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中-大, 或者小-大-小 ,都可以;
但是依照飛機的航速,中轉兩段的總里程17600公里到一萬九千多,航班數量3+3跟4+4,收益會差很多;
第一優先當然是兩段都八九千公里的,初期il62m飛的慢,所以多半是3+3班次,不要緊,優先搶下航線,當你用62m跟L1011來中轉時,對手的747跟DC10-30就很難跟你競爭(小飛機很好坐滿、營利),
後續年代有航速更高的機型,你這些3+3班次的航線就會變成4+4了,收益會再提高!
另外,ABC三城中轉,3+3班次的話,其中的B城需要6個航額(4+4的話,中間城市要8航額);
最後,優先買B城市的旅行社,它會同時提高兩段航線的上座率(2~4%),後續城市的客流量有一萬八(或者航線重要、競爭),那A跟C城也買旅行社;
最後,二代要花C幣才能開免稅商品跟VIP、維修站,如果你真的有關鍵中轉樞紐城市(大量飛機中轉經過的城市),那可以考慮放維修站,要A或B其中一個城市,那中轉兩段都能享受維修折扣,你若放在終點站C城,那就沒作用了…
免稅商店一樣,夏威夷-美東-歐洲/中東/非洲,算國內線,沒有免稅商品的選項,你反過來飛就有了!(但沒必要花C在免稅以及升級飛機航速航程之類的啦…)
初期維修站省不少,但後期是油槽能省較多(到油價突破800、航線又一兩千條以上時,很有感~~~)
加油唄! 這遊戲好玩的就是找中轉~~
但盡量避免「甩尾中轉」,除非大城如:洛杉磯- 北京/上海/廣州 -新加坡,這樣算極限了!
你一段飛上萬公里,第二段才一兩千公里,到後期換大飛機,收益會波動極大,很難調價…(我中轉的極限是四五千公里,基本不中轉兩三千公里的中小城市)。
最後,航程越遠,BF艙越多客人,反之航程越短E艙越賺(不考慮城市的商業與旅遊數值的前提下);
但是航程超過九千、一萬公里後,其實連BF艙的上座率都會略微下降,所以不用追求超遠航程(如倫敦直飛雪梨、美東直飛亞洲大城,中轉的一段飛了一萬二~四千公里都有點慘淡了,直飛就死定了! 後期一定崩盤!!)
中轉航線成立的三個條件,請翻精華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