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吧 关注:3,172贴子:266,854

新书预热《惊疑己巳年》第一章第一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一本书,花费的最大成本,其实不是书籍的费用,而是读者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由此形成的观念。
常说军事历史,是男人的八卦。人们喝酒聊天吹牛B,谈到同一个话题,你是愿意自己的观点被别人碾压,还是喜欢自己可以胜过别人?你花钱买书,花时间学习研究,可是如果学到的东西全是错的,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至于本书,前面免费的第一、二节(电子版),就是全书的基础,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本书立论如此,市面上其他的讨论这段历史的书籍,要么根本不涉及,要么就完全相悖。其是非对错,读者自有判断。
笔者自己,正是对这个基础十分自信,乃敢自荐于各位大佬,各位同好之前。如今将本书第一、二节内容粘贴于此,以供诸君雅鉴。
如蒙置顶,感激不尽!


IP属地:广东1楼2024-09-06 20:46回复
    第一章:风云之势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1】
    又闻:慎始而敬终【2】
    第一节、照猫画虎一、老成谋国
    当初,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诸部,做大之后,威胁明朝,于是有萨尔浒之战,明朝大败。其后后金攻略如火,明朝一路溃败下来,丢城失地,至广宁之战(1622年春),甚至溃败至于山海关,丢失了整个辽地。前后损失十数万大军,其中不乏精锐。这时候,如果后金打过山海关,那就真的威胁明王朝的生存了,所以此时,明朝最大的政治问题就是解决后金。
    河西七百里,边城俱为煨烬,关外几成异域。【3】
    其后由于后金兵力人力并不充足,因此对于辽西走廊并未占领,而是将人民驱赶到辽河以东,后来将右屯的粮食运完之后,又退过三岔河,回到辽东,将山海关至三岔河一大片地方放弃。
    .......是时经略熊廷弼逮,尚书张鹤鸣以视师往,……,再推王在晋,在晋苦辞人以经邦事挟之,不得已往至关,卽歴数永平西至通州之可守者以闻,人云其意欲弃关以捐重任矣,颇籍籍或以语之于是议筑重关于山海关外八里铺,……【4】
    明朝方面由于广宁之战失败,当时辽东经略熊廷弼及巡抚王化贞被逮,朝廷要推选官员负责对后金作战的任务,最后推出王在晋。他老成谋国,在大略上,有许多远见卓识,以今人的眼光审视,他确实是熊廷弼之后,最适合应对大局的人才。如:
    在晋又题昔清抚之败起于轻敌;三路之败起于轻进;广宁之败起于轻逃;轻之一字遂以亡辽。臣尝谓必有复全辽之力量而后可复广宁;必有灭奴之力量而后可复全辽;不然启无已之争,遗不了之局,而竭难继之供,不可不虑。得旨:边关事宜慎重,览奏具见老成长虑【5】。
    岂非汉唐旧策?又如:
    ……年来辽左兴供繁浩,甚于川酋造孽......臣亦当量力而行,不至于束手无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6】
    笔者的理解,避免尾大不掉,是文人领军的基本意义所在吧。此时明军云集山海关:
    ……关城聚秦、晋、川、湖、齐、梁、燕、赵之众……【7】
    天启二年(1622年12月)底,已集中兵力七万九千八百六十九人,马一万二千七百六十匹【8】。到天启五年(1625年)略有增加:
    兵部尚书大学士孙承宗开报汰过关门兵马总数原额官兵一十三万四千四百三十三员名……【9】
    笔者曾经仔细揣摩盘点王在晋的策略,以为并无不妥。他作为主帅,制定方略并落实之,便是他的职责所在:
    今日开章大义、须以安人心为主、而练兵缮器次之、修堞造房次之、积草储粮次之、兴屯播糓次之、恤流离禁虚冒次之【10】
    又:
    ……编成队伍,操练兵革之事悉以委之各营,操练敎习技艺,某营逢三,某营逢六,某营逢九,据山海道印揭开报甚明,一不操而职即行提各营将领查究矣,练兵与修筑各不相妨,非因筑凿顿忘训练也,乃亲边估计,悉由部道去者不可问矣,令犹有二赞画二监司在焉……【11】
    以上两条,便是他的政治大略与军事方面的管理策略。这其实就是最适合当时明朝的最佳战略。本书数十万字的讨论,不出其外。可以看出,王在晋临危受命,临事而惧,谨慎万分。他的军事策略可以归纳为“重练兵、轻屯田”。
    王在晋虽然谋划老成,但是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末路,人们不会关心他的策略是否真的符合国家利益,大家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当时关外土地并未被后金占据,而明朝一向在边关采取屯田养兵的政策。当时山海关上多少文武官吏看着关外的大片土地没人耕种,不免心生贪婪:
    ........于是议筑重关于山海关外八里铺,……监军道阎鸣泰袁崇焕力争不能得,奏记于首揆叶向高,在晋之所倚任者其分理军需兵部主事沈棨,赞画军需举人孙元化,所与估工建议者也,亦阴以不可闻于首揆,首揆岀四牍示公,曰:是不能臆决,我将亲阅焉,公曰是,宜亲往,其敢烦首揆乎,是时六月十一日也,公大病方小差疏请于十五日,单车就道而以职方主事鹿善继赞画中书舍人宋献随行【12】
    王在晋的性格稳打稳扎,通盘无妙手,他认为“兵可进宜强,兵不可进宜怯”先巩固山海关。为加强山海关防御,又打算在关外八里铺修筑一座城池,放四万大军在里面,如此形成重关。将军队集中在山海关,便于管理训练。但是,他的计划遭到了部下们的反对。当时袁崇焕、阎鸣泰、沈棨、孙元化等人向内阁首辅叶向高告状,叶向高与孙承宗商量,孙承宗于是决定亲自赴山海关,观察形势。
    二、帝师临边
    当时袁崇焕也来到了山海关,任兵备佥事,他力主关外屯田“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前进宁远,锦州。“以辽人守辽土,以屯田养辽人,且筑且屯,且屯且前,坚壁清野以困敌....”
    袁崇焕的策略在王在晋手里得不到认可,便越级报告给叶向高(东林),同时还有阎鸣泰、沈棨、孙元化都向当时的内阁首辅叶向高打小报告。之后帝师孙承宗(东林)插手进来,采用守山海关必须前出的理念。叶向高等东林党人支持孙承宗的理念,于是孙承宗接手辽事,重建山海关-宁远一线防务,耗费巨资,修筑堡垒,组建关宁军,意图恢复辽东。
    兵使(袁崇焕)曰:守宁远者仆与阎抚军之策也,王经略欲以百万守关,争于边不得,故争于朝,幸相公至,止逐懦夫方奋然有为,……【13】
    兵使(袁崇焕)说:守宁远是我和阎鸣泰商议的策略,但是经略王在晋决议以修八里铺巩固山海关,在这里无法和他争,所以把上书朝廷(指写信给叶向高),幸亏相公(孙承宗)来了,把懦夫赶走,正是奋然有为的时候。……..
    大致而言,组建关宁军,有两个要点:一是屯田(以辽土养辽人);二是“用辽人,守辽土”
    孙承宗为什么替代王在晋?他说:“经略去矣,代者且将奈何,以其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人,不如以天下之大付之不可知之我。”【14】他明白自己的行为的代价:天下;他知道自己的状态:不可知之我;而他认为王在晋或其他人是:不可知之人。笔者,无法评价,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这个错误实在是太大了。


    IP属地:广东2楼2024-09-06 20:47
    收起回复
      三、志大才疏
      先说说屯田。
      我们知道,组建关宁军的目的,就是要和后金打仗的(平辽)。至少要守住山海关。当时明军一路溃败下来,伤亡极大,新组建的军队战斗力低下,往往在战场上形成崩溃局面。因此论者大都以为明军不可以和后金野战,最好是建立堡垒,布置大炮,凭城据守,消耗对方,“凭坚城、用大炮”、“守而后战”是也。
      固然也,这种思维有合理的地方。但是这只能作为临时应对,不能作为长远计划。所谓久守必失,因为不能光挨打不还手,不能“守而不战”,不打野战的思路明显不能适应明金战场,甚至说,不适合中国这样国土辽阔的战场。光是坚守城池放弃野战,等于是放弃了后方。并且明军并非完全不能和后金打野战,毕竟有浑河血战的例子在那里摆着;当初熊廷弼守辽的时候,也和后金打的有来有往。说明后金也并非超人,明军中的精锐也和后金有一战之力。
      之前的一系列大战,包括城战和野战,都已经说明此时大部分普通的明军,是因为不能适应当时与后金作战的战场环境、战场氛围,从而导致战场形势迅速崩溃。这种战场氛围,相比明军之前所遇到的战场氛围而言,是更高强度,更高烈度的。超出了普通明军的承受能力,所以往往在具有决定意义的大兵团会战时,畏战不前或一触即溃。那么,要想与后金对垒,就要提高军队整体的素质,提高军队的专业水平,在大兵团作战时使军队能够适应这种高强度,高烈度的战场氛围。所以,组织军队,要以让军队适应当前的战场环境,以适应当前的战争模式为目标。其他的任何理由,都要为这个目标让路。
      对于如何训练一支军队,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笔者只是一介军事小白,并无全盘方案。但是,笔者知道要提高一个团队的专业水平,剥离其核心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使之心无旁骛,专心进取,是提高专业水平的必要条件。
      所以,屯田就和这个必要条件相冲突了。
      我们固然知道,要安置辽民,要减省转运粮食的压力。这两点,是支持屯田的主要依据。还有一点,就是当时关外确实有大量荒地可以种粮食,为啥不种呢?——这可是咱中国人天赋啊。
      1、重要性
      可是,这就要问:是打赢后金重要,还是安置辽民重要?是打赢后金重要,还是减轻后勤压力重要?
      什么是主要矛盾?能不能打赢才是主要矛盾,安置辽民不是,解决后勤也不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才能打赢,所以“提高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安置辽民、转运粮食两条。打的赢,才有资格去谈论安置辽民、转运粮食,如果打不赢,都没有资格去为这些事烦恼。——明朝亡国之后,这些事就该清政府烦恼了。
      打的赢,安置的辽民才真正的安稳,打不赢,安置的辽民又被后金掳走了。乃至北方被数度蹂躏,乃至全国沦丧。
      打的赢,转运粮食才能够到自己的前线去,打不赢,半路就被劫走了。又或者,转运到前线了,也只能送给敌人。
      在当时,明军只有少量精锐可以和后金对垒,却又输在数量(比如浑河血战),当数量相当的时候,却又输在质量(比如萨尔浒之战、广宁之战)。所以当时的形势非常清楚,要想打赢,只有整体提高军队素质一途,别无它法。即使不能够达到后金的水准,能够尽量接近、再接近,那就是希望。军队训练越精,可用的手段就越多,当军队到了只能“凭坚城、用大炮”的时候:
      .....天聪二年,明崇祯元年,明诛魏忠贤,复用崇焕督师,建议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野战旣非所长,惟有凭坚城用大炮一策,守为正、战为奇、和为辅,数遣使来议款.....【15】
      这是军队虚弱已极了,极度缺乏训练的表现了,此时更应该抓紧时间练兵,再也不能有其他想法了。可以说,这时候,练兵的紧迫性已经是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了,岂能顾得了别的?还顾得上屯田?按当时人的说法,就是要“总须兵站得住”
      .......璟对:『总不外「练兵」二字。练兵虽平日工夫,对临时亦只此一件。即今锦州八城,要战要守,总须兵站得住。与敌上阵,总要兵精;兵如不精,别无奇策。.......【16】
      毕竟于个人而言,攸关生死;于国家而言,攸关兴替。于民族而言,攸关存亡;是故,孙子兵法开篇就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难度
      就以解决问题而言:是安置辽民难度大?还是打胜仗的难度大?还是把军队的素质提高到与后金相当的水准难度大?粮食问题也同问一个?毕竟安置难民和转运粮食,即使是国家在正常情况下,也会遇到的问题,是属于常规性的问题解决。而提高军队战斗力,组织大军作战,是古往今来国内国外都堪称是最高技术的活儿,最尖端的能耐。是最难的事。
      3、主次
      很显然,提高军队素质和战斗力水平,既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最困难最不易做到的,这就是一切工作的核心,其他事都是应该围绕此事而行,才是做事的方法。而搞屯田,就是把安置辽民、解决后勤等问题的等级放到和军事核心问题同一个高度了,做事没了中心,没了主要方向,岂能不败?
      解决主要矛盾,确实需要兼顾次要矛盾,但是,绝不是让主要矛盾向次要矛盾妥协,乃至于像原本历史中那样,变成屯田为主,练兵反而为辅了。主、次不清楚,不分明,所以明朝没能解决后金的问题。
      如果后勤确实难以解决,那么甚至可以把练兵的地方选择在运河边(就是不出关,主力屯在山海关内,距离运河不远),总要以便于训练为优先。总之,你要清醒的认识到,当时与后金作战,明军畏惧后金如虎,说明提高战斗力水平是生死攸关的重中之重,而提高战斗力,肯定要剥离其他业务的。
      最后,无论是攻还是守,无论是城战还是野战,提高士兵的素质和专业水平,肯定都是必须的、有大益处的。
      假如有三五万川兵浙兵水准的军队摆在锦州、摆在三岔河、摆在辽阳,你就是不修城池,后金也拿你没办法,否则,就会像真实历史上柳河之战出现的那样:十万人规模的动员,先头部队被几百守城部队击败,就全盘崩溃,并且损失一半的兵员。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一开始就丢开不必要的坛坛罐罐,丢开所有杂务,专心致志的练兵,练精兵,何至于打得那么难看!
      而且笔者真的不相信,每年、每年、每年啊几百万银子,练不出三五万职业兵。
      4、为何要屯田呢?
      袁崇焕请屯田疏就把利害都写得很明白了,我们来分析一下。
      乙未辽东巡抚袁崇焕奏:臣前具䟽请屯田 皇上郑重其事令从容酌议,臣敢补牍,请先言不屯之害:今日全辽兵食所仰藉者,天津截漕耳,国储外分、京庾日减、一不便;海运招商那移交卸致北直山东为之疲累、二不便;米入海运船户客官沿海为奸、添水和沙、苫盖失法、米烂不堪炊、贱卖酿酒之家、而另市本色有名无实、三不便;辽地新复土无所出、而以数十年之坐食、故食价日贵且转贩而夺蓟门之食、蓟且以辽窘、四不便;今调募到者俱游手也、不以屯系之而久居世业焂忽逃亡、日后更能为调募乎、五不便;兵不屯则着身无所、既乏恒产、安保恒心、故前之见贼辄逃者皆乌合无家之众也、六不便;兵每月二两饷岂不厚,但不屯无粟百货难通、诸物尝贵、银二两不得如他处数钱之用、兵以自给不敷而逃亡、七不便。请更端而言屯之利:计伍开屯、计屯核伍而虚冒之法不得行、便一;兵以屯为生、可生则亦可世、久之化客兵为土著而无征调之骚扰,便二;屯则人皆作苦,而游手之辈不汰自清,屯之即为简之,便三;伍伍相习,坐作技击,耕之即所以练之,便四;屯则有草有粮而人马不饥困,兵且得剩其草干月粮修整庐舍鲜衣怒马为一镇富强,便五;屯之久而军有余积,且可渐减干草月粮以省饷,便六;城堡关连有浍有沟有封有植决水冲树高下纵横,胡骑不得长驱,便七;……得旨:向以防守方殷故着从容议行,但向后作何给授、使军民不相妨、作何分拨、使农战不偏废、作何演练、使农隙皆兵、作何更番、使营伍皆农、作何疆理、足以限戎马、作何收保、不致资盗粮、一切事宜该抚悉心区处具奏,这本内说奴子不降必定成擒,诸臣诸不乐闻,以朕计之奴未必降降不足信也,战必能胜胜无轻谈也,蹈实而做需时而动,正也,奇在其中矣,该抚饶为之亦善为之【17】
      这个奏疏,便是袁崇焕“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案。
      我们简单翻译一下,不屯田的害处有:
      ①辽兵的粮食仰仗漕运,这样使得国家的存储粮食减少了。
      ②海运招商转运过程中,会使用北直隶、山东的劳役,使这里的人民疲累。
      ③运输过程中有所损耗,而至于有名无实。
      ④辽地无所出,购买贩运粮食会影响到蓟门的粮价,使蓟门粮食紧张。
      ⑤招募到的士兵,都是游手好闲之辈,如果不用屯田来拴住他们,他们会逃亡,以后就不好招募了。
      ⑥士兵要有恒产才有恒心,之前见到贼人就逃跑的都是乌合之众,无家之人。
      ⑦士兵每个月二两银子是很丰厚了,但是不屯田则百货不通,物价贵,士兵会因为钱不够用而逃亡。
      屯田之利:
      ⑴将屯田和营伍绑起来,使得军队人数无法弄虚作假。
      ⑵士兵以屯田为生,可以生活就可以传承,久而久之就可以将客兵化为主兵,就不需要去外地调兵来守边,免了征调之苦。
      ⑶屯田是个很辛苦的事,使得游手好闲不能吃苦耐劳的人自己退伍,自然就淘汰了。
      ⑷屯田的时候以以伍为编制分散管理,可以用农耕的方式来作为训练方式(耕之即所以练之)。
      ⑸屯田有富余,马也有草喂养,士兵的房屋也可以得到修缮,士兵生活富裕
      ⑹屯久了有富余了,可以减少粮饷。
      ⑺屯田会因为有沟渠,有植树,等等,会使得田土高下不平,骑兵无法机动。
      看了一下,不屯之害的①、②、③、④条,皆是说转输问题。问题是,大运河沟通四渎,将十几个省连为一体,目的就是为了集中国力解决问题,山海关距离运河已经不远,这样还抱怨什么转输问题?
      不屯之害的⑤、⑥以及屯田之利的⑴、⑵是把士兵捆在土地上,注意,这也是一个重点,后文会说到。其实这几条,都是“用辽人”带来的。
      至于屯田之利的第⑶条,其实和不屯之害的第⑤条矛盾的。而且,难道军事训练不应该比屯田更辛苦才对吗?屯田之利第⑷、⑺条都是在撒谎,后文再论。屯田之利的第⑸条还算实在,可是不重要。屯田之利第⑹条,事实上,从来没有兑现过。以上各条,没有一个可以上升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的地步,就算加在一起,也还差得远。综合来说,后勤问题本身依靠大运河,已经算得上是那个时代无与伦比的优势了。有几条是用辽人带来的问题,有几条是训练管理不严格的问题,还有就是无足轻重的问题,也亏袁崇焕能够罗列出来。
      至于不屯之害的第⑦条,我们先来说说。
      古典时代的文人,若是谈论军事,一定会说到汉初细柳营: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史记·绛候周勃世家》
      又如袁崇焕:
      “......初,承宗令祖大寿筑宁远城......崇焕乃定规制......由是商旅辐辏,流移骈集,远近望为乐士........”【18】
      比之细柳营,岂止是儿戏?今日之人论袁崇焕,必称其屯田之功,若细言其屯田之功,又必引这段明史,以夸功劳。唉!人以为是,我以为非。大明不差一个商业城,大明就差一个细柳营!
      汉唐之所以兴,明之所以亡,岂无凭耶?
      而天启帝给袁崇焕的回复都表明,战与农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矛盾,如:时间、体系、物资、制度等等
      说到底,就是贪图屯田那点蝇头小利,而不顾国家大事。


      IP属地:广东3楼2024-09-06 20:49
      回复
        5、如何屯田?
        我们且看看孙承宗、袁崇焕是如何屯田的
        “故随辽人之便安插于两卫三所二十七堡间,以土屯土。曰以辽人守辽土养辽人,使关外之备稍足,则关内之防稍减。况守在关以内则备浅薄,守在宁远则山海已在重关,神京遂在千里之外,今天下亦尝计及此乎。”
        度宁远诸城无众可守,乃议招关以内之辽人为兵,一人应募一家可资以养,卽随其兵以岀关,袁崇焕举叅将杨应干可任招募,以其为辽人也【19】
        就是将辽人全家迁移过来,招募之为兵,以军饷养家,同时屯田。又孙承宗自己的说法:
        而今关以外所急者,防守修筑尽以辽人,如既用其耕之人以为战,却又用其战之人以为耕(这句话的含义,就是用农民打仗),自非精心悉计,如率教未有不两废者【20】
        按孙承宗自己的说法,就是那么些人,打仗也是他们,种田也是他们。即使如赵率教精心安排,也难免两样都做不好。实际上,后来王之臣也有奏疏,说赵率教的兵向他抱怨太累,而赵率教的农民又抱怨地没有种好:
        ……总之赵率教连岁设关外之兵屯关外之地,兵民相迩,各有怨咨,至今赴愬者纷纷,葢兵苦于力之疲,民苦于业之失,……【21】
        这是王之臣在前线亲眼所见的记载,时间是天启六年9月了,已经开屯田好几年了。而赵率教屯田,还是辽将中,做得最好的,受过孙承宗的表扬的:
        又扣兵虗日之饷,尽以还官,以易牛种,以兵为屯、为修、为练俱有次第【22】
        这是孙承宗天启三年二月出关巡视,见到赵率教屯田的情形
        又上文袁崇焕的奏疏里,所谓的屯田便利之四:
        伍伍相习坐作技击,耕之即所以练之,便四【23】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按伍为单位分散管理,以耕田的方式进行训练。农业耕作,要分散在广阔的田土里,如何管理?笔者知道有个别人、甚至几个人的小集体,能够刻苦专心,自觉自愿,训练自己,有所成就。但是笔者无法想象几万人、上十万人靠自觉自愿训练自己,把自己训练成为强军。这是不可想象的。至于耕之即所以练之,将这句话简化就是:“耕即练”,落实下去,就不会有人训练,他们忙于耕作呢。这是袁崇焕、孙承宗管理下的关宁军最基层的士兵的运作秩序、基本机制。
        前文王在晋:今日开章大义、须以安人心为主、而练兵缮器次之、修堞造房次之、积草储粮次之、兴屯播糓次之、恤流离禁虚冒次之【24】
        又:
        ……一不操而职即行提各营将领查究矣,练兵与修筑各不相妨,非因筑凿顿忘训练也,【25】
        在王在晋管理下,安抚人心不需要动员军力,所以事实上练兵是第一的,而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明朝历任督师经略中,唯一一个有明确的练兵制度的人。这就是王在晋管理下的最基层的士兵的运作秩序、基本机制。
        又,前文曾说,王在晋是把军队集中在山海关便于管理和训练,而袁崇焕是将军队按伍分散管理。两者比较,显然前者更能出强军。
        两者比较,很明显,王在晋是“重练兵,轻屯田”,而袁崇焕等却是“重屯田,轻练兵”。这是最基层的运行模式的冲突,也就是王在晋与袁崇焕等人的核心冲突。最后,袁崇焕的模式得到了实行,这就是军事层面,明朝亡国的最基层的逻辑。——在明朝补给有基本保证,而战力大不如人的情况下,该如何抉择,不难判断。
        6、屯田之效
        孙承宗的问题在于,他这样子建军,军队组织度的上限,就无法达到后金的程度,至少后金有一批老兵的,而他没有。而且他不懂练兵,差距就更大了。按理,后金是重练兵轻屯田的,他们生产不能满足所需,需要外部物资补充。关宁军本身是有巨大的军费补充的,但是他是重屯田轻练兵的。由于“今辽人聚田作兴,则西虏当防,台堡当守”【26】于是他将军队布置在关外,且看:
        表一
        序号 堡垒 守将 职务 兵 马 民 备注
        1 铁场堡 窦承功 守备 500
        2 高台堡 杨友诚 都司 700
        3 永安堡 张弘谟 指挥使 300
        4 5000 1000 计划中的
        5 八里铺 岳汝穆 500
        6 芝麻湾 柯仲炯 通判 1500
        7 中前所 杨应干 参将 3000 10000
        8 王牧民 通官
        9 朱梅
        10 王之栋
        11 高岭驿 杨松乔 备御 500 3000
        12 杨楫 都司 3000 为前屯之后援,应该是驻高岭
        13 前屯 赵率教 副总兵 5000 50000
        14 陈兆兰 4000 川湖兵
        15 石河铺 杨绍茗 守僃 300 2000
        16 沙河驿 谢锡荣 守僃 500 100 3000
        17 中后所 鲁之甲 参将 3000 300 11000
        18 东关驿 高如嵩 备御 1000 100 3000
        19 曲尺河铺 300
        20 中右所 王楹 参将 3000 1000 10000
        21 曹庄 吴守礼 守备 1000 100 10000
        22 萧升 游击 3000 1500 为宁远后援,应该也是驻曹庄
        23 首山 胡维宁 3000
        24 觉华 金冠 3000
        25 祖大寿
        26 寨子山 3000
        27 宁远 徐应垣 5000 70000
        28 宁远以东 左辅 参将 3000 2000
        表一是根据《督师纪略》卷之四做的,时间是天启三年三月、四月左右,笔者当时看到这份文件,在电脑前呆了半晚上。实在是无法置信,就才几个月前,孙承宗质疑王在晋,曾经说王在晋八里铺放置40000人,尤需准备退路。四万人尚且守不住后金大军攻击,那么这些布置有什么用处?如果此时,后金来进攻,这些布置能够抵挡半天还是一天?这四五万人,于真正的目标后金而言,真是毫无用处,如此分散布置,仅仅为了“今辽人聚田作兴,则西虏当防,台堡当守”,仅仅可以对付“抽扣儿”【27】那样的强盗,对付不了后金的,而孙督师的任务,是要对付后金。
        而这还仅仅是开头,才20来个堡垒,十来万辽民。后来:
        ……臣与各将吏拮据四年,有四十七城堡,有三十万辽民……【28】
        这又需要散开多少兵马来保护屯田?难道王在晋将一把筷子集在一起还比不上孙承宗将筷子分开放?
        孙督师如此布置,又有屯田修堡的任务在身,分散各堡的将官如何能够保证训练?在东林与魏党的斗争中,孙承宗是东林党人,自然要受到魏党攻击,按茅元仪的说法,是魏党捏造边事有许多虚冒之处,以便要求孙承宗淘汰部分人员,这其中的捏造之言,就包括:
        遂有任事八逾月,祗(只)点得一遍兵,且以各营自报之逃,故为自巳清汰之数;又有任事八逾月,祗(只)算得一遍帐,且圈哄各营认无实之罪。【29】
        这个捏造之言,是说孙督师这支军队,竟然有将官上任8个月时间才点了一遍兵,并且以各营逃亡的人数充当淘汰的人数。又有上任8个月时间才算了一遍帐,并且哄各营认这个帐……,要说吧,这究竟是不是捏造的,或者是捕风捉影,或者是空穴来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战场上怎么表现。后来不久的柳河之战,仅仅渡河过去的先头部队损失了几百人,后面尚未渡河的几万大军全军崩溃,这样的军队,说是8个月点一遍兵,倒是真不为过。
        其实,如果他们听到了这样的捏造之言,立马就把军队收拢起来认真练一下兵,再去打柳河之役,都不至于如此。就好比现在工厂里面,上级领导指明要检查某个单位具体某个位置的消防设施,即使收到消息立即整改都来得及,可是就是不整改,直到爆出来,还抱怨别人说他们管理差。
        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时间和精力无疑是最宝贵的资源。而修防御工事和提升士卒素质都可以提升总体战力,或者说是防御能力。城墙、防御工事修到一定的程度,要提升就不容易了,就要花大代价,并且在技术上没有突破的话,终究会顶到天花板——防御工事对于总体战力的加成作用的天花板。事实上,山海关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完备的防御工事,宁、锦防线对于战斗力的提升,相对于山海关而言,几乎为零。无论宁远还是锦州,它的完备程度远远不及山海关,而山海关距离后金腹地还要远得多,对于明朝有利,对于后金不利的因素更多。
        可是由于士兵战斗素质低,距离上限还差得远,所以在提升战斗素质方面,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从纪律,单兵体力,技术水准,装备,小团队合作,大团队合作,每一个方面,只要稍稍投入资源,对于战斗力的提升都远远大于修防御工事带来的战力提升。所以时间和精力,应该放在练兵方向来。
        水桶原理(短板效应):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的。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水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明朝当时,最大的短板就是练兵,就是军队战斗力差。


        IP属地:广东4楼2024-09-06 20:54
        回复
          第一节未完,发帖太快发不上,后续明天再发吧


          IP属地:广东5楼2024-09-06 20:56
          收起回复
            是你写的吗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9-08 05:38
            收起回复
              贴吧老吞帖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9-08 05:39
              收起回复
                四、古今之鉴1、赵充国之屯田
                历史上确实存在不少搞屯田大获成功的案例。笔者的理解,对付低强度,低烈度的、长期性的骚扰性的战争,搞屯田是省钱而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北方应对游牧民族的骚扰性攻击,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或者特殊情况下,为解决后勤暂时搞一搞,也可以的。但是此时明朝经过接连的、大规模的失败,每次要对付后金那种动不动就集中数万人的大兵团作战,屯田兵无疑是低效的、力不从心的。此时的战斗,强度高、烈度大、规模大,专业程度高,明军明显不能适应战场环境。此时当务之急,是击破后金主力(无论是在守城战还是野战),自己就必须要建设与之相应的力量,显然屯田不能够达到目标的。而如果不能击破后金主力,则每次都被对方压制,根本无力对抗。
                当初汉朝初立,匈奴寇边。身经百战,军事能力相当优秀的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战匈奴,结果遇到白登之围,险遭不测。
                现在,汉朝遇到了与北边外敌的第一题:遭遇强大的敌人。
                假如此时,刘邦就在北边每年尽倾国之力去搞屯田,——就像明朝在辽西走廊所做的那样,那么无疑,汉朝也会被拖垮。
                我们知道,事实上汉朝采取了忍让的策略,发展国力,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大举出击,在卫青、霍去病的率领下,元狩四年(前119年)汉军击破匈奴主力,迫使匈奴内部分化,从此衰落。““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后来,汉朝遇到了在北边外敌的第二题:边境地区的动荡。
                以下皆根据《汉书.卷六十九赵充国》。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羌人与匈奴残部勾结,赵充国以为:“……然羌戎小夷,逆天背畔,灭亡不久,愿陛下以属老臣,勿以为忧。”此时“充国年七十余”。
                羌、戎小夷,是赵充国给反叛的羌人势力定的调。而明朝面临的是什么?损失了十几万大军的劲敌。对于主战轻进的酒泉太守辛武贤等,充国及长史董通年以为:
                “武贤欲轻引万骑,分为两道出张掖,回远千里。以一马自佗负三十日食,为米二斛四斗,麦八斛,又有衣装兵器,难以追逐。勤劳而至,虏必商军进退,稍引去,逐水草,入山林。随而深入,虏即据前险,守后厄,以绝粮道,必有伤危之忧,为夷狄笑,千载不可复。………”
                意思是汉军骑兵携带粮草衣甲,难以在荒凉的草原追逐当地的羌人,并且容易被当地人利用地势设伏。他主要是采取政治分化和武力威慑的方式,来安定当地。当然,当时羌人各部并不团结,其中最大的先零部落也被他击破:
                “……六月戊申奏,七月甲寅玺书报从充国计焉。充国引兵至先零在所。虏久屯聚,解弛,望见大军,弃车重,欲渡湟水,道厄狭,充国徐行驱之。……..”
                轻轻松松的击败对方,正如猫捕老鼠。之后,汉军在当地其实已经是绝对优势,只是羌人各部动荡需要时间来解决,如果采取驱逐杀掠的方式,则费时费力且未必如意,因此建议采取屯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计度临羌东至浩亹(今西宁附近),羌虏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愿罢骑兵,留驰刑应募,及淮阳、汝南步兵与史士私从者,合凡万二百八十一人,……分屯要害处。……”
                如此,可以节约国家费用,且能够稳定当地形势,为后续的政治解决提供保障。
                赵充国屯田时,匈奴已经势衰,羌人实力低微。倘若卫青、霍去病带屯田兵与匈奴决战,必然不利。在决战胜利之后,对付散兵游勇,零碎边乱,只是依靠机动能力和汉军周旋。屯田兵自然可以应付,并且节省开支。
                遥想汉武大帝,该用虎狼之师的时候,则有卫霍席卷沙漠,到了昭帝时代该对付散兵游勇的时候,则有赵充国屯田陇右。向使卫、霍带屯田之兵,安能追亡逐北、封狼居胥?如果赵充国不站出来用屯田之法,岂不是虚耗国家,疲敝人民?
                2、张仁愿之屯田
                再说唐朝
                唐朝初立,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没几天,就发生了让太宗皇帝窝心的渭水之盟。从此拉开了唐灭突厥的战争大幕。
                现在,唐朝遇到了与北边外敌的第一题:击败强势的敌人。
                ……八月癸亥,高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显德殿。……甲戌 ,突厥颉利、突利寇泾州。乙亥,突厥进寇武功,京师戒严。……乙酉,又幸便桥,与颉利刑白马设盟,突厥引退。九月丙戌,颉利献马三千匹、羊万口,帝不受,令颉利归所掠中国户口。丁未,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谓将军已下曰:“自古突厥与中国更有盛衰。……我今不使汝等穿池筑苑,造诸淫费,农民恣令逸乐,兵士唯习弓马,庶使汝斗战,亦望汝前无横敌。”于是每日引数百人于殿前教射,帝亲自临试,射中者随赏弓刀、布帛。朝臣多有谏者,曰:“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渐,备不虞也。今引裨卒之人,弯弧纵矢于轩陛之侧,陛下亲在其间,正恐祸出非意,非所以为社稷计也。”上不纳。自是后,士卒皆为精锐。……..【30】
                武德九年(丙戌,公元六二六年)八月,唐太宗即位,才十多天时间,突厥就发动入侵,第二十天,就到达渭水。逼得身经百战武功赫赫的唐太宗李世民与之签订“城下之盟”,太宗自然是深以为耻“突厥来侵,莫能抗御”。到九月,他即位之后的第四十四天,距离“城下之盟”仅仅过了二十来天,就开始“引诸卫骑兵统将等习射于显德殿庭”。就是把骑兵将领弄到宫廷里来训练,大臣自然要劝他别那么极端吧,他不听,之后训练出来“士卒皆为精锐”。
                上行下效,三年后,李靖三千人马大破突厥。
                …….. 太宗嗣位,……三年,转兵部尚书。突厥诸部离叛,朝廷将图进取,以靖为代州道行军总管,率骁骑三千,自马邑出其不意,直趋恶阳岭以逼之。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四年,靖进击定襄,破之,获隋齐王暕之子杨正道及炀帝萧后,送于京师,可汗仅以身遁。以功进封代国公,赐物六百段及名马、宝器焉。太宗尝谓曰:“昔李陵提步卒五千,不免身降匈奴,尚得书名竹帛。卿以三千轻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振北狄,古今所未有,足报往年渭水之役。”【31】
                三千轻骑破虏庭啊,让多少人心驰神往?李靖是中国神话中“托塔天王”的原型,可谓真正意义的“神将”,可是即使是神将,他也不能带领一帮屯田兵去打仗的,他也是在李世民的英明领导下,积极练兵,数年方成精锐,得以建功立业,驱逐突厥,打出了大唐王朝的赫赫威名。
                之后的突厥就在悲剧中挣扎。到显庆二年(公元657年),苏定方等人最终灭亡西突厥,突厥残部大量西迁。
                ……显庆二年,遣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燕然都护任雅相,副都护萧嗣业,左骁卫大将军、瀚海都督回纥婆闰等率师讨击,仍使右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安抚大使。……贺鲁谓嗣业曰:“我破亡虏耳!先帝厚我,而我背之,今日之败,天怒我也。旧闻汉法,杀人皆于都市,至京杀我,请向昭陵,使得谢罪于先帝,是本愿也。”高宗闻而愍之。及俘贺鲁至京师,令献于昭陵及太庙,诏特免死。分其种落置昆陵、蒙池二都护府,其所役属诸国,皆分置州府,西尽于波斯,并隶安西都护府。四年,贺鲁卒。诏葬于颉利墓侧,刻石以纪其事。【32】
                按理说,突厥的故事就差不多完了,但是,突厥人并未完全迁离,一些部落仍然留在草原,数十年后,西突厥阿史那起兵反唐,建立“后突厥汗国”,屡屡骚扰边疆。
                这时候,大唐帝国也遇到了第二题:边境地区的动荡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永淳元年(壬午,公元682年)
                ……西突厥阿史那车簿帅十姓反。【33】
                在唐朝与后突厥的战争中,张仁愿屡立战功,得以承担重任,
                张仁愿,华州下邽人。本名仁亶,以睿宗讳音近避之。有文武材。…..三年,朔方军总管沙咤忠义为突厥所败,诏仁愿摄御史大夫代之。……仁愿请乘虚取漠南地,于河北筑三受降城,绝虏南寇路。.……。自是突厥不敢逾山牧马,朔方益无寇,岁损费亿计,减镇兵数万。初建三城也,不置壅门、曲敌、战格。或曰:“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敢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34】
                张仁愿修受降城,也是在唐朝击败了突厥主力之后的事情了,他面对的,也只是突厥残部。此时的突厥势力,远非太宗年间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的势力可比。那时候唐朝需要倾全国之力去对付,那是真正的心腹大患;而此时,只需要一州之地便可应付,算是稍微大一点的边患。他修建三座城池,也不是用来守的,而是暂时驻兵,以备野战的。


                IP属地:广东8楼2024-09-08 20:12
                回复
                  3、历代屯田故事
                  我们略数一下历代屯田的故事:
                  汉代赵充国屯田于湟水大通河之间,他本身军力强大,压着反叛的羌人打,只是因为追逐不利,所以屯田。所对付的,是边疆地区的骚乱而已。
                  唐代张仁愿修受降城体系,屯田于黄河阴山之间。他本身对于后突厥也是屡战屡捷,压着后突厥打。他所对付的,也只是突厥残部而已。
                  魏武也曾屯田,那时候他的周边还算安定,而且他是不得不屯。
                  诸葛亮屯田也是佳话,那时候,他也是压着魏国打,屯田只是一个手段而已。
                  宋朝与西夏的战争,也依靠堡垒屯田,逐步前进,但前提是,宋军在野战中,并不弱于西夏。
                  如明初,明太祖屯田九边,那时候也是已经击破了蒙古主力,追亡逐北,威震天下了。
                  就算后金,和明朝对垒于锦州的时候,后金也曾经搞过屯田,那时候,后金也是压着明朝打的啊。
                  可见历来,屯田都是在军事占优的情况下,作为解决问题的辅助手段而已。
                  只有孙承宗,在被人压着打的时候,搞屯田。
                  可见历来,以强军为目的,都不搞屯田,只是解决后勤才会搞屯田。
                  只有孙承宗,以强军为目的,还搞屯田。
                  汉唐故事在前,明朝通过科举选拔,能够登上朝堂的,那都是满腹诗书的大学者,大才子,寒窗苦读,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可是事实证明,他们就是抄作业都抄错了。在面对第一题(遭遇强大的敌人)的时候,用第二题(边境地区的动荡)的答案来答题,这样弄虚作假,可以骗得了人,却骗不了客观世界。所以明朝灭亡,至少在军事方面,就是明明白白的逻辑错误,明明白白的政策失误。
                  可笑至今,对明末屯田仍然难得见到反思。
                  就算是越王勾践,人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然后三千越甲吞吴,也是一个极其鲜明极其励志极其可采的故事啊,这里的“教训”,就是教育训练的意思,三千越甲,就是人家教育训练出来的成果。大明之土地国力,何止十倍于越国?人家偷偷摸摸还能够训练出三千精锐来,举大明之国力,每年数百万两的粮饷,还搞不出来几万精锐来?
                  其实当王在晋、孙承宗守辽时,情况比起汉唐要轻松很多,毕竟,汉朝即使和亲也免不了匈奴侵略骚扰。唐朝更是和突厥签订了城下之盟。而当时,后金专心内政,外加对付毛文龙,没有时间来骚扰明朝,山海关一线有三四年时间,可以从容练兵,这样的机会,白白浪费了啊,而且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而我大清王朝,虽然对于搞屯田的孙承宗、袁崇焕大加褒奖,可是他们自己,宁可养着八旗子弟,也不让他们从事生产。在清朝,虽然也有屯田,但是对于军队来说,已经不再是主流了。显然是从明朝的灭亡中吸取了教训的,但是学术界,判断实际事务的能力,显然是不如我大清的。
                  4、屯田兵与职业兵
                  常常有人说,在小规模战斗中,明军其实并不怕后金,获胜的机会较多。这是因为,往往小规模的战斗中,明军的参与者都是主将的家丁,算是职业兵,自然不落下风。在大规模战斗中,明军往往崩溃,这是因为在大规模战斗中大部分明军都是屯田兵,缺乏足够的组织和训练、其素质不能适应高强度高烈度的战场环境所致。出现这样的情况,除了放弃屯田强化训练,更有何解?
                  你想想,一个士兵,每天就是开荒挖田种庄稼,修城垒石挑泥巴,平常都没有怎么练过,他上了战场,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明晃晃的刀枪,遍地横流的鲜血,这样的极端环境下他怎么会不慌嘛?如果他三四年的时间,天天就是训练杀敌作战,在训练的过程中,体力增加,技艺提高,纪律加强,见识增长,自然勇气倍增,同时能够信任自己的队友,信任自家将领,知道在战场上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以服从指挥,这样上了战场,怎么也不会一触即溃,才能够“站得住”啊。
                  自此,笔者已经把话说明白了,大家都会做这个选择题了:对付强敌,则自己也该用专业化程度最高的强军、大军。对付骚扰性质的弱敌,则用屯田的方式节约开支。人家汉、唐每次都选择了正确的答案,使用了正确的做法。可是到了明末,主持局面的大臣,个个都是了不起的人才,满腹诗书的名士,金榜题名的高人,智商高绝,见识非凡,东亚做题家的精英典范,拥有几千年的历史知识做参考,面对这个选择题,偏偏就要选择错误答案。甚至直到今天,过了400年,错误的答案还披着学术的外衣高居大雅之堂。因此笔者就很好奇,难道说,古今历史上,军事论著浩如烟海,其中竟然没有关于屯田的论著?笔者才疏学浅,对这方面的书了解得不多,很是好奇,极想找来参考印证一番。须知今天这个问题都还没有纠正过来呀,几千年的历史按理说是财富,可是明末时代,这份沉淀却成了负债,本来有正确的答案在史书上记载着,而且有两三份!偏偏要选择错误的方式,乃至亡国亡天下,难道不值得讨论?不值得警醒?不值得总结?不需要拿出一个结论来?若说当年叶向高、孙承宗等人尚且为利益羁畔,则今天之人迷糊其中却是为何?
                  其实汉唐的策略,王在晋的说法,都说得很明白:在连年大败的情况下,既然前方暂时稳定,那么就不要去刺激对方,自己应该积蓄力量,拥有能够和对方决战而能胜之的力量了,再出关一举而胜。这个力量,不单单是人数,粮草,还有兵员素质,组织纪律,兵器甲杖等等构成的军队的质量。而这里,最重要的是组织纪律。高质量,大数量的军队拿出去,堂堂之阵,正正之旗,那才是赫赫王师,将后金的主力干掉,那么再去搞经营、去屯田,都可以的。
                  1、《论语.子路》
                  2、谏太宗十思疏.魏徵
                  3、《明熹宗实录》,卷33
                  4、督师纪略
                  5、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天启二年九月
                  6、《三朝辽事录》卷八,
                  7、《明熹宗实录》,卷39。
                  8、《明熹宗实录》,卷29.闫明泰
                  9、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二.五年八月
                  10、三朝辽事实録卷之十一
                  11、三朝辽事实録卷之十一
                  12、督师纪略.卷一
                  13、督师纪略.卷五
                  14、督师纪略卷之二
                  15、圣武记
                  16、石匮书后集卷第十三 蒋德璟、黄景昉、吴甡列传
                  17、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天启六年十一月
                  18、《明史.袁崇焕传》。
                  19、督师纪略卷之二
                  20、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四十.天启三年闰十月丁亥朔
                  2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六
                  22、督师纪略卷之三
                  23、大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八. 天启六年十一月
                  24、三朝辽事实録卷之十一
                  25、三朝辽事实録卷之十一
                  26、督师纪略卷之四、《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
                  27、督师纪略卷之四、《明熹宗实录》卷三十三,
                  28、崇祯长编卷之十三.崇祯元年九月
                  29、督师纪略卷之十
                  30、《旧唐书.本纪第二.太宗上》、《资治通鉴.唐纪七》、《资治通鉴. 唐纪八》的记载也差不多
                  31、《旧唐书. 列传第十七 李靖 等》
                  32、《旧唐书. 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突厥下》
                  33、《资治通鉴.唐纪十九》
                  34、《新唐书.宋祁.列传第三十六 郭二张三王苏薛程唐》,旧唐书所载,也差不多。


                  IP属地:广东9楼2024-09-08 20:18
                  回复
                    先把目录贴上
                    第一章:风云之势
                    第一节:照猫画虎
                    一、 老成谋国
                    二、 帝师临边
                    三、 志大才疏
                    四、 古今之鉴
                    第二节、胜败有凭
                    一、力不足
                    二、志不坚
                    三、主客之争
                    四、疆土
                    第三节、攻守战和——后金的困境
                    一、组织
                    二、八旗
                    三、曲折
                    四、和谈
                    五、竞争之“道”
                    第四节、天启三杰
                    一、地利
                    二、天时
                    三、人和
                    四、伐交
                    五、力竭
                    第五节、兴亡谁定
                    一、兄弟相继
                    二、国运浮沉之利益之争
                    三、国运沉浮之理念相左
                    四、国运沉浮之是非可辨
                    五、国运沉浮之历史重复
                    六、青锋折
                    第六节、权力秩序
                    一、秩序井然
                    二、东林之过
                    第七节、偷梁换柱
                    一、五年平辽
                    二、宁远兵变
                    三、关宁军阀
                    四、议和根源
                    五、袁崇焕为何不像满桂那样建军
                    第八节、瞒天过海
                    一、内涵:核心利益
                    二、虚实
                    三、博弈
                    四、关于阴谋
                    第二章:国贼之奸
                    第一节、草原暮色
                    一、喀喇沁和察哈尔的冲突
                    二、敖木伦之战
                    三、西拉木伦河之战
                    四、喀喇沁回迁
                    第二节、禀赋深厚
                    一、历史辉煌
                    二、战前无忧
                    三、邻居可鉴
                    四、真正原因
                    第三节、朝秦暮楚
                    一、武力才是决定因素
                    二、粮食因素作用有限
                    三、驾驭之法
                    第四节、粜米始末
                    一、得寸进尺
                    二、举措失度
                    三、数量成谜
                    第三章:东江之殇
                    第一节、沉冤四百年
                    一、来历(东江历史)
                    二、对抗
                    三、焦点
                    第二节、太阿倒持
                    一、立场
                    二、中流砥柱
                    三、事以密成(上)
                    四、长刀所向
                    第三节、武能行边
                    第四节、谋可倾国
                    一、决定明朝存亡的关键因素
                    二、孙承宗、熊廷弼的谋略
                    三、后金的政治经济
                    四、东江的策略
                    五、沉重的代价
                    六、艰难时刻
                    七、宁锦大战脉络:
                    第五节、忠鉴日月
                    一、翻云覆雨
                    二、任人宰割
                    三、斩帅大略
                    四、袁崇焕疏
                    五、两面三刀
                    第六节、屠龙大术
                    一、人心难测
                    二、图谋天下
                    三、其他
                    第四章:燕山喋血
                    第一节、已知条件
                    一、简介
                    二、遇害经过
                    三、整军经武
                    第二节、隐含条件
                    二、上屋
                    三、抽梯
                    四、综合
                    五、赵率教进入三屯营,会有什么后果?
                    六、关键仍然是战与和
                    第五章:蓟门疑云
                    第一节、谋潜九地
                    一、历史
                    二、力量
                    三、目的
                    四、假痴不癫
                    五、顺水推舟
                    六、权宜之计
                    七、事以密成(下)
                    八、言以泄败
                    九、关于收小弟与站队
                    十、那么,我们把问题汇总
                    第二节:开门揖盗
                    一、地形
                    二、政治
                    三、蓟门
                    四、河西务
                    第六章:反间之辩
                    第一节、概念
                    一、定义
                    二、记载
                    三、密约
                    第二节、定律
                    一、袁崇焕求和
                    二、皇太极求和
                    三、途径
                    四、大局
                    五、细节
                    第三节、猜想
                    一、结构
                    二、来处
                    三、领悟
                    四、猜想
                    五、存在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9-10 09:00
                    回复
                      第二节、胜败有凭
                      这里说“用辽人”。这里先引一个文件,是兵部尚书回复袁崇焕的文件:
                      丁未兵部尚书冯嘉会覆辽东巡抚袁崇焕疏言:辽土以一隅病天下,最可怪者,调冲边之惫卒骡马窳器敝甲以出戍数千里之外,兵非贪猾者不应,将非废闲者不就,辽饷日耗边备日单,识者掩口而切齿久矣,且西兵之流毒于辽,马兵之积雠于步,莫不欲得而甘心焉,今抚臣合道镇之议,题请发回,卓识深谋,逈出流辈,且选辽兵实辽伍,餋辽人守辽地,智者无以易此,自古迄今,兴王兴霸各以其地,致富致强各以其人,何尝晋募齐民楚资秦众哉?请悉报罢,得旨这撤回远戍,专募辽人,既经该部议妥,着依议行还行该抚作速募补,务使充实营伍足资战守【1】
                      这里的说法,辽土以一隅之地,拖累天下。最不应该的是,从各地调兵来守辽,调来的兵都是些贪婪狡猾的,装备也差、将领也废才。白白消耗了辽饷,却没有起到作用。并且客兵与辽人之间的关系极差,马兵和步兵相互仇视,都非常严重。现在巡抚(袁崇焕)合道臣(应是毕自肃)镇臣(赵率教)合议,请把客兵发还回去,从此以后,专用辽人。皇帝也同意了。本节便是论“用辽人”这个议题
                      一、力不足1、人口
                      本来,大明九边,各有分定,各守其土。正常情况下,外敌不过是些散兵游勇、部落武装,彼时辽人守辽土,对外足以御敌,对内则不过是九边之一,不至于动摇根本。但是后金兴起,辽东溃败,丧师十数万,失地上千里,城郭倾颓,人民流离,已成大患。朝廷甚至找不到足以抵御的精兵强将了。这时候,形势变化已经与之前根本不同,对付后金成了天下之重心。这个任务,辽镇、或者说辽人如果有能力担当,则不至于败坏如此。在退入山海关后,辽土已失,辽人就剩一些惊弓之鸟、劫灰余烬,已不足以承担重任了。
                      此时用辽人守辽土,则形成对外则力不足任。而对内,由于钱粮物资的大幅倾斜,造成国内力量失衡。其结果就是造成一个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怪物关宁军阀。其实这两点,在当时的情势下非常清晰。辽人之力不足以平辽,已经由辽东战场的一再溃败给出了清晰的证明。国内力量会失衡,也是明摆着的事。
                      根据《中国人口通史》,当时辽东地方有人口600万【2】,这么多人口在的时候,尚且不能守辽、尚且失去全辽。如今这些人口大多数沦落于后金之手,而关宁地区的辽人才不过40多万而已。努尔哈赤控制的辽人,就是关宁地区辽人的十倍有余。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口对比也知道,辽人守辽不现实。
                      当辽东不过有些边外小患的时候,说辽人守辽土理所当然。当萨尔浒大败之后,还说辽人守辽,已属昏聩。当辽沈失陷,退守广宁,还说辽人守辽,岂不荒谬?至于全辽失陷,败退至山海关,还在高呼辽人守辽,岂止是荒谬?是难以形容、难以想象的错误了。然而这么荒谬、错误的事,袁崇焕还越级上书,而朝廷东林众君子还采纳之,还换帅…….还一直到今天还有多少人在支持这么个错误到极点的方针?
                      从上一节表一所列数字来看,最初孙承宗大举出关的时候,关宁地区的辽民也就十多万人,就这么点人口,就在推行“以辽人守辽土”了,难道不想想辽沈未失的时候,有多少辽人吗?更过分的是,袁崇焕等四人向叶向高打小报告的时候,关外的辽地,严格意义来说是整个都丢了,辽人都处于难民状态,就这样,几个人还打小报告把王在晋换了,要搞“以辽人守辽土”……
                      到后来袁崇焕曾经说道:
                      ……今主兵七而客兵三,主土著也……今新兵已十六七万【3】
                      按这个算法,辽兵占七成,就该有十来万,问题是,彼时关宁锦地区的辽民总数也才四十多万(这个倒是符合孙承宗的:一人应募一家可资以养)。这么高的征发率,显然是在现实中做不到的,“吃饷则有,临敌则无”,明摆着的现实啊。
                      2、选拔
                      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辽人,则辽人的表现是已经失去全辽了。当时已经败退到山海关,整个辽地都已经失去。如果辽人有能力守辽土、复辽土,何至于短短两三年时间就大崩溃,失去了整个辽地?在之前,辽人有何种表现,证明他们有能力守辽土、复辽土?事实上,在之前的战斗中,辽人的表现是真不如客军,两任经略熊廷弼、王在晋都极力避免专用辽人。
                      到了这时候,辽人已经无力提供足够数量的合格兵源了。这里说的合格兵源,不仅仅指身体素质是否合格,还需要勇敢的精神,做到服从命令、互相合作、有一定的军事训练基础。辽东军队屡屡逃亡溃散,本质就是他们提供不了足够的合格兵源,而朝廷贪图方便,制定的政策却又想要他们提供,以致于闯出了“辽人善走”的赫赫名声。
                      当孙承宗出关的时候,王在晋组织全国调来的兵马,准备重振防线。孙承宗代替王在晋之后,就开始出关用辽人,将山海关外的土地,招募逃回来的辽人屯种,并且修建许多堡垒,用于保护屯田。
                      本节开篇所引之:
                      调冲边之惫卒、骡马、窳器、敝甲以出戍数千里之外,兵非贪猾者不应,将非废闲者不就……
                      这个抱怨,是说调来的客军素质不好。这里就涉及选拔的问题了。试问,在一亿人的国家里,选拔10万壮士的素质更高,还是在一个40万人的地区里,选拔10万壮士的素质更高?很明显,前者才称得上是“选拔”,后者哪里有得选?拉来就用罢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惫卒骡马窳器敝甲”“贪猾者”“废闲者”这些问题呢?这其实是管理的问题。作为关宁军的领导者,你不能够别人随便调来什么兵你都接受,你要提出标准,严格落实,仔细检查。有人做不到,那么该罚就罚。大明有一个严密的军事体系,每件事都是有人负责的,而且当时明朝上下,无不以辽事为先,谁敢拖延懈怠呢?辽人之中,是合格的兵源根本不够,而其他地方,合格兵源肯定够,只是要想办法弄过来。
                      要平辽,要选拔壮士,只能是在全国的范围去选拔。也并不是没有机会去选,别人地方上的人,肯定是不愿意把强军强将拿出来。可是作为身负重任的督师经略,肯定要反过来,要逼迫地方上把强军强将交出来,逼迫他们去选,甚至自己派出使者,去地方上挑选也未必不可。历朝历代从地方上征兵,都能够落实下去,到了明末,为什么落实不下去了?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怎么去打败敌人?
                      3、代价
                      关宁军组建起来,就是要和后金打仗的。只要没有达成和平,那么战争一起,就免不了有所牺牲。从努尔哈赤起兵至广宁之战,期间明朝经历了一系列大败,损失了十几万军队,几百万人民,上千里土地。而辽人就是直接的受害者,感受最深刻。
                      前面的战争已经损失巨大,那么继续打下去,还要损失多少?比如还要牺牲十万人,那么仅仅关宁地区的辽人,能够承担吗?
                      如果牺牲十万人,由全国来承担,固然也是一件大事,但是总归承担得起。可是关宁地区的辽人总共就那么多,他们损失上十万人,基本等于被消灭了。而继续打下去,损失十万人还未必够。
                      所以用辽人守辽土这个政策,与关宁地区辽人规模有限,不能够承担战争所需要付出的巨大牺牲,本身是有巨大的矛盾的。
                      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后来关宁军一系列的临阵先逃,出卖友军,使关内调来的援军遭到巨大损失,从而动摇国本。其本质就是因为辽人已经无法承担大的牺牲了,所以这是政策的失误,没有必要责怪辽人。换作其他地方的人,在那么大的失败、那么大的损失的情况下,还要去承担这个与他们能力不相称的责任,也未必会比辽人好多少。在当时的情况下,安抚边疆,使边疆人民能够安定团结不生乱就不错了,能够防止间谍、应付小规模骚扰,就算是非常成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的招募一些辽人作一些特定的工作。但是真正作为主力与敌人决战,要付出重大的牺牲与代价,这种事最好还是由内地军队来做,一则损失了不至于边疆动摇,二则选择面大,三则可以避免“吃饷则有、临敌则无”的尴尬。
                      我们说“善于用人”这个概念的时候,通常都是说选择、提拔和任用优秀人才。但是实际上,选择自己的基本盘也非常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甚至,基本盘的选择,才是决定性的选择。就好比中国革命年代,选择资本家还是选择无产阶级,就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选择农村包围城市,就成了胜负的关键。戚继光选择义乌矿兵,也是此义。孙承宗、袁崇焕选择了一个只有几十万人规模的群体,来作为和后金决战的兵源,来承担保卫帝国的重任,——显然,他小看了后金,也对之前的一系列大战缺乏真正的了解,或者就是包藏祸心,这个选择,无疑是错误的,不合理的。最终,明朝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要复辽,用辽人本来确实无可避免,但是专用辽人却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用辽人与国家利益之间有着巨大的冲突,甚至动摇国本,居然还能用之,说明当时有强大的势力在有意识的扭曲人们的观点,使之脱离实际。而袁崇焕,亦是借这个力量而兴起,被这个力量所推动。
                      比如今天,我们面临芯片封锁,要想获得突破,那么随便去找一帮人,随便搞个平台,给他们最好的装备,最多的投入,能够成功吗?而且这个平台里,还大部分人,绝大部分人都是兼职!就算拖垮全国,也难成功啊。
                      要成功,肯定是要最优秀的人才,最优质的平台,最好的装备,最好的投入。才有那么一点可能啊。只讲装备和投入,不讲人才和平台,那不是明明白白的抢劫吗?
                      孙承宗的投资,无疑是失败的。他平辽的故事,就是选择错误的投资对象(辽人),用错误的投资方式(屯田),无节制的投资(辽饷),导致(大明帝国)破产的故事
                      所以我们学历史就是要学教训,研究孙承宗,就是要分析他为什么失败。常说学史可以明智,如果你学史只是搞个人崇拜,搞政治正确。只说好话,不讲错误,那能明什么智?只会越学越笨。


                      IP属地:广东11楼2024-09-11 21:45
                      回复
                        不错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9-12 06:21
                        回复
                          4、尾大不掉
                          本节开篇引用的文件非常有意思:
                          自古迄今,兴王兴霸各以其地,致富致强各以其人,……
                          这位冯嘉会先生真是有才,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无意。这就是说,野心家们搞军阀多半都要利用乡土情节吧。
                          我们来看看一些历史上实际上发生的例子吧:
                          张作霖:用东北人,守东北土(实际上守不住)
                          阎锡山:用山西人,守山西土
                          李宗仁:用桂人,守桂土
                          刘湘:用四川人,守四川土(后来出川了)
                          ......
                          再看看:
                          以掸邦人,守掸邦土
                          以佤邦人,守佤邦土
                          以果敢人,守果敢土
                          以克钦人,守克钦土
                          .........
                          假如:
                          以加利福尼亚人,守加利福尼亚土
                          以得克萨斯人,守得克萨斯土
                          以苏格兰人,守苏格兰土
                          以加泰人,守加泰土
                          ......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9-12 20:14
                          回复
                            喊这些口号,其动机非常明显的。
                            可以看出,“用辽人,守辽土”就是在为辽镇军阀化张目。利用乡土感情团结人心,形成势力。“用**人,守**土”的说法,就是军阀思想。对于我们这样的大统一国家而言,这种说法就是该彻底的批评。然而但是,现在在学术界,孙、袁二人的“用辽人、守辽土”的策略,广受赞誉,正如他们把袁崇焕吹嘘为英雄一样。难得就真没人看得出来,这是给明朝挖的大坑吗?而事实,辽镇的军阀化是非常快的,从孙承宗督师到祖大寿东奔,就那么几年时间而已,可以说,它就披了一个官方的皮以便于讨要军费,而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奔着成为军阀去的。
                            为什么加泰人,苏格兰人等等,都去争取什么####,而是不是搞个“以**人,守**土”出来,用来忽悠人呢?因为他们知道,这个东西根本忽悠不了人了。只在袁粉这个特定圈子内,可以忽悠而已。


                            IP属地:广东14楼2024-09-12 20:16
                            回复
                              而辽人一旦认识到他们付不起“辽人守辽土”所需的代价(觉华岛之屠)之后,必然要抱团求存。站在明朝朝廷的角度,支付了辽饷,招募了士兵,就该去执行任务,保卫国家,征战沙场。可是担负此责的辽人规模小,不足以承担这个任务、无力付出所需的牺牲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他们也有生存的需求,也不愿承受几乎全部覆灭的后果——当然他们也不愿意放弃几百万银子的辽饷。而朝廷、高官忽视了这个因素。此后几年明朝的政治斗争,这个因素都是隐隐约约存在的暗线,不可忽视。
                              大明朝廷其实对付后金就没有全盘的思路和战略,就是辽镇怎么说,朝廷就怎么做,孙承宗也不例外。而袁崇焕则是把握了辽人的心理,有意识的引导辽人的行为为他所用。
                              很多时候,都把袁崇焕喊了五年平辽从而大权在握之后,才视为辽镇军阀化的开始,忽略了其中关键的部分:辽系军头抱团,是从关宁军建军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之所以存在,又偏偏和袁崇焕、孙承宗等人“用辽人守辽土”的策略是分不开的。
                              讨论明朝灭亡,目前有许多角度给出了种种答案,总体而言,政治腐败、小冰期天灾而致于农民军起义、后金崛起固然是主要因素。但是在这里,在组建关宁军的时候,这是一个关键点,甚至可以说是胜负手。就是看孙阁老怎么来组建这只军队。毕竟明朝在关宁军上每年花五六百万两银子,前后二十余年,本身的希望是要建立一支能征善战的职业军队,可以成为朝廷的支柱;但是孙阁老交出的答卷,却是一支屯田的农民军,而且还军阀化了。既不能完成平辽的目标,又狂吸国内的膏腴(辽饷),终究至于亡国亡族。
                              关宁军建军做好了,可以消除或缓冲其他的亡国因素。而没有做好,自己就成为了亡国因素之一。
                              归根结底,就是关宁地区辽人规模有限,承担不起这个任务。但是有辽饷吸引,又很难放弃,毕竟他们是刚刚遭遇了大灾难的难民。
                              一支军队,首先是要忠诚。当“用辽人守辽土”的策略执行下去,明显会军阀化,则忠诚无从谈起。其次要能战。而“以辽土养辽人”的屯田政策执行下去,战斗力无法提高,战场上,不能胜就是死!
                              一支军队,既不能保证忠诚,又无法战胜敌人,这么明显的政策失败,这种应该永远铭记的教训,为什么现在居然还被吹捧?难道,我们以后,打算将这件事当作一个非常好的经验来学习?要多荒唐,多不可思议啊!笔者突然想起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说过的一句话:“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没有从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训。”大概,是因为人们根本就没有认真去学习历史吧。


                              IP属地:广东15楼2024-09-12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