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康敬皇后吧 关注:40贴子:728
  • 3回复贴,共1

弘治小八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成化丙午,宪庙为皇太子纳征,有旨取礼科库贮宝钞装盒。
公(杜明)偕诸给事开取之,库无一贯。
众愕然失色曰:“钞非吾侪所收,必须挨究已往升调去任者。”
公曰:“挨究前僚,法之正也。有误大婚,伊谁之责?”乃奏曰:“本科库贮宝钞,年久浥烂,不堪装盒。请下户部行令宝钞局,选取直挺新钞,送库以备用。 ”
上允之,于是大婚礼成,而前僚咸免挨究。
朝着服公善处大事如此。
——《国朝献徵录·右通政杜公明传》


IP属地:山西1楼2024-05-03 14:37回复
    昌国公张鹤龄,张太后弟也。自幼患右眼如螺,突出颇高。
    年十二三,时孝宗甚爱之。
    入宫常携置膝前视之叹曰:“资质甚美,奈何坏此目。”以手挼挱不已。
    至家,眼遂流水而平,复亦奇矣。
    ——《暖姝由笔》


    IP属地:山西2楼2024-05-08 18:08
    回复
      朕惟自古帝王君临天下,必有一代之典,以成四海之治。虽其间损益沿革,未免或异,要之不越乎一天理之所寓也。纯乎天理,则垂之万世而无弊。杂以人为,虽施之一时而有违。盖有不可易焉者。
      唐虞之时,尧舜至圣始因事制法。凡仪文数度之间,天理之当然,无乎不在。故积之而博厚,发之而高明。巍然焕然,不可尚已。三王之圣,禹汤文武,视尧舜固不能无间。而典制寖备,纯乎是理则同。是以雍熙泰和之盛,同归于治,非后世之所能及也。自秦而下,世之称治者,曰汉、曰唐、曰宋。其间贤君屡作,亦号小康。但典制之行,因陋就简,杂以人为,而未尽天理。故宋儒欧阳氏谓其治出于二。其不能古若也,夫岂无所自哉!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以至圣之德,驱胡元而有天下。凡一政之举、一令之行,必集群儒而议之。遵古法、酌时宜,或损或益,灿然天理之敷布。神谟圣断,高出千古。近代积习之陋,一洗而尽焉。我太宗文皇帝、仁宗昭皇帝、宣宗章皇帝、英宗睿皇帝、宪宗纯皇帝,圣圣相承,先后一心。虽因时损益,而率由是道。百有余年之太平,端有在矣。
      朕祗承天序,即位以来,蚤夜孜孜,欲仰绍先烈,而累朝典制,散见叠出,未会于一。乃敕儒臣,发中祕所藏。诸司职掌等诸书,参以有司之籍册。凡事关礼度者,悉分馆编辑之。百司庶府,以序而列。官各领其属,而事皆归于职。名曰《大明会典》,辑成来进,总一百八十卷。
      朕间阅之,提纲挈领,分条析目,如日月之丽天,而群星随布。我圣祖神宗百有余年之典制,斟酌古今,足法万世者,会(禾卒)无遗矣。特命工锓梓,以颁示中外,俾自是而世守之。不迁于异说,不急于近利。由朝廷以及天下诸凡举措,无巨细精粗,咸当乎理而得其宜。积之既深,持之既久,则我国家博厚高明之业,雍熙泰和之治,可以并唐虞、轶三代,而垂之无穷必将有赖于是焉。遂书以为序。
      弘治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
      ——《大明会典》


      IP属地:山西3楼2024-10-12 17:47
      回复
        朕嗣承丕绪,以君万邦。远稽古典,近守祖宗成法,夙夜祗惧,罔敢违越。惟我太祖高皇帝,创业定制,所以为子孙计者至矣。
        御制诸书连篇累帙,宏纲众目,极大而精。随制随改,靡有宁岁。后所施行,未尽更定。迨我太宗文皇帝,继正大统,益弘远图。列圣相承至于皇考,皆因时制宜,或损或益,盖有不得不然者,期不失乎圣祖之意而已。顾其条贯,散见于简册卷牍之间。凡百有司,艰于考据。下至闾里,或未悉知。
        皇祖英宗睿皇帝,尝有志纂述,事弗克竟,以遗朕躬,是不可缓。兹欲仰遵圣制,遍稽国史,以本朝官职制度为纲,事物名数仪文等级为目,一以祖宗旧制为主,而凡损益同异,据事系年,汇列于后,稡而为书,以成一代之典。俾天下臣民,咸得披诵。庶几会极归极,底于泰和。犲等其各殚心力,详录而谨书之,务使文质适中、事理兼备,行诸今而无弊,传诸后而可征,以称朕法祖图治之意。其钦承之,故谕!弘治十年三月初六日,内阁题奉圣旨,书名做《大明会典》,钦此!
        弘治十年三月初八日
        ——————
        司礼监太监张永等传奉圣旨:《大明会典》一书,乃皇考敕令纂修。朕今命儒臣再加参校重进,以备一代制度,有益治道。司礼监便命工刊印,颁赐群臣,传行天下,以称朕继志图治之意。该衙门知道。
        正德六年四月初十日


        IP属地:山西4楼2024-10-12 17: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