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以为宽容是别人犯了错给他个机会,不和争执时相互留个余地;总以为宽容就是相逢一笑泯恩仇。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些应该是宽容的部分,但不是宽容的全部。
宽容的涵盖范围那么大,有些似乎是我接触不深的,比如对忏悔自身行为的战犯的宽容。有些,虽近在咫尺有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比如宽容自己唠叨的母亲。
作为一个母亲,她生下她最爱的人并尽己所能地为这个人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及她的关爱。沉沉地安静的凝视,发自内心欣慰的笑和睡前的轻吻都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日常的嘘寒问暖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接受前三者,却对后者感到厌烦。
其实有什么好感到厌烦的呢?母亲用这种方式,其实每个人都至少在口头上理解,用这种方式关心自己。谁不希望有人能理解、关心自己,成为自己坚实的后盾,但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谁能百分之百地了解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不能完全理解的理解就宁可不要吗?
每次出行前收拾行李,我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像疾风骤雨一般把要带的物品装好,总共用了半个多小时,临行前老妈也照例地问一遍:衣服?嗯,厚的带了?带了。裤子够换?够。你爱吃的水果还要吗?带点去吧。不用,太重了。那再拿点钱吧,到时自己去买。不用给我了,妈,我还有钱呢。啊,那就好。
每一次都是在母亲反复询问下做好这个、那个,经常一句重复好几遍,但其实她的重复都是有原因的,事实证明,她经常说的往往是我最容易犯错的。每一次拖拉着不写作业去玩电脑,听到她的呵斥,虽然不太舒服,但我明白,她是对的,她是为我好。
人生的道理,我总把它看成一道道考验与试炼,稍一疏忽,就会暴露出不安、焦躁、麻木的内心。许多人在家以外的世界游刃有余,展先个人风采,人人称赞他的好脾气,而到了家中却一再显现出不安负面的情绪,原本充满温馨的家,却比外面充斥了更多的争吵。
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家外的三好少年在家却是令大人头痛的“魔王”,这到底是怎么了?在外面,人们可以相互体谅理解,而回了家,面对至亲的一点唠叨就会大发脾气,大的可以宽容,而一点小的瑕疵就无法接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也许最需要我们宽容对待的,是那一份不太擅于表达的爱的方式。
宽容的涵盖范围那么大,有些似乎是我接触不深的,比如对忏悔自身行为的战犯的宽容。有些,虽近在咫尺有很多人却无法做到,比如宽容自己唠叨的母亲。
作为一个母亲,她生下她最爱的人并尽己所能地为这个人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及她的关爱。沉沉地安静的凝视,发自内心欣慰的笑和睡前的轻吻都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日常的嘘寒问暖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几乎所有人都乐于接受前三者,却对后者感到厌烦。
其实有什么好感到厌烦的呢?母亲用这种方式,其实每个人都至少在口头上理解,用这种方式关心自己。谁不希望有人能理解、关心自己,成为自己坚实的后盾,但毕竟“子非鱼焉知鱼之乐”,谁能百分之百地了解除了自己以外的人,不能完全理解的理解就宁可不要吗?
每次出行前收拾行李,我总是拖到最后一刻才像疾风骤雨一般把要带的物品装好,总共用了半个多小时,临行前老妈也照例地问一遍:衣服?嗯,厚的带了?带了。裤子够换?够。你爱吃的水果还要吗?带点去吧。不用,太重了。那再拿点钱吧,到时自己去买。不用给我了,妈,我还有钱呢。啊,那就好。
每一次都是在母亲反复询问下做好这个、那个,经常一句重复好几遍,但其实她的重复都是有原因的,事实证明,她经常说的往往是我最容易犯错的。每一次拖拉着不写作业去玩电脑,听到她的呵斥,虽然不太舒服,但我明白,她是对的,她是为我好。
人生的道理,我总把它看成一道道考验与试炼,稍一疏忽,就会暴露出不安、焦躁、麻木的内心。许多人在家以外的世界游刃有余,展先个人风采,人人称赞他的好脾气,而到了家中却一再显现出不安负面的情绪,原本充满温馨的家,却比外面充斥了更多的争吵。
这是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家外的三好少年在家却是令大人头痛的“魔王”,这到底是怎么了?在外面,人们可以相互体谅理解,而回了家,面对至亲的一点唠叨就会大发脾气,大的可以宽容,而一点小的瑕疵就无法接受?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也许最需要我们宽容对待的,是那一份不太擅于表达的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