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器猫吧B站账号发布了题为“机器猫,孩子的键政启蒙!解析哆啦A梦中的政治知识”的视频稿件,似乎引起了一点小小的争议。很多朋友对所谓“官号”去讨论敏感话题产生了担忧。这实际上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核心粉丝群体,到底该对作品的公众效应做出什么反应?是不予理睬、高墙深垒?还是迎难而上、四面出击?亦或随波逐流、借力发展?这是每一个心系《哆啦A梦》粉丝群体发展的朋友要思考的。本贴是楼主个人的一点愚见,意在给大家一点参考。由于并没有实际运营视频号的经验,可能一些观点脱离实际,请见谅。
粉丝群体对作品的公众效应能不能有作为、能有多大作为,往往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作品传播发展的客观情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哆啦A梦》这部作品的核心粉丝群体,那就势必研究分析《哆啦A梦》这部作品的发展情况。《哆啦A梦》在中国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哆啦A梦》大山版和漫画版影响了一代少年儿童(这些人现在是内容创作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受众广、知名度高,有一定话题度的IP。另一方面,她的热度虽比不上一些时鲜热门的新作品,但却长久保持更新,并有一年一度的电影上映。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从长远来看《哆啦A梦》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虽然不高但绵延不息的话题度,并时不时在公众视野爆出一两件热门事件。
绵延不息的话题度使得一批内容创作者去对《哆啦A梦》进行二次创作。应当实事求是地说,在公众社交平台(公众意味着不以这部作品为核心讨论对象)上对《哆啦A梦》所作的二次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格调不高,和原作精神不相吻合。在这一复杂而多元的流变过程中,《哆啦A梦》中的一些意向、片段、剧情,经过复杂的演化,会从原本的意象中抽离出来,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大众或某些特定群体的“梗”。比如“胖虎表情包”、“美国制手枪”等。再说热门事件。这些热门事件,依托于互联网网民自发的创作力,基本不可控,尤其不可能为我们所控。从效益来讲,有好有坏也有中性。例如“日本战败了”、“海里倒垃圾”,总的来看是正面的;某同人漫画,那就是负面的。广大群众基本能分清二创作品和原作本身,能分清作品衍生出的种种效应和作品本身。但也应看到,二创作品会加深对原作的误解和刻板印象,甚至永久性的改变作品的社会形象。
近日兴起的“以哆啦A梦为头像、创作哆啦A梦表情包用于键政的现象”同时有这两方面特征。一方面,它突然兴起,形成互联网网民的一个狂欢,它的精神是和原作相违背的。另一方面,它有着固定化、现象化的倾向。如果《哆啦A梦》和某一类观点相绑定,那对作品社会形象的损害是很严重的。
基于上述客观情况,作为《哆啦A梦》作品的核心粉丝群体,不应完全采取消极的态度。从原则上讲,核心粉丝群体首先应该服务作品的核心粉丝,但也应对作品在公众领域的形象维护做出一些贡献。当一些朋友指责猫吧不该对“键政事件”发声时,他们说的其实是猫吧应该坚持第一原则(为核心粉丝服务),不该轻易去碰第二原则(为作品社会形象发声)。他们的不满,一部分是冲着猫吧,也有一部分是冲着“头像事件”的参与者,可以说是爱护猫吧但又保守的一种态度。不错,《哆啦A梦》是核心粉丝的,也是大众的。粉丝群体的解读不该与大众式解读相对立,但舆论场上也不该缺少粉丝群体的声音。从长远来看,真爱粉观点生态位的缺失就是核心粉丝群体式微的先兆。无论主观愿望怎样,放弃发声实际上就是不想要粉丝群体良性发展。猫吧旗帜鲜明地以“哆学家”的姿态解读《哆啦A梦》,回应作品的社会效应,那就做对了,那就做好了。
维护作品的社会形象不代表要把大众对作品的解读提高到和核心粉丝一致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尊重读者自由解读的权利和各种同人作者二次创作的权利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广泛的二次创作说明作品本身生命力的强大,说明作品还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对于一些二次创作,即使不能同意、不能欣赏,也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哆啦A梦》不同侧面的爱好者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核心粉丝,我们能追求的良性关系是求同存异、友好交流,应坚守的底线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但涉及到造谣或热点和现象大到影响作品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的时候,那就不能坐视不管。
说回对该视频的一些具体批评。有朋友认为不该用“键政”这个词和“孩子”、“启蒙”挂钩。“键政”一词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指“在网络上讨论政治”,也可以引申为“公众讨论政治”,在当今舆论环境中是中性偏贬义色彩。《哆啦A梦》确实没有鼓励谁去“在网络上讨论政治”(因为它的情节中不涉及当代互联网),但是像视频说明的那样,《哆啦A梦》的有一部分篇目把政治学常识介绍给读者(当时的目标读者就是孩子),还有一部分篇目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不能说是和政治没有关系的。同时,和对作品一知半解的人的想当然相反,《哆啦A梦》的一些意象——比如大雄、小夫、胖虎的三角关系——确实曾被政论家用来比喻政治,这比“键政”走的还要远(因为讨论的主体是专家而非公众)。既然政论家都能运用《哆啦A梦》说明问题,粉丝群体为什么就不能呢?
有的朋友认为视频做的不切题。视频的开头部分谈到哆啦A梦被用于键政的现象,还说要“进行一个评价”,但是话锋一转去谈作品本身了,没怎么深入论述这个现象,也没有对这个现象表达明确的肯定或否定。其实,本期视频通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政治元素的梳理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哆啦A梦》被用作政治元素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作品本身文化积淀的厚重。而对作品中作者观点的分析则进一步说明了:《哆啦A梦》作者本人不是回避政治,而是站在进步的民主主义立场上。摆出这两方面事实本身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评价。
有的朋友认为题目太具有“博眼球”的性质。这些朋友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热门事件的流量,是应当谨慎接触,流量和事件本身一样,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尤其不可能为我们所控。但是,既然是对一种社会效应的回应,它的受众就不仅是核心粉丝而是一般大众。如果标题起的不够大众、不够吸引人,实际上就是放弃达成视频想要达到的效果。确实有一些不同声音出现,但这是去激发大众对这件事的认知和讨论,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我看是好得很。同时,有些人的指责纯粹从其主观臆想出发,认为粉丝群体回应热门话题就是流量为尊、就是变质,很可惜,这些人想象中的纯洁性是不存在的,因为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有些朋友还存在疑问:猫吧通过这个视频能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如果把视频的目的想象成“消除以哆啦A梦为头像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如前所述,粉丝群体本来就不该要求大众全都按照核心粉丝的范式去解读作品。但如果作品的目的是正本清源、激发感兴趣的人的讨论,那我认为这个目的是能达到的。
上述论证表明了楼主的观点:对于作品的公众效应,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发声。行文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粉丝组织的发展确实主要取决于作品的发展,但并不是说一部作品很火或者知名度很高,它的粉丝组织就一定发达。良好的氛围、良性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自觉的群体来实现。很多朋友似乎把猫吧看成是一个“官号”,认为“官号”就该端着一点。其实机器猫吧是一个粉丝组织,是出于对《哆啦A梦》的热爱聚集在一起的具体的人。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束缚它的手脚,它应该在广阔天地中大有可为。
(图出《超能力魔美》第94集)
粉丝群体对作品的公众效应能不能有作为、能有多大作为,往往不取决于主观愿望,而取决于作品传播发展的客观情况。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哆啦A梦》这部作品的核心粉丝群体,那就势必研究分析《哆啦A梦》这部作品的发展情况。《哆啦A梦》在中国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哆啦A梦》大山版和漫画版影响了一代少年儿童(这些人现在是内容创作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受众广、知名度高,有一定话题度的IP。另一方面,她的热度虽比不上一些时鲜热门的新作品,但却长久保持更新,并有一年一度的电影上映。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从长远来看《哆啦A梦》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虽然不高但绵延不息的话题度,并时不时在公众视野爆出一两件热门事件。
绵延不息的话题度使得一批内容创作者去对《哆啦A梦》进行二次创作。应当实事求是地说,在公众社交平台(公众意味着不以这部作品为核心讨论对象)上对《哆啦A梦》所作的二次创作中,有相当一部分格调不高,和原作精神不相吻合。在这一复杂而多元的流变过程中,《哆啦A梦》中的一些意向、片段、剧情,经过复杂的演化,会从原本的意象中抽离出来,赋予新的内涵,成为大众或某些特定群体的“梗”。比如“胖虎表情包”、“美国制手枪”等。再说热门事件。这些热门事件,依托于互联网网民自发的创作力,基本不可控,尤其不可能为我们所控。从效益来讲,有好有坏也有中性。例如“日本战败了”、“海里倒垃圾”,总的来看是正面的;某同人漫画,那就是负面的。广大群众基本能分清二创作品和原作本身,能分清作品衍生出的种种效应和作品本身。但也应看到,二创作品会加深对原作的误解和刻板印象,甚至永久性的改变作品的社会形象。
近日兴起的“以哆啦A梦为头像、创作哆啦A梦表情包用于键政的现象”同时有这两方面特征。一方面,它突然兴起,形成互联网网民的一个狂欢,它的精神是和原作相违背的。另一方面,它有着固定化、现象化的倾向。如果《哆啦A梦》和某一类观点相绑定,那对作品社会形象的损害是很严重的。
基于上述客观情况,作为《哆啦A梦》作品的核心粉丝群体,不应完全采取消极的态度。从原则上讲,核心粉丝群体首先应该服务作品的核心粉丝,但也应对作品在公众领域的形象维护做出一些贡献。当一些朋友指责猫吧不该对“键政事件”发声时,他们说的其实是猫吧应该坚持第一原则(为核心粉丝服务),不该轻易去碰第二原则(为作品社会形象发声)。他们的不满,一部分是冲着猫吧,也有一部分是冲着“头像事件”的参与者,可以说是爱护猫吧但又保守的一种态度。不错,《哆啦A梦》是核心粉丝的,也是大众的。粉丝群体的解读不该与大众式解读相对立,但舆论场上也不该缺少粉丝群体的声音。从长远来看,真爱粉观点生态位的缺失就是核心粉丝群体式微的先兆。无论主观愿望怎样,放弃发声实际上就是不想要粉丝群体良性发展。猫吧旗帜鲜明地以“哆学家”的姿态解读《哆啦A梦》,回应作品的社会效应,那就做对了,那就做好了。
维护作品的社会形象不代表要把大众对作品的解读提高到和核心粉丝一致的程度,这实际上是做不到的。尊重读者自由解读的权利和各种同人作者二次创作的权利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广泛的二次创作说明作品本身生命力的强大,说明作品还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喜爱。对于一些二次创作,即使不能同意、不能欣赏,也应采取包容的态度。《哆啦A梦》不同侧面的爱好者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核心粉丝,我们能追求的良性关系是求同存异、友好交流,应坚守的底线是相互尊重、互不干涉。但涉及到造谣或热点和现象大到影响作品公众形象和社会声誉的时候,那就不能坐视不管。
说回对该视频的一些具体批评。有朋友认为不该用“键政”这个词和“孩子”、“启蒙”挂钩。“键政”一词从其字面意思来看,就是指“在网络上讨论政治”,也可以引申为“公众讨论政治”,在当今舆论环境中是中性偏贬义色彩。《哆啦A梦》确实没有鼓励谁去“在网络上讨论政治”(因为它的情节中不涉及当代互联网),但是像视频说明的那样,《哆啦A梦》的有一部分篇目把政治学常识介绍给读者(当时的目标读者就是孩子),还有一部分篇目集中表达了作者的政治观点。不能说是和政治没有关系的。同时,和对作品一知半解的人的想当然相反,《哆啦A梦》的一些意象——比如大雄、小夫、胖虎的三角关系——确实曾被政论家用来比喻政治,这比“键政”走的还要远(因为讨论的主体是专家而非公众)。既然政论家都能运用《哆啦A梦》说明问题,粉丝群体为什么就不能呢?
有的朋友认为视频做的不切题。视频的开头部分谈到哆啦A梦被用于键政的现象,还说要“进行一个评价”,但是话锋一转去谈作品本身了,没怎么深入论述这个现象,也没有对这个现象表达明确的肯定或否定。其实,本期视频通过对作品本身具有的政治元素的梳理已经说明了一个问题:《哆啦A梦》被用作政治元素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因为作品本身文化积淀的厚重。而对作品中作者观点的分析则进一步说明了:《哆啦A梦》作者本人不是回避政治,而是站在进步的民主主义立场上。摆出这两方面事实本身就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评价。
有的朋友认为题目太具有“博眼球”的性质。这些朋友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热门事件的流量,是应当谨慎接触,流量和事件本身一样,具有很强的不可控性,尤其不可能为我们所控。但是,既然是对一种社会效应的回应,它的受众就不仅是核心粉丝而是一般大众。如果标题起的不够大众、不够吸引人,实际上就是放弃达成视频想要达到的效果。确实有一些不同声音出现,但这是去激发大众对这件事的认知和讨论,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我看是好得很。同时,有些人的指责纯粹从其主观臆想出发,认为粉丝群体回应热门话题就是流量为尊、就是变质,很可惜,这些人想象中的纯洁性是不存在的,因为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
有些朋友还存在疑问:猫吧通过这个视频能不能达到想要的目的?如果把视频的目的想象成“消除以哆啦A梦为头像的现象”,那就大错特错了。如前所述,粉丝群体本来就不该要求大众全都按照核心粉丝的范式去解读作品。但如果作品的目的是正本清源、激发感兴趣的人的讨论,那我认为这个目的是能达到的。
上述论证表明了楼主的观点:对于作品的公众效应,就是要理直气壮地发声。行文最后我还想说明一点:粉丝组织的发展确实主要取决于作品的发展,但并不是说一部作品很火或者知名度很高,它的粉丝组织就一定发达。良好的氛围、良性的发展,归根结底要靠自觉的群体来实现。很多朋友似乎把猫吧看成是一个“官号”,认为“官号”就该端着一点。其实机器猫吧是一个粉丝组织,是出于对《哆啦A梦》的热爱聚集在一起的具体的人。并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束缚它的手脚,它应该在广阔天地中大有可为。
(图出《超能力魔美》第94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