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隐遗密》是古代道家修炼的经典,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养生、修真和治疗的秘法。对于你提到的“故阳不足则邪气乘之,阴不足则厌气留之”,这涉及到中医的理论和一些哲学思想。这句话的意思是当身体的阳气(通常指生命活力或防御力量)不足时,外界的邪恶之气就会趁虚而入。同样地,如果体内的阴气(通常指身体的内部物质和精神能量)不足,那么体内的不适之气就会停留下来。这里的"邪气"与"厭气"可以理解为对人体不利的因素或者疾病的前兆。在理解这一句话的时候需要明白一些基本的理念:1. 阴阳平衡理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元素构成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在这个句子中,"阳"主要代表了身体的外在部分(如体表、感官等),以及身体的积极性和活动性;"阴"则主要代表了身体的内在部分(如脏器、骨髓等),以及身体的稳定性和消极性。因此,“阳”和“阴”必须和谐相处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2. 以柔克刚的理念:《道德经》里有一句名言:“天下莫柔软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能胜。”这也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思想方式。“阳”在这里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积极的抵抗力量,”阴“则是其基础和支持。"阳"不足以抵御外敌之时,"阴"就需要发挥它的作用来支持并加强这种抵抗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阴"不足的情况。3. “厌气”:这个词语的含义比较模糊。《说文解字》:“厌,笮也。”“厌”的本义是指按压,即对某种力量的压制和消耗过程。“氣”,意为天气所生者皆有藏类之物。这里我们可以把“厌气”理解为人体内的一种不良的力量或者说病原体之类的存在。4.“乘”、“留”,“乘”原意是登高望远,后引申为驾驭马车的意思;“留”的原意是不动,后来演变为挽留之意。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应该是当外部的致病因子侵袭到身体时,身体健康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免疫力进行阻挡并且驱除它;相反如果是体质弱或者是病人就会被这些不好的东西留下从而生病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也可以这么解释:"乘",指病菌侵入机体后占据上风之势;"留",指细菌寄生繁殖的过程被阻断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