进wta年终,她个人追梦成分更多点!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06 09:01
            收起回复
              说100次也是 好高骛远的是那群唯冠军唯金牌论的看客 不是淘米 不是网球迷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4-10-06 09:08
              收起回复
                李娜是反抗过体制 自己走出去,所以会个人成功时不想表达回馈国家;郑钦文本身受到体制压迫相对少,本就是个人化的训练比赛,只是在精神上表达对国家荣誉的向往。大多观众只听球员发言怎么说,很少考虑他们自身成长背景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06 09:37
                收起回复
                  说白了,美国是个崇尚个体价值的国家,中国是个推崇集体价值的国家


                  IP属地:江苏9楼2024-10-06 10:12
                  回复
                    吓晕,还以为是什么社科论文。你这文笔学院风很重


                    IP属地:美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10-27 1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