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吧里朋友给出只收精品的建议。很对。
刚接触这种币时试探性地入了十几枚,觉得可玩,于是大量入。数量多了就会有比较,自觉不自觉地给精品定了标准。数量在增加,精品标准也在提高。现在感觉饱了,没亮点的已经提不起兴趣来了。
又去逛币市,点名要1935和1936两个年份的,1948年的再等等了。币商从两个小盒里抠出两枚。你都给我拿出来。结果倒了一桌子,挨个挑。磕碰的、磨损的都不要,最好的挑了十几枚。结账。贵。倒也不离谱,能接受。回家和以前的对比一下,感觉一多半看不上了。
朋友所谓的“弯路”就像这样吧,其实是收藏过程中必然的心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