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谣言终结者吧 关注:50贴子:7,682
  • 5回复贴,共1

关于豫东会战是否有加入许谭兵团一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5月会见应该是提到了许谭兵团加入的事情。
  后来军委通知许谭由粟指挥在津浦路上配合作战
  27日,陈粟指示:“许谭应以一个纵队为预备队待命进入鲁西南参战。”  军委28日复电指示:“许谭兵团是否应以一个纵队进入鲁西南协助歼击五军,以八十四师、十二师是否向鲁西南增援五军而定”,“此事由粟裕按照上述情况,临时命令许谭办理”
***此时,军委有点模糊
  28日指派许谭任务,29日军委复电:“粟陈唐兵团之作战与许谭兵团之作战必须各作独立作战之计划,即两兵团只作战略上之配合,不要企图作战役上之配合,以免互相牵累依赖,失去独立部署之战机”。
***直接指挥许谭作战就基本泡汤了。此后,基本看不见粟直接命令许谭了。大家默认还是军委直接指挥。
  6月13日,粟再次“冒渎”要求调二或一个纵队过来,甚至是请许谭共同过来指挥。军W再次拒绝了!
  这也就是中央9月会议中老总插话:“豫东战役,现在想来,如果加上许谭兵团就解决了(决战攻坚和大兵团会战两关)。”
  当然,客观地说,许谭过来作战,目的地是鲁西南。后来不得不拉去豫东,条件不太一样,更难拉许谭过去。倒是真的复合了JW所说的“各作独立作战"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3-11-21 11:44回复
      3,流产的歼灭5军计划
      上述变化可以看出,国军这次是寻求决战,意志统一,兵力迅速集中于鲁西南主战场。
      反观对方,是3.5架马车拉货
    JW不想打太大,三方“各自作战”,只作战略配合
    执行中是鼓响锣不响,步调不一致、
    中心任务歼灭第五军,刘却又要把部队拉去打宛东,直接流产了中心任务;
    山东兵团也被授权于独立作战,目标就不可能一致,往来电商也是效率极低。
      4,豫东战役中的独角戏
      此时,粟裕只好随机应变了,设想出了攻打开封,拉动鲁西南敌军在运动中歼灭原敌的想法,这就是3、8两纵不返回鲁西南、而是就近攻击开封的由来。
      而在开封战役时,国军把到达的83师划归5军指挥,72师与75师附一个旅组成区兵团,两个兵团向西运动救援开封。此时,战场已离开鲁西南,暴露更多的缺点是远离后勤(原来可以背靠河北的根据地)、山东兵团被隔离(战场遥远,鞭长莫及,再次说明不可能起什么作用
      而25师虽然因为兖州北围临时改为北援兖州,国军高层确判断有决战,因此派18军北上增援,这是更大的威胁。
      最坏的结果是当第二阶段即睢杞战役爆发以后,国军应对正确继续按决战的思维应对、把25师直接拉回加入中原决战,而粟面临的则是独角戏,山东兵团太远,中野也无准备,只能在远方敲边鼓,只有9纵参与了阻击邱兵团。
      共军最差的战略部署对上敌方最优的部署与决心,这独角戏居然给唱完了。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23-11-24 11:30
    收起回复
      简单地说,当时上面没有大战的决心,因此改变了原来答应的粟指挥山东兵团直接配合的初衷,改为分散作战,各打各的


      IP属地:新加坡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15 07:51
      回复
        转贴,完全同意
        zbzbst: 豫东军委在22日明确,不具备打较大规模歼灭战条件,粟22日也明确,进行短期整补,再寻找战机。 但24日,粟又提出歼灭一路援军的计划,虽然中野反对,但军委26日最终同意。 这是一切的前提。
        由于豫东由不打到打的变化,山东兵团此时兵力大多在兖州以北,加之意识到兖州无法继续吸引黄兵团,所以提出了在济南附近作战的计划。
        做了一个战略方向的将领,有没有权力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如果说没有,粟怎么安排就怎么打,军委怎么要求就怎么办,不能提一点意见,那就没必要讨论了。
        军委否决提议后,九纵于27日南下,13纵于28日南下,这就是积极执行军委的命令。
        山东兵团之后的电文也明确了,粟陈张艳、军委陷寅电均奉悉。我们决以七纵立即南下,首先切断滕、临交通,威胁临城;如二十五师已走,则向韩庄攻击,威胁徐州,拖住二十五师。十三纵、九纵集结后继续南下,相机攻占滕县、临城、韩庄等地。 这是对军委电文的具体执行打算。
        未能扭住二十五师,根源是军委否决了21日粟的提议,当26日再要求山东兵团南下时。就已经来不及了。


        IP属地:新加坡4楼2024-02-17 2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