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理解能力
比如一些画图或者仪器的科研软件,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几天或者一周内学会简单的基本操作,并在一个月内理解这个软件功能的布置逻辑。有一次实验室新买了一台仪器,老师现场教我和另外两个女生操作,让这个仪器动起来需要一些简单的类似编程的流程,就能明显看出来谁学的快(也可能跟年龄和性别有关)。
能否听懂导师的点拨,或者对你工作的按排,如果你经常发现你做的不是导师想要的,那可能就危险了。如果你一直能和老师想到一块,起码可以说明你入门了、上道了。
2. 动手能力
比如一个别人1-2遍就能学会的实验,你做了3-4遍都还是不准。
老是丢三落四,搞砸实验,一两次可能是疏忽,如果经常发生,人家就会对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如何判断?会做饭,做饭一学就会,甚至做饭好吃的,那就基本没问题。
3. 专注能力
可能有点玄学,就是你在看文献、思考或者写东西的时候有没有进入过一种大脑高速运转的状态,那种状态会让你全神贯注、效率特别高、想象力爆棚,当你完成工作停下来之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大脑运转逐渐慢下来的感觉。当然这种状态可能大多数出现再读研之后或者有了一定科研基础才会发生。
当然看书、考试的时候进入的那种忘我的状态可能也是。
如何判断?三体原著能2-3口气看完的基本没问题。
4. 耐寂寞能力
我见过一种人,2/3天不出去玩就浑身不舒服,天天都需要不同的新鲜感来刺激他的神经,一到晚上就要出去high。我不反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但是搞科研往往需要你长时间的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连续几天都保持一种专注的状态,如果耐不住寂寞,平时效率又不高,可能有点危险。
5. 是否细心
这一点体现在做实验、写论文几乎所有的科研流程中。一个实验或者一篇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逻辑链条上的,如果其中一环出错可能全盘皆输,一个不小心可能毁掉的是上万的耗材或者上百万的仪器。鸡汤文学中宣传的实验失误产生的创新几乎只是早期低水平科研阶段的传说。
6. 自制力
读研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学,一到工作间,一人一台电脑没人管你在干嘛。我的自制力比较差,一般要上网闲逛耗废掉大半天的时间之后,出于负罪感才能工作个几小时。#开题报告##研究生##博士#
比如一些画图或者仪器的科研软件,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几天或者一周内学会简单的基本操作,并在一个月内理解这个软件功能的布置逻辑。有一次实验室新买了一台仪器,老师现场教我和另外两个女生操作,让这个仪器动起来需要一些简单的类似编程的流程,就能明显看出来谁学的快(也可能跟年龄和性别有关)。
能否听懂导师的点拨,或者对你工作的按排,如果你经常发现你做的不是导师想要的,那可能就危险了。如果你一直能和老师想到一块,起码可以说明你入门了、上道了。
2. 动手能力
比如一个别人1-2遍就能学会的实验,你做了3-4遍都还是不准。
老是丢三落四,搞砸实验,一两次可能是疏忽,如果经常发生,人家就会对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产生质疑。
如何判断?会做饭,做饭一学就会,甚至做饭好吃的,那就基本没问题。
3. 专注能力
可能有点玄学,就是你在看文献、思考或者写东西的时候有没有进入过一种大脑高速运转的状态,那种状态会让你全神贯注、效率特别高、想象力爆棚,当你完成工作停下来之后会有一种如释重负,大脑运转逐渐慢下来的感觉。当然这种状态可能大多数出现再读研之后或者有了一定科研基础才会发生。
当然看书、考试的时候进入的那种忘我的状态可能也是。
如何判断?三体原著能2-3口气看完的基本没问题。
4. 耐寂寞能力
我见过一种人,2/3天不出去玩就浑身不舒服,天天都需要不同的新鲜感来刺激他的神经,一到晚上就要出去high。我不反对这样的生活状态,但是搞科研往往需要你长时间的思考一个问题,或者连续几天都保持一种专注的状态,如果耐不住寂寞,平时效率又不高,可能有点危险。
5. 是否细心
这一点体现在做实验、写论文几乎所有的科研流程中。一个实验或者一篇文章的构思往往是建立在一系列的逻辑链条上的,如果其中一环出错可能全盘皆输,一个不小心可能毁掉的是上万的耗材或者上百万的仪器。鸡汤文学中宣传的实验失误产生的创新几乎只是早期低水平科研阶段的传说。
6. 自制力
读研的时候往往都是自学,一到工作间,一人一台电脑没人管你在干嘛。我的自制力比较差,一般要上网闲逛耗废掉大半天的时间之后,出于负罪感才能工作个几小时。#开题报告##研究生##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