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私?自私就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死活;无私就是只顾他人利益,不管自己的得失。
什么是人类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有很多,但是只有自我意识才是人的真正的灵魂。
当人脑对自身和别人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感知和认识后,人脑就会把自身同别人深刻地区别开来,于是人脑就产生了高等的自我意识——“我”,而“我”就是人的灵魂。
儿童在一岁半之前,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此时的儿意称呼自己时都叫自己的名字。比如一个才一岁的儿童叫月月。那么我们问月月吃饭了吗?那么这个儿童就会说“月月”没吃,而不是说我没吃,因为此时的月月没有“我”这个概念和意识。当儿童到了一岁半之后,儿童自身同别人的这种区别越来越深刻,此时,你再问月月吃饭了吗?月月就不在叫名字了,而是会说,“我”吃饭了,而这个“我”就是月月的自我意识。
再比如,人在思考,就是“我”在思考,是“我”在回忆,是“我”在呐喊,是“我”在劳动,是“我”在追求幸福,是“我”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是“我”体验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是“我”支配着自己的身体在人间生活等等(下意识行为除外),所以我把人的自我意识上升到了灵魂的高度,即自我意识就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源自人们的对万事万物的区别,当人逐渐变老了,这种区别就会渐渐模糊,而自我意识也会随着逐渐模糊的区别,在不知不觉中也慢慢变的模糊,最终消失。
而其他的意识,像世界观,信仰等等意识,是“我”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学校和社会等等的影响,再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思考获得的。
那么什么是人的信仰?人们对人与社会的最根本的自认为最正确的看法就是人的信仰,所以,信仰是人的所有思想中的最根本的思想。因此,信仰也是人们思考和计算的依据,也是人们处理各种事件的依据。信仰的基本问题就是人应该自私还是无私。而自私的人必然邪恶,无私的人必然善良。人的信仰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且还会成为灵魂的明灯,指引着灵魂在人间生活。
但是,很多人的信仰已经成为潜意识,默默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比如说,人们买东西,不自觉地就会讨价还价,这就是自私的信仰在起作用。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以自私为信仰的人,即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人,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我们把以自私为主要信仰的人称做邪恶的人,而邪恶的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孝心小,轻感情,轻孩子,与人伪善,口是心非,慌话连篇,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溜须拍马,尔虞我诈,忘恩负义……
那么人为什么会自私呢?这是由人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对死后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人死后就会有一万(无数)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完了。正是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的存在,却让人百分百的怕死,而这种对死亡的绝对的恐惧,让人们百分之百地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这种绝对的珍惜,让人不得不认为自己的命是百分之百的宝贵——最宝贵。相反,别人的命在自己的心里却不如一根草芥,命比薄纸更薄,这就是绝大多数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观。
所以每个人最爱的永远是自己,最恨的永远是别人。不管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且,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把最坏的留给别人。所以,在背地里,巴不得别人不到好处。如果有一天,你落难了,大家会一齐来看你的景,一边看景一边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所以,只要自己在天堂,那么别人就算在十八层地狱,也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反而让自己更有优越感。以上这些,正反映了自古以来的人们就是以自私为信仰,这种信仰,因人类自古以来的这种价值观而产生。
信仰是自我意识(灵魂)从小到大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灵魂建立信仰后,信仰又反过来引导灵魂。所以,人们在自私的信仰的引导下,都成了自私的人,一生都受累于名利而变得贪嗔痴,从而痛苦不堪,因此,很多人都因此得抑郁症而自杀。
但是,也有很多人以善良为主要信仰,这样的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孝心大,重感情,爱孩子,与人为善,表里如一,真诚待人……所以,我们把以善良为主要信仰的人称做善良人。
而善良的人因为太善良,所以才被自私的人践踏和欺负,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而更可怕的是,其他的人却躲的远远的看景,这使得善良的人在灵魂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当这种灵魂上的痛苦大到无法被善良的信仰所解脱的时候,人的善良的信仰就会崩溃,但是在善良人的潜意识里,又不愿以自私为信仰,所以人的信仰只能崩溃着混乱着。所以,人的灵魂也就错乱了,因此人的大脑也就失去了逻辑,于是人就会一会儿哭一会笑,胡言乱语,思维也无比混乱并伴有幻觉……即人疯了——得了精神病。
而人类想要真正的脱离苦海,疯子们想要彻底的康复,唯有无私的信仰才是人类和疯子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什么是人类的自我意识?人的意识有很多,但是只有自我意识才是人的真正的灵魂。
当人脑对自身和别人进行广泛而深刻的感知和认识后,人脑就会把自身同别人深刻地区别开来,于是人脑就产生了高等的自我意识——“我”,而“我”就是人的灵魂。
儿童在一岁半之前,是没有自我意识的,此时的儿意称呼自己时都叫自己的名字。比如一个才一岁的儿童叫月月。那么我们问月月吃饭了吗?那么这个儿童就会说“月月”没吃,而不是说我没吃,因为此时的月月没有“我”这个概念和意识。当儿童到了一岁半之后,儿童自身同别人的这种区别越来越深刻,此时,你再问月月吃饭了吗?月月就不在叫名字了,而是会说,“我”吃饭了,而这个“我”就是月月的自我意识。
再比如,人在思考,就是“我”在思考,是“我”在回忆,是“我”在呐喊,是“我”在劳动,是“我”在追求幸福,是“我”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是“我”体验着人间的喜怒哀乐,是“我”支配着自己的身体在人间生活等等(下意识行为除外),所以我把人的自我意识上升到了灵魂的高度,即自我意识就是人的灵魂。人的灵魂源自人们的对万事万物的区别,当人逐渐变老了,这种区别就会渐渐模糊,而自我意识也会随着逐渐模糊的区别,在不知不觉中也慢慢变的模糊,最终消失。
而其他的意识,像世界观,信仰等等意识,是“我”从小到大,受到父母、学校和社会等等的影响,再通过自己长期的实践探索和思考获得的。
那么什么是人的信仰?人们对人与社会的最根本的自认为最正确的看法就是人的信仰,所以,信仰是人的所有思想中的最根本的思想。因此,信仰也是人们思考和计算的依据,也是人们处理各种事件的依据。信仰的基本问题就是人应该自私还是无私。而自私的人必然邪恶,无私的人必然善良。人的信仰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而且还会成为灵魂的明灯,指引着灵魂在人间生活。
但是,很多人的信仰已经成为潜意识,默默地引导着人们的行为。比如说,人们买东西,不自觉地就会讨价还价,这就是自私的信仰在起作用。然而,绝大多数人都是以自私为信仰的人,即绝大多数人都是自私的人,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以,我们把以自私为主要信仰的人称做邪恶的人,而邪恶的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孝心小,轻感情,轻孩子,与人伪善,口是心非,慌话连篇,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溜须拍马,尔虞我诈,忘恩负义……
那么人为什么会自私呢?这是由人们的价值观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对死后的情况一无所知,所以,人死后就会有一万(无数)种可能性,当然也会存在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一切都完了。正是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的存在,却让人百分百的怕死,而这种对死亡的绝对的恐惧,让人们百分之百地珍惜自己的生命,而这种绝对的珍惜,让人不得不认为自己的命是百分之百的宝贵——最宝贵。相反,别人的命在自己的心里却不如一根草芥,命比薄纸更薄,这就是绝大多数人自古以来的价值观。
所以每个人最爱的永远是自己,最恨的永远是别人。不管自己说什么做什么,都是为了自己好,并且,总是把最好的留给自己,把最坏的留给别人。所以,在背地里,巴不得别人不到好处。如果有一天,你落难了,大家会一齐来看你的景,一边看景一边掩饰不住内心的欢喜。所以,只要自己在天堂,那么别人就算在十八层地狱,也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反而让自己更有优越感。以上这些,正反映了自古以来的人们就是以自私为信仰,这种信仰,因人类自古以来的这种价值观而产生。
信仰是自我意识(灵魂)从小到大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灵魂建立信仰后,信仰又反过来引导灵魂。所以,人们在自私的信仰的引导下,都成了自私的人,一生都受累于名利而变得贪嗔痴,从而痛苦不堪,因此,很多人都因此得抑郁症而自杀。
但是,也有很多人以善良为主要信仰,这样的人的主要表现就是:孝心大,重感情,爱孩子,与人为善,表里如一,真诚待人……所以,我们把以善良为主要信仰的人称做善良人。
而善良的人因为太善良,所以才被自私的人践踏和欺负,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而更可怕的是,其他的人却躲的远远的看景,这使得善良的人在灵魂上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当这种灵魂上的痛苦大到无法被善良的信仰所解脱的时候,人的善良的信仰就会崩溃,但是在善良人的潜意识里,又不愿以自私为信仰,所以人的信仰只能崩溃着混乱着。所以,人的灵魂也就错乱了,因此人的大脑也就失去了逻辑,于是人就会一会儿哭一会笑,胡言乱语,思维也无比混乱并伴有幻觉……即人疯了——得了精神病。
而人类想要真正的脱离苦海,疯子们想要彻底的康复,唯有无私的信仰才是人类和疯子的唯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