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本任的看法:一辞华中军区司令,血赚;
二辞华野司令(华野由你来搞),不亏;
辞帅,身前亏,身后千古
第一点很好理解。粟总有野战军司令这一职,让出军区司令,更利于团结,而胖帅多职位在身,反而被人指责大包大揽,不能让底下充分发挥。粟总这一美谈,从事后看,使得他争取内线先打一两仗而来的七战七捷,得到了华中分局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三巨头力陈山野司令用兵开玩笑,更是让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众望所归。要知道胖帅指挥的山东,老张还扣着一纵,这就是有些人说的崇高威信?威信,是靠自己争取的,对内谦让,对外打胜仗。
第二点,先要论述为什么粟总接受代理,而不是接替,有些人就是把粟总辞接替的各种证据视而不见。粟总79年的申诉,94两位军副的文章都提及此事,这里我仅从一个侧面谈论。城南庄会议是5月初,月中粟发了自己代理胖帅在华野职务的电文,而中央是5月下旬才发任命粟为第二副政委的电文,电文包括了今后谭老板和宋两位副政委在华野文件如何署名。谭老板一直是第一副政委,粟要代理政委,必须得有政委之职,这是程序,因此粟只能为第二副政委,而把谭老板的主要工作放在山东兵团上。为什么月初城南庄就谈好的任命,月尾才想起发副政委任命?道理很简单,原本就是让粟裕接替胖帅的职务,而不是代理,接替正职根本就不需要发副职任命才能走完代理的程序。因此才触发了粟代理政委以及谭老板副政委在程序上的一些问题,而原计划粟任正职,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毛说的华野由你来搞,并非那么虚情假意,粟敢接,他就敢给。粟总城南庄坚辞,“华野离不开陈军长”,其真正原因,从粟总视角看,也根本没那么复杂。归根到底,也可以说是因为团结问题。粟总作为胖帅的一个下属,虽然有战役指挥权,但毕竟职位上就是下属,不仅三次斗胆直陈不认同中央的战略,先不论战略优劣,粟总此举客观上多少有点动摇中央的权威,对其他战略区来说,如果也不认同中央的战略,是不是也可以像粟总这样?对下级来说,是不是不认同上级的方案,也可以这样挤掉上级?林在东北选择困难症,长春锦州间摇摆不定,是不是也可能受了粟斗胆直陈的“鼓舞”?粟总若此时挤掉上司,就算他任华野正职,又如何让华野上下心服口服?得位不正啊。所谓瓜田李下,这样粟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是他决不能那时接替胖帅职务,并且希望最好一切职务都不变的原因,胖帅依然在华野,他依然负责战役指挥。从朱老总亲赴华野野司来看,中央也是下了决心的。胖帅对渡江南进热烈欢迎的态度,反而成了粟在中原大战的阻碍。如果粟接替,怕是以后很难躲过“夺权”的纷争。而粟总在后来的风波中,有人保,正是这些高风亮节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因此,不亏。
第三点,我认为,54年粟总扶正三军总长这一职位,中央已决定接受他的辞帅。大吏进京,是削地方,授衔,是削兵权。帅中,除了挟朝战余威的老彭,其他都削了兵权。粟总若受帅之衔,而执三军总长之权,除了嫡系中的嫡系,怎么可能?位置太高,权力太大了。这一观点,也许许多粟米都很难接受。粟总在代司令代政委后,5月城南庄会议,一个多月后,马上搞了个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豫东战役,接着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江南传檄而定。天知道他如果受帅衔会怎样。当然也可能更容易被打倒,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嘛,这正是粟总的作战风格,因此身前亏。如果粟总受帅衔,未必有现在的讨论热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粟公千古。
二辞华野司令(华野由你来搞),不亏;
辞帅,身前亏,身后千古
第一点很好理解。粟总有野战军司令这一职,让出军区司令,更利于团结,而胖帅多职位在身,反而被人指责大包大揽,不能让底下充分发挥。粟总这一美谈,从事后看,使得他争取内线先打一两仗而来的七战七捷,得到了华中分局的鼎力支持,尤其是三巨头力陈山野司令用兵开玩笑,更是让战役指挥交粟负责众望所归。要知道胖帅指挥的山东,老张还扣着一纵,这就是有些人说的崇高威信?威信,是靠自己争取的,对内谦让,对外打胜仗。
第二点,先要论述为什么粟总接受代理,而不是接替,有些人就是把粟总辞接替的各种证据视而不见。粟总79年的申诉,94两位军副的文章都提及此事,这里我仅从一个侧面谈论。城南庄会议是5月初,月中粟发了自己代理胖帅在华野职务的电文,而中央是5月下旬才发任命粟为第二副政委的电文,电文包括了今后谭老板和宋两位副政委在华野文件如何署名。谭老板一直是第一副政委,粟要代理政委,必须得有政委之职,这是程序,因此粟只能为第二副政委,而把谭老板的主要工作放在山东兵团上。为什么月初城南庄就谈好的任命,月尾才想起发副政委任命?道理很简单,原本就是让粟裕接替胖帅的职务,而不是代理,接替正职根本就不需要发副职任命才能走完代理的程序。因此才触发了粟代理政委以及谭老板副政委在程序上的一些问题,而原计划粟任正职,就不存在这些问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毛说的华野由你来搞,并非那么虚情假意,粟敢接,他就敢给。粟总城南庄坚辞,“华野离不开陈军长”,其真正原因,从粟总视角看,也根本没那么复杂。归根到底,也可以说是因为团结问题。粟总作为胖帅的一个下属,虽然有战役指挥权,但毕竟职位上就是下属,不仅三次斗胆直陈不认同中央的战略,先不论战略优劣,粟总此举客观上多少有点动摇中央的权威,对其他战略区来说,如果也不认同中央的战略,是不是也可以像粟总这样?对下级来说,是不是不认同上级的方案,也可以这样挤掉上级?林在东北选择困难症,长春锦州间摇摆不定,是不是也可能受了粟斗胆直陈的“鼓舞”?粟总若此时挤掉上司,就算他任华野正职,又如何让华野上下心服口服?得位不正啊。所谓瓜田李下,这样粟总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是他决不能那时接替胖帅职务,并且希望最好一切职务都不变的原因,胖帅依然在华野,他依然负责战役指挥。从朱老总亲赴华野野司来看,中央也是下了决心的。胖帅对渡江南进热烈欢迎的态度,反而成了粟在中原大战的阻碍。如果粟接替,怕是以后很难躲过“夺权”的纷争。而粟总在后来的风波中,有人保,正是这些高风亮节的表现证明了自己。因此,不亏。
第三点,我认为,54年粟总扶正三军总长这一职位,中央已决定接受他的辞帅。大吏进京,是削地方,授衔,是削兵权。帅中,除了挟朝战余威的老彭,其他都削了兵权。粟总若受帅之衔,而执三军总长之权,除了嫡系中的嫡系,怎么可能?位置太高,权力太大了。这一观点,也许许多粟米都很难接受。粟总在代司令代政委后,5月城南庄会议,一个多月后,马上搞了个解放战争真正的转折点豫东战役,接着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江南传檄而定。天知道他如果受帅衔会怎样。当然也可能更容易被打倒,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嘛,这正是粟总的作战风格,因此身前亏。如果粟总受帅衔,未必有现在的讨论热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粟公千古。