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吧 关注:62,762贴子:329,800
  • 3回复贴,共1

如何在社会上做到显达——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达——显达,名声地位都很高。
闻——就是有名声。但实际的影响力就没有。
士——就是超越庶民,具备一定能力想做点事情的人。 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
子张问孔子:作为士,做到怎样才可以称得上是显达呢? 孔子说:你说的显达,指的是什么样子的呢? 子张回答说:国内必闻其名,家族内必闻其名。孔子说:你说的,是名声广而出名,不是显达。
一个士,要是做到显达的话,必须本质爽直,而且讲究义理,善于察言观色,把人看清楚,思考明白,行为合乎义理。然后,谦下的与人相处。人、事、物都处理恰当,这样做到了,在家必达,在邦必达。
如果想出名,那就表面上做到仁慈,而实际的行动中却有违背于仁道,没有真正的执行仁道的具体细节。而且还自以为合理而不怀疑,这样做下去,就会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为士,想做一番事情,就必须 “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这样做到了,事情、人情都处理恰当,得到人们的认可,自然就显达。 相反的,如果只是表面上做的像个讲究仁道的人。而实际的日常行动上,也没有采用合乎仁道的方法去做事情。还自以为是。由于没有什么功劳,就谈不上显达,但是,名声还是有。就像现实中,有些人,名声很大,实际做事的时候,好像找他也没用 。
下面,就来看看,孔子说的这个 “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为什么做到了,就可以显达!
质——就是本质,就是人本性。
直——就是 “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如果获得一点好处,就说“哦哦,是这样”,得到两点好处就说“哦哦,是那样” ,或慕权势,或循私情,或无魄力,一会这样,一会那样的,就不叫做“直”了! 直,可以抓住事情的本质。不直,可以做到指鹿为马!
质直——就是处理问题的时候,能抓住事情的本质,去处理事情。
义——指的是义理。上面也讲过,坚守仁道是不错的,但还是要合乎义理。举例来说,上面说到的司马牛,他要是坚持“孝悌为仁之本与”,那他哥哥叛乱,也去辅助他哥哥去了。实际上,要有所衡量,做到义,他就没有跟着他哥哥去了。
在坚守仁道前提之下,能抓住事情的本质,还合乎义理,应该是很好的了。下一步,就是要和人协调了。你想的好,人家不支持还是没有作用。和人协调的方式,孔子说要 “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再来看看,孔子说的这个 “ 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怎么理解!
言——是人外部的表现。
色——是人心里的展现。
察言观色——就是既要看他外在的表现,也要体察他心里的变化。
虑——就是思考。
下——就是不要凌驾于别人的思维之上。以协商、征求、求教、谦虚、忍让等的方式和人沟通。
虑以下人 ——就是在抓住事情的本质,坚守事情的义理,了解人的基本情况之后,再底下的方式,去和人协调,但是,自己还是在不断思考着协调的方式。就是边协调、边思考、边找出合适的处理问题的方法。
也就是说,在了解事情的本质情况之后,对人有一定的了解之后,一边察言观色,一边地下的方式,去和人协调。要根据对方的心里变化,找出合适的协调方法。
这个句子的结构,应该是“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怎么“下”人呢? 就是在“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 ”之后,再边观察边思考的去“下”人。这句话可以这样说:以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 ,而下人!
如果不“虑”,会是咋样呢?那就是把自己所想的,一下就按照自己想好的方式都说出来。没有考虑到人的心里变化。这样的后果,就可能是别人不能一下就接受。人的心里都是不同而多变的,与人交流的方式,总是应该根据不同的情绪而有变化。所以,需要察言观色。去想,去把人搞清楚,去发现新的未知的情况,再去做或说。如果自己不给自己留下思考应对的余地,当和“人”有冲突的时候,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
另外,当自己对事情的情况都很熟悉之后,再与人协调的时候, 往往就容易情绪化, 看到某人与事理违背很多,容易动怒 。看到某人与事理很契合的时候,容易兴奋。动怒也好,兴奋也好,都是站在自己的意愿上去做事,没有注重对人的深入了解,就不能很好的和人协调。所以,要不喜不怒。要察言观色的,有所思考,再用低下的方式与人交流。
下面,重点来解释这个“下”字了!
如果不“下”人,就是“上”人了。就是命令式的说话,或用自己的意识去代替别人的意识。举例子来说,比如说,你 自己观察思考之后 ,确定某某确实该吃点红烧肉了。如用“上人”的方式,就会说:某某,去吃红烧肉! 或说:某某,去吃红烧肉不错的,对你确实有好处的,去吃点吧! 这样,就没有给别人思考选择的机会。不利于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
从神气养生的角度说,用“上人”的做法,对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好的。因为,思考问题,容易动神气。神气以静为最佳。把自己的意识强加于人,就是动了神气了。
如果用“下人”的方式说的话,就会把道理、形式和人说明白,然后说:情况就是这样,你看怎么办呢?然后再察言观色,去做适当的解释。 这样,就提供给别人思考选择的机会。更加利于了解别人的真实想法。就会把事情处理的更加细致、准确些。
从神气养生的角度说,用“下人”的做法,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有利的。因为,思考问题,容易动神气。神气以静为最佳。现在把可能引起的矛盾推给别人,自己就安静了。
所以,这个“下”,并不就是“ 协商、征求、求教、谦虚、忍让 ”的意思。它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法!
恐怕有的人会说,孔子怎么会想到养生上去了呢?这样理解是牵强附会了! 我们都知道,孔子注解《周易》,孔子把天理,物理,人理的细微变化都认识的很清楚。孔子处理问题,怎么不考虑到天地人和事理的变化呢!也就是说,处理一件事情,就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也要合乎自然,而且不能伤害到人。《论语》在此以上,我都做过很多这样的分析,都是合理的。在这方面,我相信,以后,会有人把《论语》解释的更精彩! 我现在还是只能做初步的解释。
现在,就来总结一下看看,为什么 “ 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 ,这样的做法,就会显达了。因为,这样做,能把事情的本质搞清楚,知道应该怎么做合理,而且,能把人协调恰当,去很好的完成这个事情。事事如此,能不显达吗?


IP属地:安徽1楼2024-07-13 09:57回复
    赞叹先生大智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22 23:17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22 23:17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22 2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