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一周的课,但我觉得自己的心思不在课上,虽然课上我还都能听得进去。我发现长久的患得患失以来自己的思考习惯发生了变化,我发现自己的思考有些钝了,但我丝毫不介意,因为它的钝口总能让我适应不同的环境,所以当我好奇自己为什么在前几年的学习中走神的那般厉害,现在却能聚精会神的听讲时,面对古板到仿佛不存在的黑板我的思考始终贯彻于课堂的知识点中。这份游刃提醒我明白:我已经不是迷茫的问为什么,而是变换着去思考自己需要什么了。
思考告诉我,我需要去写作、写作需要去读小说。不过这么浅显的道理以重温的心境看来又略带一丝悲凉,好像真是一件心力交瘁的事,是领会到书中个别人物一次次矛盾之后的身下影子一样,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浪子回头的好感受。我又重读了《西西弗神话》,这本百读不厌的书总能让我在字里行间找到掩埋着的感觉,但是曾经的理解都羞赧起来了。
不限于读书与上课,我不敢说自己都在收获些什么正反馈,但每次思考写作的意义时,我都会深陷其中。在这件事上我很难想到做些什么有更实际的效果,隔着一层想象的缰绳,理解飞奔成脱缰的野马时就会变成恬疑,这说明我还是放不开的。我总说自己需要一个写作的契机,直到如今我也不记得为什么自己需要契机。事实却又告诉我,我需要的契机越来越多,不管是看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巨大压力进而联想到生活里最平常之人一个时间段一种情绪,还是畅想在挪威的山下桃源、溪上绿地飞鱼,回过神来它们都早已与我的生活深深融为一体,进了骨髓,分不清是曾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了。我想从中找些契机出来,颇像是无中生有自己咬自己尾巴一般滑稽。
有时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像个小说世界,一举一动都在圆狭的怀抱里显得有些机械。这样我难免会活成小说式的怪人。对此我却总是感到欣喜,总有一种疯狂裹挟着我,好像疯狂就是文学的门票一样。相反我也会想自己与之该抱有多远的距离,以免我真的活像个怪人。
最近对写作有诸多新的思考,但是我总是期待不起来,我如今的生活与写作大概有不小的冲突,连音乐都与灵感突兀了。这时我会感到浮躁。听音乐是难免会怀旧的,在我思绪纷飞的怀念着读过的各个国家的作者和他们的书,生活就总会不合时宜的与故事对照起来。幸运的话,我就会想到苦中作乐的道理,至少我不会觉得事事无趣。
还有一个问题摆在我前面:这个学期我需要做什么?我总是犹豫不定,但是学期生涯说长却短,不管是什么安排,时间也会在犹豫中流失。我想我应该当机立断的做好决定,后去执行,但是这份决断的魄力我始终体悟不到。我想我需要去学英语,去开始写作,只是后面脱节的行动总会让我疑惑头疼。韶华易逝好写,柴米油盐难熬啊。
思考告诉我,我需要去写作、写作需要去读小说。不过这么浅显的道理以重温的心境看来又略带一丝悲凉,好像真是一件心力交瘁的事,是领会到书中个别人物一次次矛盾之后的身下影子一样,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浪子回头的好感受。我又重读了《西西弗神话》,这本百读不厌的书总能让我在字里行间找到掩埋着的感觉,但是曾经的理解都羞赧起来了。
不限于读书与上课,我不敢说自己都在收获些什么正反馈,但每次思考写作的意义时,我都会深陷其中。在这件事上我很难想到做些什么有更实际的效果,隔着一层想象的缰绳,理解飞奔成脱缰的野马时就会变成恬疑,这说明我还是放不开的。我总说自己需要一个写作的契机,直到如今我也不记得为什么自己需要契机。事实却又告诉我,我需要的契机越来越多,不管是看到日本泡沫经济的巨大压力进而联想到生活里最平常之人一个时间段一种情绪,还是畅想在挪威的山下桃源、溪上绿地飞鱼,回过神来它们都早已与我的生活深深融为一体,进了骨髓,分不清是曾在哪本书上看到过的了。我想从中找些契机出来,颇像是无中生有自己咬自己尾巴一般滑稽。
有时我总觉得自己的生活像个小说世界,一举一动都在圆狭的怀抱里显得有些机械。这样我难免会活成小说式的怪人。对此我却总是感到欣喜,总有一种疯狂裹挟着我,好像疯狂就是文学的门票一样。相反我也会想自己与之该抱有多远的距离,以免我真的活像个怪人。
最近对写作有诸多新的思考,但是我总是期待不起来,我如今的生活与写作大概有不小的冲突,连音乐都与灵感突兀了。这时我会感到浮躁。听音乐是难免会怀旧的,在我思绪纷飞的怀念着读过的各个国家的作者和他们的书,生活就总会不合时宜的与故事对照起来。幸运的话,我就会想到苦中作乐的道理,至少我不会觉得事事无趣。
还有一个问题摆在我前面:这个学期我需要做什么?我总是犹豫不定,但是学期生涯说长却短,不管是什么安排,时间也会在犹豫中流失。我想我应该当机立断的做好决定,后去执行,但是这份决断的魄力我始终体悟不到。我想我需要去学英语,去开始写作,只是后面脱节的行动总会让我疑惑头疼。韶华易逝好写,柴米油盐难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