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郭子仪的漢间卖國賊?来看一段史料“子仪以党项、吐谷浑部落散处盐、庆等州,其地与吐蕃滨近,易相胁,即表徙静边州都督、夏州、乐容等六府党项于银州之北、夏州之东、宁朔州吐谷浑住夏西”《新唐书地理志》也有相同的记载“禄山之乱,河、陇陷吐蕃,乃徙党项州所存者于灵、庆、银、夏之境。”现在我们终于知道为何历来是汉地的银夏地区到了大宋满地爬着党项人了?这也就解释了李继迁为何去到地斤泽短短半年就能拉起一支队伍攻城略地“太平兴国七年六月挈其家族数十人出奔蕃族地斤泽,泽距夏州三百余里。继迁出其祖思忠像,以示戎人,戎人拜泣,从者日众。”《西夏书事》看看他鼓动的是什么人?“戎人”是什么人?虽然没有说明有多少人响应,但是半年后他居然能进攻夏州了,证明人数肯定不在少数“太平兴国七年十二月,继迁闻戎人不靖,自地斤泽率众攻夏州。尹宪使请济师,太宗诏引进使梁迥领兵往护银、夏诸州事。继迁闻之,退。”《西夏书事》
那么党项人原来居住在哪里?来看史料“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新唐书》在唐国之前,党项人大概居住在四川和青海之间的一片区域,而郭子仪却将他们迁至陕西的银夏地区,我们来看一下银夏地区原来是什么人为主“夏州,朔方。中都督府。《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属魏。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属上郡。”“银州,银川。《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白翟地。秦并天下,始皇分三十六郡,属上郡。”《元和郡县图志》我们看到银夏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并入中华领地,是传统的汉人居住地,可是由于漢间卖國唐将党项人迁移至此,经过两百年的繁衍生息,让本来是汉人占主导的银夏地区满地爬着党项人。这也就是后来李继迁所说的“吾祖宗服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西夏书事》此时的党项人已经把银夏地区当做自己的地盘来看待,所以李继捧归附大宋李继迁才不服气造反,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李继迁仍然能东山再起,也全是因为银夏地区有着满地的党项人“雍熙元年冬十二月,继迁因语豪右曰:“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先泽,能从我兴复乎?”众曰:“诺。”相与屯黄羊平,平在夏州北。招来蕃众,兵势复振。于是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之。”看看他说的什么“李氏世有西土”,嗯,本是汉地的银夏地区成了他党项拓跋家的世有之地了,而且更可怕的是能“招来蕃众”,可想而知该地区早就蛮夷化,和河陇地区一样汉人几乎绝种“吐蕃乘虚取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旧五代史》河陇地区的百万华人(汉人)到了大宋时期才剩三百多户“今但有汉民三百户”《续资治通鉴长编》
所以,什么叫漢间卖國賊?这就叫漢间卖國賊。而且漢间卖國唐出卖国家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这一件。
那么党项人原来居住在哪里?来看史料“党项,汉西羌别种,魏、晋后微甚。周灭宕昌、邓至,而党项始强。其地古析支也,东距松州,西叶护,南舂桑、迷桑等羌,北吐谷浑。处山谷崎岖,大抵三千里。”《新唐书》在唐国之前,党项人大概居住在四川和青海之间的一片区域,而郭子仪却将他们迁至陕西的银夏地区,我们来看一下银夏地区原来是什么人为主“夏州,朔方。中都督府。《禹贡》雍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属魏。秦并天下,置三十六郡,属上郡。”“银州,银川。《禹贡》雍州之域。春秋时属白翟地。秦并天下,始皇分三十六郡,属上郡。”《元和郡县图志》我们看到银夏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就并入中华领地,是传统的汉人居住地,可是由于漢间卖國唐将党项人迁移至此,经过两百年的繁衍生息,让本来是汉人占主导的银夏地区满地爬着党项人。这也就是后来李继迁所说的“吾祖宗服食兹土逾三百年,父兄子弟列居州郡,雄视一方。”《西夏书事》此时的党项人已经把银夏地区当做自己的地盘来看待,所以李继捧归附大宋李继迁才不服气造反,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李继迁仍然能东山再起,也全是因为银夏地区有着满地的党项人“雍熙元年冬十二月,继迁因语豪右曰:“李氏世有西土,今一旦绝之,尔等不忘先泽,能从我兴复乎?”众曰:“诺。”相与屯黄羊平,平在夏州北。招来蕃众,兵势复振。于是羌豪野利等族皆以女妻之。”看看他说的什么“李氏世有西土”,嗯,本是汉地的银夏地区成了他党项拓跋家的世有之地了,而且更可怕的是能“招来蕃众”,可想而知该地区早就蛮夷化,和河陇地区一样汉人几乎绝种“吐蕃乘虚取河西、陇右,华人百万皆陷于吐蕃。”《旧五代史》河陇地区的百万华人(汉人)到了大宋时期才剩三百多户“今但有汉民三百户”《续资治通鉴长编》
所以,什么叫漢间卖國賊?这就叫漢间卖國賊。而且漢间卖國唐出卖国家的事情也不仅仅是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