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7,514贴子:10,032,899
  • 16回复贴,共1

【原创】林黛玉为什么要喝薛宝钗剩下的茶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创】林黛玉为什么要喝薛宝钗剩下的茶水?
第一回:北静王名叫“水溶”的含义
《红楼梦》的六十二回有一段奇怪的文字,大意如下:
袭人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说着话,就捧着一个小连环洋漆茶盘,里面放着两钟新茶,走到宝玉身边时,黛玉已到别处。袭人因问:“她往哪去了?我见你两个半日没吃茶,就倒了两钟来,她又走了。”宝玉道:“那不是她,你给她送去。”说着自拿了一钟。袭人便送了那钟去,却看到黛玉和宝钗在一处,只有一钟茶,便说:“哪位渴了那位先接了,我再倒去。”宝钗笑道:“我却不渴,只要一口漱一漱就够了。”说着先拿起来喝了一口,剩下半杯递在黛玉手内。袭人笑说:“我再倒去。”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钟尽够了,难为你想的到。”说毕,饮干,将杯放下。袭人又来接宝玉的杯子。——
请注意薛宝钗不知道这杯茶是专送林黛玉的,而袭人表示要再拿一杯茶过来,在这种情况下,薛宝钗先拿起茶杯漱口没有什么不恭!只是林黛玉不让袭人再去倒茶,只要喝薛宝钗剩下的半杯茶,这是什么意思呢?
现在如果计较喝茶的问题,就看不出什么真故事了!而两个茶杯是放在连环洋漆茶盘里面,所谓“连环”是指这里面有连环真故事。但真故事被“洋漆”盖住。如何揭开洋漆呢?
话说古代人常用茶来代表婚姻!本来宝玉的婚姻对象是林黛玉,但是现实生活中又充满了戏剧化!薛宝钗说她不渴,其真意是幻写薛宝钗在家乡有恋人,但是没有被家长认可!
现在薛宝钗背井离乡来到皇宫,却有一个送上门的婚姻!而薛宝钗拿着茶杯漱一漱口,就是对皇家婚姻抱着应付的态度!并不是全心全意用在宝玉身上。
但是薛宝钗喝了一口茶之后,黛玉就病了,这就是有情人难成眷属!
再看袭人要给黛玉换杯,就是皇家让她去嫁别人!但林黛玉的心里只有宝玉,喝掉薛宝钗剩下的茶水,真意是说:只要能和宝玉在一起,不在乎做二房三房!
再看薛宝钗把喝剩的半杯茶没有交给袭人,而是送到黛玉手上,这是幻写宝玉的真身北静王娶了大王妃之后,大王妃也愿意接纳真黛玉!只是可叹皇家先后给北静王娶了两个王妃,也没有让真黛玉做“三房”!
话说北静王名叫水溶,提示宝玉后来为真黛玉投水自杀!这就是皇家的婚姻悲剧!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楼2024-08-15 09:19回复
    第二回:薛家有钱的秘密
    话说薛宝钗和林黛玉都是演绎真黛玉的故事,但薛宝钗和林黛玉在一起的时候,有一个人就是假的。此时薛宝钗就是北静王的大王妃。但是北静王和大王妃在婚前是没有见过面的,所以作者现在又在贾府之外给薛宝钗找了一个替身,这个替身的名字叫傅秋芳!而宝玉从未见过傅秋芳,这就是在真实描写北静王和大王妃情况。
    袭人说过,林黛玉“不是咱们家的!”这是幻写皇太后不欢迎真黛玉嫁到皇家,因此在林黛玉和宝玉结缘的时候,皇太后又给宝玉娶了一个王妃,这个王妃的家里面还很穷!但皇太后认为只要她人长得漂亮,能安住宝玉的心,能挤走林黛玉,皇太后就会重赏她们家。这一家就是傅秋芳的家,家中成员和薛宝钗的家庭一样,也有兄妹二人,兄叫傅试,妹妹就是傅秋芳!
    提起傅家和薛家,其经济条件远远不如林黛玉的家庭。因为傅家和薛家都属于没落家族,跟林黛玉没法比,林黛玉是宫中红人,高工资,高收入!宰相门前七品官,何况林黛玉是在万岁之家?又在乾隆皇帝面前说一不二!甚至还被皇太后提防!
    但薛宝钗和傅秋芳的美貌让皇太后十分赞赏,可以用来挤走林黛玉!
    但书中为什么要说薛家有钱呢?薛宝钗嫁给宝玉是门当户对,而林不如薛呢?
    其实薛家的钱都是皇太后给的,皇太后认为:只要薛宝钗能挤走林黛玉,薛家没钱她给钱,薛家没官她给官!
    请看书中说薛家是皇商,所谓“皇商”就是幻写薛家和皇家在做一桩买卖,什么买卖呢?就是让薛蟠把妹妹薛宝钗送进皇宫!而这桩买卖就是皇太后让薛宝钗帮助完成挤走林黛玉的计划!
    在《红楼梦》的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还是童年,但在第四回,林黛玉就突然成了大姑娘!一下子长了十多岁,这是把她和皇帝皇后相处的故事省略了!这时薛宝钗又突然的出现,就开始演绎二女奔玉的故事!
    但是皇太后已经离间了真黛玉和乾隆及皇后的关系,现在林黛玉也已经要下嫁宝玉了,皇太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呢?原来皇太后是担心真黛玉和乾隆藕断丝连,这种担心是政治方面的。皇太后可以控制乾隆,但她没有把握控制真黛玉!这么小的年纪就敢导演“西厢记”!如果把她留在皇宫,将来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再看乾隆和真黛玉的藕断丝连之说不是没有根据,请看林黛玉还有一个替身就是尤三姐,这个尤三姐先与贾珍有缘,后来依附贾蓉,但贾珍还时不时的去她那里。这就是幻写乾隆还是放不下真黛玉!后来贾珍答应把尤三姐外嫁,但却有难以放弃的心态!似乎头上有什么压力!但这种奇怪的压力在宁国府是很难弄明白的,只有结合荣国府的情况才知乾隆的难言之隐!而尤三姐后来自杀又是“金钏投井”的再现!这些都是后话,总之皇太后驱逐林黛玉是政治方面的问题。但是薛宝钗是在不知情的情况写喝了黛玉的茶,而北静王的大王妃在嫁给北静王之前,也不知道这个王妃应该是真黛玉的,就稀里糊涂当上了真黛玉的情敌!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2楼2024-08-15 13:26
    回复
      薛宝钗和林黛玉在42回解开心结之后关系好了很多,
      同喝一杯水的事情她们自己都无所谓,反而是读者观众有所谓


      IP属地:上海3楼2024-08-15 14:53
      收起回复
        第三回:描写傅秋芳的精彩原文
        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五回,宝玉正和玉钏在一起品尝着莲叶羹,这是大跨度来写真北静王黛玉和北静王从冷到热的恋情。但忽然来了不速之客!有人来回话:“傅试家的两个嬷嬷来请安,这就是皇太后给北静王找的王妃家人。因为皇太后给宝玉定亲,但亲家也是要看一看新郎官的,因此就派两个嬷嬷来见宝玉。请看书中的原文说:
        ——宝玉素习最厌愚男蠢女的,今日却如何又令两个婆子过来?其中原来有个原故:只因那宝玉闻得傅试有个妹子,名唤傅秋芳,也是个琼闺秀玉,常闻人传说才貌俱全,虽自未亲睹,然遐思遥爱之心十分诚敬,不命他们进来,恐薄了傅秋芳,因此连忙命让进来。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意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年已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那傅试与贾家亲密,也自有一段心事。——
        从原文来看,傅秋芳有二十三岁。在现今的社会里,二十三岁还刚刚符合婚姻法所规定的成婚年龄,但对于古代的女子来说,二十三岁就是大龄剩女!而傅秋芳并不是嫁不出去,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家中想仗着她与豪门贵族结姻,但豪门贵族的家长多数都强调门当户对,而傅家穷酸和根基浅薄,又难被苛刻的家长看好!所以就把傅秋芳耽误到如今。但偏偏被皇太后相中了,拿她来挤林黛玉!
        但是说傅秋芳“二十三岁”是不吉利的!因为这是北静王永璜死亡的虚岁!这傅秋芳是大龄剩女不假,但这“二十三岁”应该是在提示傅秋芳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
        再看原文说:傅家是暴发户,而暴发的原因就是皇太后赏了傅家很多钱!这也就是薛宝钗家有钱的原因!
        从原文可以看出,宝玉虽然迷恋林黛玉多年,但也在“遐思遥爱”傅秋芳这个大美女!如今虽然见到的是傅家嬷嬷,但幻觉里都是傅秋芳的影子!
        再看原文说傅家来的两个嬷嬷“是极无知识的,闻得宝玉要见,进来只刚问了好,说了没两句话。那玉钏见生人来,也不和宝玉厮闹了,手里端着汤只顾听话。”——从这段原文可透析出傅家是极朴实的贫民,并非是薛家贵族!
        再看原文又说:
        ——宝玉又只顾和婆子说话,一面吃饭,一面伸手去要汤。两个人的眼睛都看着人,不想伸猛了手,便将碗碰翻,将汤泼了宝玉手上。玉钏儿倒不曾烫着,唬了一跳,忙笑了,“这是怎么说!”慌的丫头们忙上来接碗。宝玉自己烫了手倒不觉的,却只管问玉钏儿:“烫了那里了?疼不疼?”玉钏儿和众人都笑了。玉钏儿道:“你自己烫了,只管问我。”宝玉听说,方觉自己烫了。众人上来连忙收拾。宝玉也不吃饭了,洗手吃茶,又和那两个婆子说了两句话。然后两个婆子告辞出去,——
        以上的原文生动地写出了傅秋芳的美名对宝玉的影响力,请看宝玉只是见了美女的家人就手足无措了!甚至被热汤洒在手上也没觉得疼!
        再看原文又说:
        ——那两个婆子见没人了,一行走,一行谈论。这一个笑道:“怪道有人说他家宝玉是外像好里头糊涂,中看不中吃的,果然有些呆气。他自己烫了手,倒问人疼不疼,这可不是个呆子?”那一个又笑道:“我前一回来,听见他家里许多人抱怨,千真万真的有些呆气。大雨淋的水鸡似的,他反告诉别人:‘下雨了,快避雨去罢。’你说可笑不可笑?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管了。”——
        原文从两个婆子的话中透漏了后来的悲剧!宝玉只跟燕子说话就是幻写北静王只跟林黛玉说话。因为林黛玉属鸡,鸡和燕子同属鸟类!如果林黛玉不在,宝玉就成了呆子!因为傅秋芳虽美,但她和宝玉没有共同语言,彼此相处都是客套!
        再看宝玉被烫了手,却问玉钏疼不疼?虽然是见了美女而手足无措的表现,但也是对真黛玉的呵护!
        再看宝玉自己被雨淋了,还只管让别人避雨,这是因为当时的心里在担心金钏被打的事!
        再看宝玉“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这就是幻写宝玉后来投河自杀!
        再看宝玉“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这是幻写一切灾难都来自上方,也是把矛头指向最高权力者的皇太后!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4楼2024-08-15 15:04
        回复
          还是神转折,神逻辑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8-15 15:44
          收起回复
            真的都是你楼主幻想出来的,
            红楼梦前八十回,薛宝钗和太后从来没有任何交集


            IP属地:上海6楼2024-08-15 16:53
            收起回复
              第四回:薛宝钗的“惊艳”和“朴素”之谜
              现在来说一说皇太后安插薛宝钗、傅秋芳到宝玉身边的证据!请看《红楼梦》二十八回,贾贵妃赐给宝玉几样东西,其中有: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据说其他的人也都有赏赐,但宝玉的所赐之物和薛宝钗一样,这就是幻写皇太后给宝玉和薛宝钗赐婚!怎么见得是皇太后赐的婚呢!请看贾元春生在正月初一,也就是说:赐婚者就是生在正月初一的人!而史料中显示,皇太后妞钴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但是换算成阳历就是一六九三年一月一日。这是阳历年的“正月初一”!也就是说:薛宝钗插在林黛玉和宝玉中间是皇太后所为!
              再看当时宝玉笑道:“这是怎么个原故?怎么林姑娘的倒不同我的一样,倒是宝姐姐的同我一样!别是传错了罢?”袭人道:“昨儿拿出来,都是一份一份的写着签子,怎么就错了!你的是在老太太屋里的,是我去拿来的。老太太说了,明儿叫你五更天进去谢恩呢。”请看这里面又反复提到“老太太”,这就是暗点皇太后,这又进一步证明是皇太后把薛宝钗横插在宝玉和林黛玉中间的!
              后来宝玉又是在贾母处遇见薛宝钗,虽然宝玉和薛宝钗经常见面,但薛宝钗左手腕上的“红麝串子”却是生在“正月初一”的人刚送的!当时宝玉要看宝钗手腕上的“红麝串子”,这就是幻写北静王和大王妃第一次见面!
              当时宝玉见薛宝钗生的肌肤丰泽,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再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此等非凡之美不但把宝玉惊呆了,就是批书人也在这里称赞宝钗为“清水出芙蓉”!这就是作者对北静王第一次见到大王妃的精彩描述!
              再看薛宝钗曾在宝玉夜宴上抽到一签,签上有一句话,就是“任是无情也动人。”而眼前就是这种情况!宝玉和薛宝钗虽不被情动,但宝玉却被薛宝钗的美艳动得不轻!
              当时薛宝钗褪了串子给宝玉,但已经被美女惊呆了的宝玉却忘了去接。宝钗见他发怔,就不好意思了,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
              宝钗就对黛玉说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
              林黛玉笑道:“我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
              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
              但是呆若木鸡的宝玉毫无反应,死死板板被手帕打到了眼睛,疼的宝玉“嗳哟”一声,还问是谁。林黛玉摇着头深感失望!但仍笑道:“不敢,是我失了手。因为宝姐姐要看呆雁,我比给他看,不想失了手。”宝玉揉着眼睛,待要说什么,又不好说。
              以上的基本原文,堪称是钗黛的“对口相声”!在这段精彩的相声中,透露了一段精彩的故事。在这段精彩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许多秘密!
              第一个秘密就是林黛玉所说的“天上一声叫唤”!意指最高统治者在破坏林黛玉和宝玉关系!
              第二个秘密就是宝玉双收了两个美女。
              第三个秘密就是林黛玉刚开始病得弱不禁风,但后来是开怀大笑。应该说薛宝钗的出现并非是祸!
              第四个秘密就是薛宝钗没有挤走林黛玉,而是把林黛玉当成妹妹和平共处!甚至对林黛玉和宝玉的关系也是认可!似乎她也在导演“西厢记”!
              但还有一个秘密,就是薛宝钗看起来为人朴素,她不施脂粉,平时穿的衣服都是都是半新不旧。这个情况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薛宝钗在宝玉面前,没有把状态调整到最好!就算她“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但是她第一次“约会”就“不修边幅”!这是不尊重对方的表现!薛宝钗为什么要这样?原来薛宝钗在家乡,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正如林黛玉和宝玉一样,都是从小一起长大。但只因婚姻不能自己做主,家里面是要把她与权贵联姻!但是权贵又没有看上她的穷家,以致拖到现在!如今家里收了皇太后的钱,就只得进宫来会宝玉!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7楼2024-08-15 18:23
              回复
                第五回:“平安符”反而酿成悲剧
                话说皇太后见薛宝钗不但没有挤走林黛玉,反而还跟黛玉相处得很好!就又给宝玉永璜物色了第二个王妃,这个故事发生在《红楼梦》的二十九回。是贾元春让娘家人在五月初一到初三去清虚观打三天平安醮。也就是说:皇太后以美女来挤走林黛玉的目的是为了保平安!皇太后认为,只要林黛玉不嫁给皇家正宗的人,她将来就会随同大龄宫女外嫁出宫,这就算平安了!但如果林黛玉留在宫中,就不可能不与乾隆见面,二人如果谈论朝中大事就会被皇太后感到威胁!因为林黛玉曾经给乾隆出过很多点子,如果皇帝乾隆都听林黛玉的注意,还要皇太后辅佐什么呢?
                但是宝玉又和林黛玉形影不离,这就涉及到了婚嫁的问题!之前皇太后相中了薛宝钗这个美女,原以为她能把林黛玉挤走,但效果很不理想!所以皇太后又给宝玉物色了第二个王妃!
                但是物色王妃为什么要到清虚观呢?所谓“清虚观”的含义就是对“太虚幻境”的补充,点出了“清宫”的地点!
                为什么要在五月初一到初三来清虚观呢?请看五月初三是康熙朝废太子胤礽的生日。暗指金陵曹家与废太子胤礽结娃娃亲的事情。而贾元春让打三天平安醮是有作者的用意,就是指这里面不完全是写曹家人相亲,还写了别的人相亲。但都是为了保平安而相亲的!
                但所谓的“平安”到头来都酿成了悲剧!就拿金陵曹家来说,他们与废太子胤礽结娃娃亲是以为废太子将来能继承皇位,一旦废太子当上皇帝,金陵曹家的晚辈就是驸马爷!但没想到后来是雍正即位,而雍正又害死了废太子,又把金陵曹家当成竞争对手的亲属打倒了!而金陵曹家之前在废太子面前所求的“平安符”不但没有平安,反而求来的是祸!
                再看凤姐也为女儿在清虚观求平安符,这就是幻写林黛玉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她在皇宫求平安符,所谓的“皇宫平安符”就是让女儿黛玉与皇子结亲!而林黛玉的父母认为这样就能保女儿一辈子平安!
                当时张道士说他给凤姐女儿送符的时候,“娘娘来作好事”!这就是幻写小黛玉被皇后看好!
                再看张道士说着跑到大殿上去,一时拿了一个茶盘,搭着大红蟒缎经袱子,托出符来。”所谓“蟒”可称为次龙,可比喻皇太子永琏,而“缎”就是“断”的意思,暗指永琏后来夭折!——
                接下来就是写皇太后给宝玉物色王妃的故事。请看张道士对贾母说:“前日在一个人家看见一位小姐,今年十五岁了,生的倒也好个模样儿。我想着哥儿也该寻亲事了。若论这个小姐模样儿,聪明智慧,根基家当,倒也配的过。但不知老太太怎么样,小道也不敢造次。等请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说。”
                再看贾母说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所谓“不该早娶”是幻写皇太后当初反对林黛玉和宝玉成亲的借口。而张道士所说的小姐“十五岁”并不是女子的真实年龄!请看“十五岁”再加上傅秋芳的“二十三岁”,就是幻指大宝玉永璜死于乾隆十五年,当时二十三岁!对于大宝玉永璜的死,真黛玉当时不在现场,是两个王妃给大宝玉永璜送终,而且这两个王妃又终身守候宝玉。这应该是作者把两个王妃写成“二十三岁”和“十五岁”的原因!
                据《红楼梦》中透露:永璜之死就是因为皇太后排斥真黛玉,导致真黛玉出走,而大宝玉永璜又误以为真黛玉死了,就为真黛玉殉情而死!由此可见,皇太后的“平安符”也给皇子酿成了悲剧!
                再看贾母拒绝张道士提亲,为何还让张道士给留意女子?可见贾母想要的女子非同一般,是能挤走林黛玉的人!欲知结果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8楼2024-08-16 12:08
                回复
                  第六回:金麒麟的幻影
                  话说皇太后急切要求要张道士给大宝玉永璜物色第二个王妃,但张道士主动提亲却被贾母拒绝。拒绝的原因是因为张道士说的那女子有“聪明智慧”!这样的人会被皇太后认为有“夺权”的可能!所以贾母在拒绝了张道士的提亲之后又对张道士说:“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贾母的话中就没有提到“聪明智慧”,只强调“模样”!也就是单纯的“选美”!这就是在写皇太后想用美女挤走林黛玉!再看贾母还说:“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这也写出了薛家有钱的真相!
                  再看作者让贾府所有女眷都来清虚观“相亲”,这对皇太后是极大的讽刺!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家这么多优秀的美女,你还要到外面找谁?还说“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难道宝玉身边就没有人能合适的人吗?所谓“只要模样好”,别的都不重要了?这是一个长辈应该说的话吗?这就是作者抛出来的思考题!
                  再看后来贾母让宝玉把身上的玉佩给张道士,让张道士拿出去给许多人观赏,这分明就是写皇太后四处给宝玉张罗媳妇!
                  后来张道士来还玉的时候,托盘里有一大堆物件要孝敬宝玉。而这些物件就是幻指贾母给宝玉物色了很多女子,据贾母看来有“三五十”之多!这些人进了贾府就是进了皇宫!
                  再看宝玉面对“三五十”美女举棋不定,他已经有了薛林的一妻一妾,再到这里挑美女合适吗?但见原文说道:
                  ——贾母因看见有个赤金点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来,笑道:“这件东西好像我看见谁家的孩子也带着这么一个的。”宝钗笑道:“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些。”——
                  请看“史大妹妹”是贾母的亲戚,贾母却装作不知道!实际上是皇太后物色好了一个亲信,现在借别人之手推荐给宝玉。
                  而薛宝钗点出“史大妹妹”的话是指大王妃在提醒宝玉:麒麟美女是皇太后给安排的人,还是收下为好!
                  当时贾母大喜!旁边的探春笑道:“宝姐姐有心,不管什么他都记得。”其实贾探春在贾母面前夸奖薛宝钗,真意是在为“大王妃”说好话。因为大王妃没有挤走林黛玉而引起了皇太后的不满!现在薛宝钗能替宝玉接收麒麟美女,就会使皇太后不会为难大王妃!
                  但林黛玉对宝钗指认麒麟的事情很是不满!因此冷笑道:“他(薛宝钗)在别的上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所谓“人带的东西”在这里是代表有婚约的标记,而林黛玉的话意是说自己在薛宝钗面前就是缺少了一个婚约的标记!其它各方面都不输给薛宝钗!
                  再看薛宝钗听了林黛玉的话,便回头装没听见。这就是薛宝钗!这就是一个贫民女儿的度量!如果换成史湘云就会发生美女战争!
                  其实大王妃薛宝钗也理解林黛玉的真正心情,就是皇太后欺人太甚!请看“三五十”的人都有信物来参加“唐伯虎点秋香”,唯独林黛玉被排除在外!之前林黛玉是晋升皇贵妃的第一人选,现在要下嫁宝玉还被排在“三五十”人之外!可见林黛玉心情是极度的糟糕!
                  再看宝玉听见史湘云有这件东西,自己便将那麒麟忙拿起来揣在怀里。一面心里又想到怕人看见他听见史湘云有了,他就留这件,因此手里揣着,却拿眼睛瞟人。只见众人都倒不大理论,惟有林黛玉瞅着他点头儿,似有赞叹之意。宝玉不觉心里没好意思起来,又掏了出来,向黛玉笑道:“这个东西倒好顽,我替你留着,到了家穿上你带。”林黛玉将头一扭,说道:“我不希罕。”宝玉笑道:“你果然不希罕,我少不得就拿着。”说着又揣了起来。
                  本来宝玉是不敢拿麒麟的,这是北静王怕伤到大王妃和林黛玉的心。但并不等于他不想要麒麟,因为张道士说过,这个小姐“好个模样”,因此宝玉也想见识见识!后来薛宝钗暗示他收下,宝玉也就借坡下驴收了麒麟。但宝玉还想让黛玉认可。而林黛玉“将头一扭”让宝玉心里很难为情!
                  其实面对皇太后的赐婚,宝玉是无法违抗的,但林黛玉所气的是宝玉不是被迫接受麒麟的,他还会再一次变成呆雁!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9楼2024-08-16 12:31
                  回复
                    第七回:美女特工
                    现在有一个新的情况,就是皇太后让张道士给宝玉物色一个二王妃,但张道士却弄来“三五十”个美女,这些美女后来如何呢?其实都被皇太后训练成美女特工,然后皇太后又给许多朝中权臣介绍对象,把美女特工都渗透到各个高官家中。因此在钮钴禄氏皇太后掌握朝政期间,许多高官的夫人都是皇太后培训出来的美女特工。而美女特工掌握了高官的命运,就等于皇太后掌握了朝政!如果哪个高官不听皇太后的指挥,皇太后就会召集美女特工研究对策!
                    比如之前的乾隆身边有孝贤皇后与和真黛玉协理朝政,皇太后就认为侵犯了自己的权利,于是召集美女特工研究对策。后来决定对乾隆使用美人计!
                    请看《红楼梦》二十一回说到凤姐之女大姐儿出痘,实际上是暗写乾隆与孝贤皇后的儿子永琮,因出痘死于乾隆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当时年仅二岁!再看《红楼梦》中说有“两个医生”替女大姐看病,又“轮流斟酌诊脉下药,十二日不放家去。”这就点出永琮所死的年和月!看来永琮之死与这两个医生有关!这就是皇太后指使医生害死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儿子!
                    再看书中还说:所供奉的痘疹娘娘要求凤姐与贾琏隔房,而且远离患者。所以乾隆夫妇无法知道永琮的死因!而神仙要求凤姐与贾琏隔房,就是暗指皇太后以神话迷信之说为借口,目的是要把乾隆和孝贤皇后拆散!
                    再看书中说贾琏在离开凤姐的日子里,被多姑娘勾引,而“多姑娘”就是指许多姑娘。多姑娘的丈夫叫“多官儿”,就是许多官员!之前说过许多官员的夫人都是美女特工。现在多姑娘勾引贾琏,就是幻写美女特工在皇太后的指令下,对乾隆施展美人计!
                    再看书中说多官儿是一个“极不成器破烂酒头厨子”,所谓“极不成器”应该是指乾隆,因为乾隆连妻子和儿子都没有保护好!而且是一个说了不算的皇帝!再看“破烂”就是指眼前的事情混乱复杂。这其中的“酒”可醉人,而人醉了就能糊涂!再看“头”就是指皇帝乾隆。“酒头”就是指乾隆一时糊涂,中了许多姑娘的圈套!再看“厨子”就是“除子”,就是暗指有人要除掉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儿子!而眼前的多姑娘給乾隆下套的目的就是牵制乾隆。以便那边有机会“除掉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儿子”。而许多姑娘的幕后指使者就是痘疹娘娘。而“痘疹娘娘”就是暗指皇太后!再看凤姐与平儿都随着王夫人日日供奉娘娘。就是暗写孝贤皇后和真黛玉也被痘疹娘娘“调虎离山”!
                    但皇太后虽然除掉了乾隆和孝贤皇后的儿子永琮,并没有达到拆散乾隆和孝贤皇后的目的。请看痘疹娘娘的期限一到,贾琏又回到了凤姐身边!虽然平儿发现了贾琏在外面的秘密,但平儿守口如瓶,没有让事态蔓延!而“平儿”的原型就是幻写真黛玉跟宝玉结缘之前的故事。也就是说:真黛玉看出了皇太后的阴谋,她跟皇后的关系再好也不会把这件事告诉皇后,因此太后的真正计划落空!
                    但真黛玉从此也对乾隆很失望!请看贾琏跟多姑娘私通后给了多姑娘金帛,而多姑娘却给了贾琏一绺青丝,也就是一绺头发。请注意“一绺青丝”并不是单纯的定情之物,而是在影射乾隆私通过很多女子,究竟有多少呢?就跟多姑娘给的这绺头发的根数一样,很难数清!而这些人都是来自清虚观的美女特工!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0楼2024-08-16 13:56
                    回复
                      第八回:让幕后的阴谋者浮出水面
                      打这以后林黛玉就对乾隆保持了距离。后来凤姐见平儿只在窗外和屋里的贾琏说话,就问道:“要说话两个人不在屋里说,怎么跑出一个来,隔着窗子,是什么意思?”这是孝贤皇后觉得不正常,想是真黛玉怕她有什么想法!不敢与乾隆走得太近!而一个人被别人提防的感觉也很别扭!因此孝贤皇后有些不快!
                      再看贾琏在窗内接道:“你可问他,倒象屋里有老虎吃他呢。”平儿道:“屋里一个人没有,我在他跟前作什么?”凤姐儿笑道:“正是没人才好呢。”平儿听说,便说道:“这话是说我呢?”凤姐笑道:“不说你说谁?”平儿道:“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
                      请注意,“别叫我说出好话来了。”这句话被一些红学家认为平儿抓住了凤姐的什么把柄。实际上平儿发现勾引贾琏的人都是皇太后安插在高官家中的美女特工。后来又有鲍二家的勾引贾琏,请看勾引贾琏的都是别人的媳妇!
                      现在来看《红楼梦》的四十四回是凤姐过生日的当场,当时贾母让凤姐“坐在上面”,也就是坐在首席,这就是暗写皇太后认为孝贤皇后要取代她的位子!
                      再看贾母硬要凤姐上座之后,还让一大屋子的人都为凤姐敬酒,这就是暗写皇太后纠集许多人給孝贤皇后施加压力。但在酒席上也能看出贾母有意要把凤姐灌醉!
                      再看凤姐后来实在招架不住了,当时自觉酒沉了,心里突突似的往上撞,就要往家去歇歇。但偏偏在这个时候,贾琏在屋里和一个女子幽会。而凤姐在回家的路上遇见两个小丫头,都口供一致地说贾琏酒后一觉醒来,偷偷约会鲍二家的。这一面之词应该值得推敲,有没有可能是有人指使女子故意来找贾琏呢?而凤姐为了让两个丫头说出实情,软硬兼施的威胁,这是不是在演示有人威胁丫头在先呢?让她们故意告诉凤姐,贾琏和一个女子幽会!
                      话说凤姐摄手摄脚的走至窗前,往里听时,只听里头说笑。那妇人笑道:“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此话一针见血,目的就是挑拨乾隆与皇后的关系!
                      再看贾琏道:“他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这是暗写在孝贤皇后死后,乾隆也不能自主婚姻,所以接替皇后的人选不是真黛玉。之前说过,皇太后不同意乾隆加封真黛玉为皇贵妃,后来更不能同意封真黛玉为皇后了,原因就是怕有本领的人在乾隆身边,这样会威胁皇太后的统治地位!
                      再看鲍二家的说:“他死了,你倒是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这是暗写真黛玉是晋升皇后是不二的人选!
                      再看贾琏道:“如今连平儿他也不叫我沾一沾了。平儿也是一肚子委曲不敢说。我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这是乾隆对孝贤皇后的误会!其实从平儿看到了“一绺青丝”之后,真黛玉就对乾隆失望了!
                      再看凤姐听了,气的浑身乱战,又听他俩都赞平儿,便疑平儿素日背地里自然也有愤怨语了,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这就是有人在幕后导演的闹剧!而贾琏、凤姐和平儿都中计了!请看“鲍二家的”,算到凤姐来到了窗前,就故意把话说给凤姐听,话中很明显在离间凤姐和贾琏及平儿的关系。这里还有庚辰双行夹批提示:“奇极!先打平儿可是世人想得着的?”而平儿是凤姐的得力助手,一旦平儿离开,凤姐自身难保!也就是说,真黛玉离开孝贤皇后,皇后的处境就更加危险!
                      再看贾琏的尴尬就是乾隆的不知所措,他被多姑娘牵制就随时会有女子找他,但乾隆不知道今天的女子是别有用心!况且书中说贾琏也是吃过酒的,也就是说:乾隆当时也并不清醒,也看不出是中了圈套!另外乾隆还以为平儿不理他是皇后限制真黛玉!而如今鲍二家的对贾琏说要把平儿“扶正”,就使皇后感觉真黛玉平时对他的好是阳奉阴违!因此凤姐就对平儿大打出手!
                      话说平儿一股火撒在了鲍二家的身上,贾琏又把火撒在平儿身上。这一家人就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作者又有一步高棋,请看凤姐和平儿都不想活了,贾琏气的墙上拔出剑来,说道:“不用寻死,我也急了,一齐杀了,我偿了命,大家干净。”可见乾隆要和皇后、真黛玉同生死!
                      再看尤氏等一群人来了,凤姐就哭着往贾母那边跑,这就是作者的高棋,高就高在让幕后的主谋浮出水面。而凤姐生日的前前后后,都是贾母操持,也就是皇太后导演的闹剧!
                      现在来看平儿在众人劝解下,又被李纨拉入大观园。被宝玉让到怡红院,提示真黛玉在离开乾隆之后,又与大宝玉永璜结缘!此时的宝玉虽是贾琏的兄弟,但下一步的凤姐要与王夫人连环合并,就会露出宝玉真正的身份乾隆的儿子!
                      再看书中说宝玉仰慕平儿已久,如今可找到了献殷勤的机会了!而真黛玉与大宝玉永璜的缘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但是就在真黛玉和宝玉结缘的时候,皇太后却让薛宝钗来挤黛玉!后来发现薛宝钗没有效果,又让亲信史湘云来挤黛玉。不知效果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1楼2024-08-16 15:33
                      回复
                        第九回:史湘云把“二”说成“爱”
                        现在回到宝玉取二王妃的话题,自从宝玉在清虚观收了金麒麟之后,林黛玉就病了!宝玉到潇湘馆看她,两人话没说开就闹了起来!后来越闹越大!本来宝玉是在林黛玉面前表示他不再去理会张道士的提亲,但林黛玉对宝玉的要求并不是口头誓言,而是心理的坦诚!
                        林黛玉是尽了最大努力来接受宝玉的负面,但宝玉却为掩盖负面而发誓,这就使林黛玉拿话抢白宝玉!而宝玉就觉得自己的“真心”换来的是伤心!当时宝玉气得摔了自己身上的玉佩,而林黛玉又把她给宝玉做的栓玉穗子剪了几段!
                        后来惊动贾母,过来训斥道:“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所谓“老冤家”就是幻指皇太后!所谓“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而宝玉黛玉正是因为你的“操心”才变成这样!
                        再看贾母又说:“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其实贾母的另一面是曹寅夫人,而曹寅夫人是真正为晚辈操心的老人,所谓“不是冤家不聚头”是指林黛玉和曹雪芹的缘分。而林黛玉能嫁给曹雪芹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是曹寅夫人的侄孙女,曹雪芹是曹寅夫人的堂孙子。而最终林黛玉和曹雪芹的婚姻也是被曹寅夫人处成的!这是后话。
                        再说宝玉收了金麒麟之后。就有史湘云身挂麒麟进了大观园。当时大家都在祝贺史湘云定亲,但宝玉却找不到在清虚观拿到的大金麒麟!因为林黛玉这么一闹,宝玉也不敢再提清虚观相亲的事。这就是大金麒麟不在宝玉身边的原因。
                        但丢失的大金麒麟却被进园的史湘云拣到!看来宝玉娶二王妃的事情是想躲也躲不掉的!
                        提起史湘云,她也是幻写真黛玉的“接力棒”!比如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这就是在实写真黛玉是曹寅夫人的侄孙女。但史湘云的另一面就是扮演皇太后给大宝玉永璜物色的二王妃。
                        书中说史湘云把宝玉称为“爱哥哥”,本应是叫“二哥哥”,因为她口齿不清,把“二”说成“爱”!但史湘云是清虚观百里挑一的美女,怎么会挑出一个“口齿不清”呢?非常奇怪的是:她只在一个字上口齿不清,其它的字都没有毛病!原来史湘云是皇太后派到宝玉身边的美女特工,皇太后认为史湘云和宝玉有没有爱不重要,只要她能牵制宝玉,挤走黛玉就行!但史湘云把二说成爱,提示她的内心不是来执行任务,而是为了“爱”!在书中,史湘云最敬重的人就是薛宝钗,只因在清虚观里,薛宝钗让宝玉收下麒麟!
                        再看林黛玉的口齿十分伶俐,而史湘云在这个方面比林黛玉相差甚远。如果把“口齿”影射政治,就能看出史湘云不会在政治上威胁太后。但她把“二”说成“爱”就是指她和林黛玉在爱情上有竞争!只有大王妃与宝玉之间没有爱!
                        但林黛玉对大王妃薛宝钗还是尊重的。而大王妃的另一个替身就是袭人,林黛玉后来把袭人称为“嫂子”就是对大王妃的尊重!
                        但是林黛玉对二王妃却有讥讽之意!在《红楼梦》的二十回里,林黛玉说史湘云“连个‘二’也叫不出来。只是‘爱’、‘爱’的!”也就是不承认史湘云是“二”王妃!
                        但史湘云是和宝玉有婚约的。不论宝玉的心在哪里,史湘云都算是主人!再看史湘云对林黛玉说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去!”此话说得非常艺术,意指没有婚约的林黛玉应该去找林姐夫!”而不是赖在宝玉身边!当时林黛玉无言可对,便去追打史湘云,后来被宝玉、宝钗拦住!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2楼2024-08-17 08:08
                        回复
                          第十回:野史所说的孝贤皇后之死
                          提起皇太后的美女特工,就联想到当年雍正的血滴子,这都是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所建立的特务组织!这些特务都在暗中监督重要官员,一旦发现有官员谋反,特务就会报告给统治者,统治者就会采取行动。
                          但雍正的血滴子没有皇太后的美女特工渗透得厉害!因为血滴子只能在官员的外围活动,而皇太后是把美女特工变成官员的夫人进行贴身监督。从经济开支上,美女特工也比血滴子省钱,因为他们吃穿住处都是在高官的家里,不需要组织提供太多的经费。而血滴子的费用就相当高了。但是血滴子的情报也不太真实,雍正在位的时候冤枉了很多人,曹家就是其中之一!但皇太后的美女特工破获过弘晳谋反的大案。而雍正当年是把弘晳当成最信任的干儿子,他临死还不知道弘晳要害他!
                          在弘晳落网死后,乾隆对皇太后就是最大的威胁!不是乾隆厉害,而是乾隆身边的孝贤皇后和真黛玉太有才了!如果这两个才女把乾隆辅佐成真正的皇帝,皇太后也就退出了政坛!因此皇太后就动用的大量的美女特工来清理乾隆的家事。
                          请看史料,虽然正史记录在回避,但野史中说孝贤皇后的死因是她发现丈夫乾隆私通弟媳,就与乾隆争吵后自杀!而孝贤皇后的兄弟傅恒是军事天才,后来是国家宰相,乾隆跟傅恒的夫人私通难以置信!但是大部分高官夫人都是皇太后安插的美女特工,像傅恒这样的高官不会被皇太后漏掉!而傅恒身边的特工夫人也容易接近乾隆,接到皇太后的指令就会执行勾引乾隆的任务!书中的多姑娘和鲍二家的勾引贾琏就是见证!
                          在书中经常出现这个“家的”和那个“家的”,而且带“家的”人都是大小头目,难道贾府皇宫都是让别人家的媳妇来当管理员吗?看来这些媳妇来汇报工作,是幻写渗透到各家的美女特工向太后汇报官员家的情况。但是皇太后也经常派人到各级官员家里和美女特工暗中联系。
                          以上这些怎么会被曹雪芹知道呢?因为曹雪芹的夫人真黛玉当年给皇太后跑过腿,皇太后就派她到过许多官员家中去见官员的夫人!,
                          在《红楼梦》二十七回,王熙凤临时抓了小红的差,就对她说道:“你到我们家,告诉你平姐姐:外头屋里桌子上汝窑盘子架儿底下放着一卷银子,那是一百六十两,给绣匠的工价,等张材家的来要,当面称给他瞧了,再给他拿去。再里头床头间有一个小荷包拿了来。”
                          再看小红去了回来告诉凤姐:“平姐姐说,奶奶刚出来了,他就把银子收了起来,才张材家的来讨,当面称了给他拿去了。”说着将荷包递了上去,又道:“平姐姐教我回奶奶:才旺儿进来讨奶奶的示下,好往那家子去。平姐姐就把那话按着奶奶的主意打发他去了。”凤姐笑道:“他怎么按我的主意打发去了?”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请看小红的话中说了很多家的奶奶,而小红的原型就是真黛玉,此时的王熙凤就是影射皇太后!请看小红的母亲是王熙凤的干女儿。而正文中的林黛玉母亲是贾母的女儿,所谓“假母”就是干娘!后来小红被干姥姥要去走访各官家的奶奶,也就是皇太后曾经通过真黛玉,秘密联络各个官家的特工夫人!欲知后事如何,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3楼2024-08-17 17:43
                          回复
                            第十一回:金簪掉在井里头
                            话说“凤姐生日”是贾母主动张罗的!这是比较明显的把矛头指向皇太后!而凤姐因为“鲍二家的”与贾琏闹翻,跑到贾母这边求救之时,却没头没脑的说贾琏和鲍二家的商议要拿毒药害她!请注意,鲍二家的何曾说过“下毒”之言?这分明是把“鲍二家的事件”与“投毒者”联系在一起,而矛头都是指向贾母影射的皇太后!也就是说:“鲍二家的事件”与“投毒害死永琏和永琮事件”都是皇太后安排的!
                            再看贾母还说:“平儿那蹄子,素日我倒看他好,怎么暗地里这么坏。”这是明目张胆地陷害和诽谤真黛玉!
                            但贾母也说了一句大实话:“都是我的不是!”但真正的皇太后是不能承认的,不但不能承认,而且还要销毁证据!
                            请看后来传说鲍二家的上吊自杀,这个案子就死无对证了!显然是有人让她消失!以免暴露真相!
                            现在来看平儿在众人劝解下,又被李纨拉入大观园去了。平儿哭得哽咽难抬。宝钗劝道:“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曲,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作者让薛宝钗这样的大姑娘来调解平儿的家庭纠纷,合适吗?之前是李纨把平儿拉进大观园的,李纨才是调解家庭纠纷的最佳人选!
                            但这里有批书人写道:“必用宝钗评出方是身份。”看来还必须让宝钗来说!为什么呢?请看薛宝钗的金锁和宝玉的玉佩对接,提示了此时的平儿就是扮演“金锁识玉”的真黛玉!而薛宝钗说的话就是真黛玉的心里话!
                            其实薛宝钗的话很明显是偏向自己的表姐王熙凤,但知道薛宝钗和平儿是一个原型之后,就会发现真黛玉对孝贤皇后很大度,很宽容!也很同情孝贤皇后的不幸遭遇!想想孝贤皇后的两个儿子都死了,丈夫乾隆也被美女特工拐跑了!在这种情况下,她的精神是否正常都很难说!况且今天又喝了那么多酒,又有人造谣平儿要取代凤姐!孝贤皇后就错误地怀疑真黛玉对她的好是假的!
                            再看后来平儿说“二奶奶倒没说的,只是那**治的我,他又偏拿我凑趣,况还有我们那糊涂爷倒打我。”这话第一点出了真黛玉对皇后的理解,第二揭露“鲍二家的”恶意挑拨,第三在叹乾隆糊涂!
                            再看平儿又被宝玉让到怡红院,提示真黛玉在离开乾隆之后,又与大宝玉永璜结缘!此时的宝玉虽是贾琏的兄弟,但下一步的凤姐要与王夫人连环合并,就会露出宝玉真正的身份!
                            再看书中说宝玉仰慕平儿已久,如今可找到了献殷勤的机会了!而真黛玉与大宝玉永璜的缘分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再看平儿是小红的替身,就会有人要问:“既然平儿是小红变的,为什么小红的母亲“林之孝家的”还在平儿面前低三下四呢?这是因为平儿又把真黛玉的“接力棒”甩给了金钏,自己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角色!请看平儿手上有凤姐的金手镯,其实金手镯的别名就是叫金钏!而真黛玉和“大宝玉”永璜的关系就是从金钏开始!
                            再看金钏的生日也是九月二日,而“九月二日”不但改变了孝贤皇后的命运,也改变了真黛玉的命运!
                            请看《红楼梦》的三十回,宝玉当着金钏面说要在夫人面前讨要金钏,这就是在演绎“大宝玉”永璜和真黛玉结缘的开始。但王夫人听了为什么要打金钏呢?这里面有作者的“缩写”!所谓“缩写”,就是可以把很多年所发生的事情写在一起!而王夫人打金钏就是幻写凤姐打平儿事件,就是幻写孝贤皇后和真黛玉中了皇太后的离间之计!
                            再看金钏后来投井,就应了从前的金钏和宝玉说过的话:“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句话提示了金钏投井就是投到宝玉的身边!而宝玉后来说自己是井底之蛙!但这个“井底之蛙”却遇见了掉下来的天鹅!
                            而金钏和宝玉到井下相会,可打一句流行的“现代成语”,就是“地下恋人”。这就是真黛玉在“多姑娘”和“鲍二家的”事件之后,对乾隆很失望!后来与“大宝玉”永璜结缘才算走出困境!
                            但书中明明写出金钏是投井自杀,而且还有尸体为证!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三言两语解释不清楚,欲知详情,却听下回分解。


                            IP属地:辽宁14楼2024-08-18 0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