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吧 关注:2,450,557贴子:16,716,480

各种吧发了好几次,总是没人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想说,
假设a是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b是建立在包括a以内的基础知识上的较基础知识,c是建立在包括b在内较基础知识上的知识,一次类推,
也就是说,学会了a才能去学b,学会了b才能去学c,再学d、e、f……
而学习、理解、运营知识都需要时间,
会不会有一天,由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建筑过高(假设此时到达了r),以至于顶级学者一辈子学习也只能学到q级,从而导致该学科仅凭借人类能力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因而到达停滞。
这种现象有被研究过吗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29 22:01回复
    好象会细分吧?
    既然前人能达到N,后人自然能达到N+1
    以N为基础还有各种方向,比如以电学为基础,有人擅长做电视,有人擅长做微波炉,做微波炉也是要各方面的尖子合作来做。
    所以,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9 22:26
    回复
      有吧,轴心时代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影响人类几千年的思想家,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覆盖多个领域的天才也是如此,这种人越往后就越难出现了。
      各领域之间细分太多了,没有人能够兼顾,那么那种相互启发式的思想领域的爆炸式发展也就很难出现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29 22:38
      收起回复
        (说明语气)类似问题之前在哪里看见过一样的来着,我的意见是这样的:都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咱们就再夸张一点,直接把阶梯变电梯。就算是电梯,你把一个人放进去从刚出生到死亡的期间电梯全速上升,等人去世的时候高度也总有一个数字而不可能是顶峰。
        肉体限制确实可以说锁死了人类发展的上限,(所以机械飞升才是王道×),但从实用主义的角度考虑这个烦恼也未免太过奢侈了,因为时间跨度难以想象,在那之前大概率人类就要面对宇宙中的各种危机濒临灭亡了,想这些问题意义不大。
        不过哲学嘛,思考这些本身就不是为了功利,当做消遣讨论讨论还是可以的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29 22:47
        回复
          我觉得会。如果说所有的知识共同组成一个圆,随着细分人们在某一边扩大了圆的边界,即便如此这个圆仍然不断扩大,感觉真的会出现穷极一生也无法到达的地方。作为人的寿命会迎来极限,知识的边界也因此限制死。人类压根达不到那种程度之前就会灭亡的可能性更高吧。我也不知道为啥,就是这么觉得。比起知识到达上限,还是人类灭亡来的更快一些。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29 23:06
          回复
            数数,算数,识字,计时,空间,形状,这些知识都被压抑到人的意识中去了,即便不反思,不专题化地思考,也照常运行。如果不去研究自我意识,那么作为知识的基础的知识不需要再被单独拎出来做研究。与其担心人类能否达到更高级别的知识,不如去思考如何把更多的知识压抑下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29 23:14
            回复
              当然,也有黑盒理论,也就是盒子内的东西是无人知晓的,但盒子依旧发挥着作用。比如说勾股定理很早前就被证明了,现在的人就不需要学习勾股定理怎么来的,会用就行。所以b建立在a上,但人其实并不需要真的完全学会a。只需要知道a的用法就行了。当然楼主的说法同样适用于这个情况。只要会用就行这也是一种基于a才能出现b。但存在统合的可能性,比如我发现一个新定理d是关于a和b以及c的,在我发现之前人们想得到答案只能同时掌握a和b,c的知识才可以解答,而我发现的新定理直接统概了这种情况,按照我的定理来就可以得到准确答案,不需要abc的知识,只需要知道d就行了。这时候abc就不需要被掌握了,因为abc的结合诞生了d,d则可以直接对新的情况作出准确解答。这样子要学习的知识从原本的abc三个变成了c一个。
              黑盒子会不断被塞进去更多的东西。一直发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29 23:23
              回复
                真理、公理、定理,基础知识压缩后直接使用结论。
                知识像一棵大树,每个枝丫都有无数人再研究,总有一个方向能发芽成长。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29 23:29
                回复
                  从小开始学高数的人,不会觉得高数很复杂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29 23:41
                  回复
                    人能吃好喝的话也没多少年。还是有很大的上限,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5-29 23:49
                    回复
                      人独有的识,天地人
                      人为了占其生而识其地 占其地而识其天 知其天地人而知道之性
                      而生于地所孕育,地于天所孕育,天于这本该的自然的运行周转
                      近所累而有所高,高而远,新生不得见而不知其有,高自有返而衔其新生,宿有长生曰久
                      自然发展中人的识是不定的自由组合,是缺失(死亡)与新增(新生)的随机其久的组合,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也就是即使是穷尽了某个答案或是循环,但是也会随着时间空间环境因素而进行转移重新组合这种不断丰富事物发展的行径被人“老子”命名为了道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30 00:56
                      收起回复
                        人类是在不断进化的,如果这一学科是人类生存之所需,根据优胜劣汰的原则,必然会在未来出现能推动此学科发展的人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30 01:03
                        回复
                          是的,乔布斯压根不懂苹果手机。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30 07:17
                          回复
                            直接把知识导入AI,人只需要会用AI就行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30 10:51
                            收起回复
                              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群,知识无穷尽,人的精力却有限。有限精力的约束下,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坚持不懈,才可能有所突破,但能学贯古今的没见过。既然如此,说量变引起质变,反而更像是伪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4-06-01 1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