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神学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上的,在康德看来,将神学建立在知识论之上,既使知识失去了其固有的自由精神,又使神学毫无牢固之基础。休谟对这一问题从彻底经验论的立场上做了有力的攻击,正是受到休谟的刺激才使康德从神学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尽管休谟和康德都批判传统神学,但是他们得出的结论却是完全不同的。”休谟从纯粹的经验主义立场出发,带着普遍怀疑的态度,这种怀疑对于批判独断论固然很有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对知识根基的怀疑、对道德与信仰的怀疑。而康德尽管批判传统理性神学,但是他的目的是给信仰建立新论,表现出糅合二者的倾向。康德认为,知识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感性提供的杂多现象;第二,理智(知性)对感性材料的统摄;第三,范畴的整合。而上帝是超出人类理性范围的,因此上帝不是我们经验的对象,关于上帝我们是没有任何知识的。尽管人类没有任何关于上帝的知识,但是在康德看来,上帝不是知识的对象,却是思维的对象,是实践理性的目的,所以康德绝对不是要否定上帝,他只是否定传统基督教神学。康德对上帝这样描述:“这种东西就其本质来说是唯一的,就其实体来说是单纯的,就其本性来说是一种精神,就其持存来说是永恒的,就其状态来说是不变的,就其所有可能的东西和现实的东西来说是最充足的。这就是一个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