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河县南部的上屯镇,曾经有个古镇名为淮渎镇。淮渎镇,具体位于三夹河南岸,镇驻地就在今上屯镇张清寨村东。村里原有淮渎庙一座,是祭祀淮河水神的地方(这里是指西淮河,现在的三夹河),淮渎镇之名即由此而来。淮渎指的就是淮河,而淮渎庙是淮河水神之庙,是用于祭祀淮河水神的。
三夹河,古称西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与千里淮河同源,自西向东,横贯唐州大地。据史载,淮源东流为淮,西流为澧(即西淮河,今三夹河)。唐河县旧号之西淮,是因澧水亦是淮水,即西流之澧也。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淮河之源在桐柏山,而西淮河与淮河同源,也是在桐柏山。
根据民国六年(1917年)的沘源县地图可以看出,淮渎镇位于沘源县(即唐河县)的东南部,三夹河的南岸,唐河的东岸。从唐河县城到新野县城,有一条公路,经过八里桥、淮渎镇、苍苔、东高营、任集等重要集镇节点。唐河县,古称唐州、泌州、湖州、南襄州、西淮安郡等,民国二年由唐县改为沘源县,后又改为唐河县,属于河南省汝阳道管辖。
西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县南部乡镇,那里是西淮河流域,历史上的西淮安郡也在我们唐河县。另外,在唐河县西南部,原长秋镇西,涧河东岸,马庄村附近,还有个唐渎镇,与古涧河镇隔河而望。唐渎即是指唐河,唐渎庙即是唐河水神之庙。
三夹河,古称西淮河,发源于桐柏山,与千里淮河同源,自西向东,横贯唐州大地。据史载,淮源东流为淮,西流为澧(即西淮河,今三夹河)。唐河县旧号之西淮,是因澧水亦是淮水,即西流之澧也。秦岭淮河线是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淮河之源在桐柏山,而西淮河与淮河同源,也是在桐柏山。
根据民国六年(1917年)的沘源县地图可以看出,淮渎镇位于沘源县(即唐河县)的东南部,三夹河的南岸,唐河的东岸。从唐河县城到新野县城,有一条公路,经过八里桥、淮渎镇、苍苔、东高营、任集等重要集镇节点。唐河县,古称唐州、泌州、湖州、南襄州、西淮安郡等,民国二年由唐县改为沘源县,后又改为唐河县,属于河南省汝阳道管辖。
西淮河自西向东流经我县南部乡镇,那里是西淮河流域,历史上的西淮安郡也在我们唐河县。另外,在唐河县西南部,原长秋镇西,涧河东岸,马庄村附近,还有个唐渎镇,与古涧河镇隔河而望。唐渎即是指唐河,唐渎庙即是唐河水神之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